《签到,我真是大明星啊》正文卷第一百二十五章结果公布

签到,我真是大明星啊最新章节目录
   “肖老师很棒!”
    “哥们强无敌。”
    “输了输了!”
    跟着工作人员到了休息室,熟人们围了上来,纷纷恭喜着肖一若。
    “别奶啊!”他有点受宠若惊,看这架势,似乎都很看好自己。
    聊了一会,众人落座,继续看着比赛。
    肖一若补了一点点水,不敢喝太多,后边的环节还不清楚,万一想上厕所,比较麻烦。
    “你这轮估计稳了。”朱伟明有些羡慕地说道。
    “我真的这么牛逼么。”肖一若笑道。
    “我个人认为表现在所有人里是前三,说的很好。”朱伟明肯定地点头。
    “一起加油吧!”
    二十八位选手全部上台完毕,广告时间,评委们正在计算得分,肖一若等人屏息以待。
    五分钟后,广告回来。
    董青拿着卡片在舞台上站定:“二十八位选手表现很精彩,比赛,必然会有输赢,按照规则,我们将公布前三名和最后三名的得分,究竟,会是哪些选手能为晋级明天的比赛占领先机呢。”
    音乐响起,灯光乱闪。
    休息室内相当安静,二十几双眼睛紧盯着电视。
    “首先,宣布得分最低的三位选手,他们是...”
    大屏幕跳出三张照片:
    朱伟明,7.35分,
    魏玉生,7.22分,
    姜东,6.93分。
    肖一若的目光不受控制,飘向了队长,朱伟明和其他两人苦笑摇头,虽然有心理准备,可看到是吊车尾,依然难过。
    评委们简单地对三人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说的很中肯。
    比如朱伟明,他犯的错误评委都看在眼里,卡壳,吃螺丝,不流畅等等。
    点评完毕,轮到重头戏,三个优等生。
    选手们满脸期待。
    积分不在最后三位,并不代表自己安全。
    今天要淘汰的可是半数,十四人,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又是三张照片出现,肖一若笑了。
    他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还是第一。
    肖一若:9.03分,
    张思睿:8.92分,
    陈桦:8.79分。
    现场掌声雷动,观众都在点头,选手们的表现都看在眼里,孰优孰劣也能判断个大概。
    看比赛,最可怕的是造假。
    特别是那些个选秀,不止一次爆出此类现象。
    节目组和经纪公司私底下已经达成协议,可以说整个选秀就是个秀,走个过程,谁胜利,谁淘汰已然成了定局。
    观众虽然说不出评委的专业术语,可好坏还是能分辨的,这三位选手在第一轮比赛中的表现确实比其他人要好。
    电视机前,肖爸肖妈看到儿子登顶,兴奋不已,张导,周副台长拍掌大笑,正在开会的向东在手机上看到消息后,喜上眉梢,周琼,安真,陈建新,八字胡老板...
    只要和肖一若关系好的同事,朋友都为他感到自豪。
    休息室内也是一样,评委再点评的时候,这三人也在接受其他选手的祝贺。
    作为唯一一位突破九分的选手,肖一若无疑的众人瞩目的焦点。
    而外界的记者媒体们,纷纷搜索着这个年轻人的资料。
    看了之后,着实有些意外。
    二本才毕业,手里头没有节目,认识安真影后,最近很火热的《走近科学》出自他手,还懂古玩,上过热搜。
    有点意思。
    这种草根出身,要是能逆袭,肯定能吸引眼球。
    记者们期待他接下来能走的远一些,报导的效果也会好很多。
    没有废话,第二轮比赛继续。
    看到题目的时候,观众们都觉得节目组有点搞,但很有意思。
    二十八个箱子,代表着二十八位特别准备的观众。
    选手抽中哪个,观众席里便会站起来一位,双方直接进行互动采访。
    但是,肯定不会这么简单。
    被采访的观众要么是带着浓重的口音,要么是年纪大的老人,大伙也终于明白,为啥国内主持人比赛,现场来了好几个老外,原来他们都是节目组安排的托。
    对于主持人来说,你普通话过了甲等不稀奇,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所有被采访者,都能说特别好的普通话,如何顺畅地与他们沟通,也是一门技巧。
    董青说了,二十八位受访者身份各不相同,对于选手难度也不一样,要求的是在一分半钟内,调查对方的信息,越全面,得分越高。
    为了公平起见,不同的受访者有不同的加分项,因为选择的老外,都是来到国内不足半年,对于汉语认知有限,想要顺利的采访,几乎不可能。
    头一位运气还不错,他抽到的是个老奶奶,有些耳背,于是直接走下舞台,半蹲在边上进行采访,这一举动,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以及评委的肯定。
    这轮没啥好瞒着的,其他选手看到他的表现后,有样学样,还是董青出来说了,这不是加分项,不允许下舞台,这才作罢。
    主要是导演不让,花了那么多钱做的舞台,你们一个个跑下去是干什么,增加拍摄难度么。
    一个个选手接连上台,经常出现问者心急如焚,连说带比划,可答者却一头雾水,倒是引发了不少笑料。
    也有表现特别好的,比如朱伟明,他抽到的是来自英国的观众,直接用英语开始采访。
    评委们没有制止,你能说外语,就是资本。
    张思睿在第八个登场,肖一若也在关注这位劲敌,节目的种子选手。
    “你希望抽中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张思睿的回答很霸气:“都没关系。”
    事实也证明他有这个实力。
    采访对象是一位来自日本的观众,过来了五个月,词汇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用语上头。
    张思睿思路很明确,针对性地聊他的公司和工作,取得了奇效,对方虽然磕磕绊绊,但透露了不少内容。
    想来,这一轮分数也不会太低。
    作为前一轮首位的选手,肖一若再次登台,便获得了掌声,大伙都很期待,想看看他能不能在给出更好的表现。
    大屏幕上还有十个数字未被挑选,看了一眼,选择了个7。
    “为什么选7,么?”董青问道。
    他摇了摇头:“纯粹是个位数就剩下这么一个,看着有点难受,让它灭了吧。”
    当被采访者站起身,操着完全不流利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时,几位评委微微摇头,肖一若运气不好啊,抽到了最难的一位。
    来自阿联酋的阿布拉罕先生,来华夏只有两个月,会的中文不超过十句,而且,也不会说英文。
    而在看电视的周琼愣了一下,连忙查了查手机,接着和电视里的肖一若一般,露出了微笑。
    这特么,运气爆炸了!
    肖一若登台之前,猜想过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嘉宾,结果来了个阿联酋的老铁,这不是瞌睡遇上了枕头么。
    一开口,所有人震惊了,包括被采访的嘉宾。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
    评委之一的张宏亮不敢置信:“他说的,不会是阿拉伯语吧?”
    “应该没错,你看他俩聊的那么开心,毫无压力的感觉。”
    “见鬼了,阿拉伯语不是属于比较冷门的语言么,他居然会?”
    有评委找出选手资料:“特产里也没写这一项。”
    选手们无奈了。
    “卧槽,肖一若太牛了吧。”
    “我反正一个字都听不懂,说的啥呢。”
    “你看那嘉宾有多激动。”
    “我还是头一回听说主持人里有人会说阿拉伯语。”
    之前有几位选手使用了英语,很娴熟,赢得不少称赞,可和台上的肖一若对比,似乎有点不够看了。
    会英文不算稀奇。
    朱伟明,郑先泰几位他的前队友同样一头雾水,你居然有这项技能,我们全都不知道。
    一分半钟,肖一若结束采访,董青去到了特地喊来的阿拉伯语翻译边上。
    “肖一若老实的阿拉伯语非常标准,甚至,还比我更好。”
    翻译的话让观众们自觉鼓掌。
    评委感叹:“其实这道题是有加分的,因为阿布拉罕先生来华夏的时间最短,会的中文非常少,没想到,肖一若给了我们个惊喜。”
    好在,他们没有问肖一若怎么会这门外语,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学的。
    没有意外,这轮比赛,他再次登顶,总积分来到了分,成为唯一一位连续两场破9分的选手,和第二名的张思睿分差拉到了0.72。
    朱伟明还是有实力的,后三的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倒是另外一位魏玉生依然在列,不出意外,他基本淘汰无疑。
    二十八位选手,有点多了。
    人,最怕对比。
    也许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挺不错的,金话筒可是全国舞台,来的都是精英,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有部分选手,不用参加第三轮,已经告别比赛。
    不公布成绩,也是为了保证节目效果,让所有人全力以赴。
    第三轮比赛项目恢复了常规,模拟主持。
    参赛选手们随机抽取考题,进行三分钟的模拟,这算是最正经的环节了。
    每个人考题不一样,新闻,娱乐,实事,谈话...
    所有选手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这可是关乎脸面的环节,晋不晋级暂时不考虑,主业必须要表现到位,否则回去面子上不好看。
    对于有了专业主持经验的肖一若来说,不要太简单。
    他抽取的题目是讨论最近的发生的一件浪费事件。
    某个选秀节目被爆出,要给选手投票,必须购买指定品牌的指定牛奶产品,获得瓶盖里的二维码。
    结果,出现了将牛奶倒掉,只要里头二维码情况。
    肖一若洋洋洒洒,各种痛批,反正国媒都已经下场,他没有留任何情面。
    “近年来,综艺选秀节目大火,各种选秀层出不穷,且不说选秀质量如何,作为综艺需要对自己节目所带来的社会效应负责。不仅仅是综艺,任何电视节目都应该传递正能量,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他们会影响一大批观众,如果价值观不正,造成的社会负面效应是难以估量的...”
    慷慨陈词后,肖一若忽然冒出个想法。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