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五章《两京周报》带着的超级震撼(万字)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初。
    今日神都城,多云转阴。
    天蒙蒙亮,微风吹在脸上,很是轻柔舒适。
    文武百官在鼓声中,穿过端门,按照官职于台阶立定。
    武三思一身太子衮冕,紫袍金玉带,孤零零地站在最前方。
    崔玄暐盯着这道略显虚弱的背影,皱了皱眉。
    他上前几步,装作不经意地说:
    “殿下,东宫传出风言风语,说你虐待几个王妃?”
    “谁敢妄议孤的家事?”武三思眼神晦暗,露出一副冷酷模样。
    听着带有阴气的声音,崔玄暐依然有些不适,他面露不虞:
    “殿下,收敛点吧,你是帝国储君,切记谨言慎行!”
    武三思没有说话。
    崔玄暐望着他:“我记得你从前可不是这样的人。”
    “人总是会变的。”武三思阴沉地回答。
    崔玄暐缄默片刻,眼睛射出锐利光芒,沉声问:
    “殿下,一个月前的夜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朝野都在揣测。
    如果刺客是张巨蟒授意,那武三思为何还能安然无恙回归东宫?
    陛下盘问他时,他语焉不详,似在掩盖。
    关键是至此以后,武三思性情大变,整个人格外阴沉,又传出殴打王妃的谣言,简直陷入病态了。
    听到这话,武三思面不改色,精神却几乎崩溃。
    那一晚,是一个惊悚凌辱的噩梦!
    每次想起,就仿佛利刃在绞动他的心脏!
    “孤死里逃生。”武三思克制情绪,言简意赅。
    崔玄暐对回答不满,冷着脸问:“殿下,那过程是……”
    话说一半,武三思双手拢在袍袖里,步履缓慢地走开了。
    崔玄暐站在原地,有些恼火。
    如果不能控制这个傀儡,很容易危及世族的谋划。
    现在连武三思性情都摸不透,谈何彻底掌控他?
    “哎呀,你说张巨蟒在做甚?”
    队列中,有官员忍不住好奇地问。
    身旁同僚喝了一声:“莫提乌有先生!”
    周遭官员相继点头。
    乌有先生,就是朝堂给此獠取的外号。
    顾名思义,张巨蟒就是子虚乌有,是捏造出来的人物。
    世上根本就没有张巨蟒!
    一直给自己灌输这个念头,心情就会变得愉悦。
    自我麻痹虽然可耻,但效果还是很好。
    朝堂甚至觉得陛下同样抱着这个念头。
    反正张巨蟒去长安了,只要不下起兵檄文,此獠爱怎样就怎样,甚至裂土做诸侯也不是不行。
    陛下黔驴技穷了,杀又杀不了,还遭到反噬,每次都被张巨蟒弄得灰头土脸,皇权被再三践踏。
    为今之计,唯有装聋作哑,盼望张巨蟒不要闹出动静。
    或许此獠真的安于现状,到现在,长安那边依旧风平浪静。
    连一点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铛!”
    “铛铛——”
    嘹亮的钟声打断群臣思绪,文武百官秩序井然地走进紫宸殿。
    武则天并未让诸公久等,很快,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登上御座。
    正常奏对后,武则天凤目微眯,望着朝殿,缓缓道:
    “朕有意恢复李旦的爵位,诸位怎么看?”
    朝殿陷入沉寂。
    相王一家前几天结束流放生活,回到神都。
    陛下迫不及待恢复相王身份,绝对不是舔犊情深,应该是有什么政治目的。
    群臣似有默契,齐齐将目光投向武三思。
    从利益角度,武三思应该会恐慌愤怒,保不齐会心态炸裂。
    相王复起,对储君位置威胁很大,他最该持反对意见。
    可冗长的安静过后,武三思一动不动犹如阴森的雕塑。
    他的一张脸神秘莫测,外人丝毫揣摩不出他的心思。
    武则天隐蔽的看了武三思一眼,心情复杂。
    这人最近越来越诡异了,朕会不会养虎为患?
    武则天声音清冷威严:
    “看来诸位都很赞同,那朕即刻恢复相王身份。”
    话音刚落。
    “报——”
    殿外羽林军带着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站在殿口,朗声道:
    “陛下,长安来信,八百里加急。”
    静!
    安静!
    大殿一时落针可闻。
    听到长安两个字,群臣紧绷的弦陡然被拨动,心里涌起极为不详的预感。
    张巨蟒的第一个动作来了!
    武则天按下心中恐惧,想说话,却仿佛被人卡住脖子,一下子哑掉了。
    过了很久,她竭力平复情绪,强装镇定地开口:
    “传上来!”
    “是。”殿前羽林军应了一声。
    他弯着腰,搬进来厚厚一沓书籍模样的东西。
    群臣愕然。
    这些全是急报?
    难不成长安被炸毁了?!!
    苍天!
    张巨蟒,长安百万百姓因你而死,这些冤魂厉鬼,纠缠不休,你就算轮回也无法消除业孽!
    就在一些大臣悲愤欲绝之际,骤然听到惊呼声。
    声音竟是从御座上传来,陛下手持大纸张,一脸惊骇。
    见状,武三思踱步到殿前,从厚厚一捆上抽了一张。
    于是乎,从首相狄仁杰开始,群臣纷纷去拿纸张。
    朝殿乱作一团,一刻钟后,近两千个官员人手一张。
    大纸张,一页相当于四本书大小,足足刊印了八页!
    气氛瞬间沉寂。
    群臣粗略浏览一下,满篇错落有致的馆阁体小字,看着很舒服。
    最上方赫然是四个加粗的大字——
    《两京周报》!
    “哗!”
    朝殿忽然掀起一股巨大的哗然声,如同惊涛拍岸,顷刻间席卷了整个朝殿,久久不息。
    周报?
    这是何物?
    张巨蟒究竟在酝酿什么滔天阴谋?
    这种东西简直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
    两京,自然是指神都帝京和长安陪都。
    周报?
    难道是类似于“旬”,代指时间?每隔多久发行一次?
    群臣沉浸在报纸里,往下看去。
    【第一期,零售价五文】
    嚯!
    满殿霍然!
    五文?
    张巨蟒这个贪污腐败的恶獠!
    得益于此獠惊世骇俗的印刷术,朝廷花了很大力度普及教育,如今一本书才卖三文。
    它这就想卖五文?
    借文化学识敛财,着实可耻!
    不过众人神色有些戏谑,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断出此獠的状态。
    奢靡享乐!
    大概是长安莺歌燕舞的生活消磨了此獠的斗志,变成一头贪得无厌的貔貅!
    群臣继续看下去,这时呼吸明显急促起来。
    【本报总裁张易之】
    【主编沈佺期】
    【副主编钟绍京】
    【小编韦育、阎闻喜、陆正严……】
    震撼!
    上面一个个人物的名字,着实惊到了朝堂衮衮诸公。
    沈佺期是谁?
    诗歌七律奠基人!
    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对诗歌有着划时代的贡献,堪称诗坛宗师!
    而钟绍京呢?
    闻名天下的书法家,画家!
    更是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十七代世孙!
    站在朝殿最后面的官员,悄悄后退几步,转头注视着偏殿。
    那里的门榜、牌匾、楹联等,尽是钟绍京的墨宝手迹啊!
    这样的顶级文人,竟然叛变朝廷,投靠张巨蟒了?
    太惊悚了!
    还有韦育,那可是京兆韦氏的族长,庐陵王王妃的亲大伯,这样地位崇高的人物,却只是区区一个小编??
    他后面的那些人,皆是京兆士林鼎鼎有名的大儒!
    从何时开始,张巨蟒笼络了这么多大儒?
    自诩衣冠风骨的这群人,甘心做恶獠的门下鹰犬?
    群臣都很清楚,既然跟张巨蟒的名字捆绑在一起,那他们的立场就偏向此獠了。
    御座上,武则天一张脸阴沉如水。
    犹记得那个陆正严,曾经一口一个牝鸡司晨,所谓妇人是乱政之本。
    现在跟条哈巴狗一样,对着张巨蟒摇尾乞怜!
    “陛下,一定是此獠用威逼恐吓的手段。”
    崔玄暐声音沙哑,带着丝丝愤怒。
    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士林大儒会靠向张巨蟒!
    御座上没有回话,崔玄暐深吸一口气,目光回到报纸上。
    介绍完《两京周报》负责人,接下来就是报纸具体内容。
    上面分了好几个栏目。
    最左边的框框里,便是第一个栏目。
    【朝廷动态】
    上面排列着人名和官职,都是近期选官任职的情况,而且还有目前朝堂空缺官职的摘选。
    群臣面面相觑,皆感到匪夷所思。
    其一,此獠果然在窥探朝中局势。
    其二,以后想知道朝廷政局,直接买份报纸就行了,那吏部通告的意义何在?衙门书吏作用在哪里?
    群臣终于感到一丝不妙。
    他们脑海里滋生一个极为可怕的念头。
    手上拿着的报纸,就像一块巨石坠入湖底,会在天下掀起惊涛骇浪,甚至改变一个时代!!!
    群臣敛去惶恐情绪,继续看下去。
    栏目二——政令点评。
    竟然全部变成对话形式。
    【小编甲:“总裁,帝国首相狄仁杰提出盐法变革,陛下予以支持,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狄仁杰目光沉凝,心跳差点漏跳了半拍。
    【小编乙:“狄公提议,废除官营官销,实行民制官购商销的间接专卖制,对百姓有什么影响呢?】
    【张总裁:“我先下定论,这是个好政策。”】
    【“建立一套独立于地方政府的盐政管理,丰厚的盐业收入基本归中央所有,中央有预算就能调度钱粮,最后百姓受益。”】
    【“狄公不愧是贤相!”】
    殿内的狄仁杰眼底罕见的有一丝得意之色。
    能被中山王夸赞,而且通过报纸能让天下知晓,不得不说很让人愉悦。
    群臣表情僵硬,他们透过文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