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正文卷第二百九十一章逆鳞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最新章节目录
   皇宫,灰红色的尖脊墙垣,林立着一排官署。
    上官婉儿翻阅着卷宗,案几上有七八个质地不一的文匣子,里面分别搁着各处传来的讯报、文牍,衙门行文等等。
    她放下卷宗,捏了捏眉心,一阵心神不宁,总有种不妙的预感。
    仿佛已经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只是她还不知道而已。
    “陛下驾到~”
    伴着尖锐的太监嗓音,门口响起步履沉稳的脚步声。
    宫娥内侍簇拥着凤辇前来,上官婉儿起身福礼,口中恭称:
    “参见圣人。”
    “起身吧。”武则天笑着摆手,而后屏退左右:
    “你们出去,朕跟婉儿单独说几句话。”
    说着踱着碎步坐到案几旁的锦榻上。
    等署内只剩君臣二人,她才静静端详着眼前的璧人。
    那张略施脂粉的俏脸光洁如玉,容色照人,明艳不可方物。
    锦榻对着窗户,明亮的日光,将武则天眼角的皱纹照得清清楚楚。
    她缄默片刻,神色莫测:
    “婉儿,你跟随朕身边多久了?”
    上官婉儿心里陡然漏跳了一拍,强自镇定:
    “回陛下,十八年了。”
    “一晃眼,仿佛就在昨日。”武则天神情有些恍惚:
    “你当时才十一岁,朕听说掖庭宫有个颇具才情的奴婢,便将你召入禁中,十八年后,你已经是称量天下文士的上官待诏了。”
    闻言,上官婉儿眼底有一丝微不可察的悸动。
    特意提及“奴婢”这个字眼,是要让她时刻不忘君恩。
    既然开始打感情牌,那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上官婉儿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之色,轻微哽咽的说:
    “多谢陛下栽培。”
    武则天轻轻颔首,冷不丁开口询问:
    “婉儿,年近三十,有没有想过出宫嫁人,过正常人的生活?”
    轰!
    犹如晴天霹雳,上官婉儿全身陡然紧绷。
    她悄悄用指甲掐了一下自己的手,让剧痛镇定心神,沙哑着嗓音:
    “没,没有,婉儿希望一直侍奉圣人左右。”
    刹那间,静谧的官署仿佛阴寒的墓窖,冷意袭遍她的全身。
    暴露了!
    自己跟张郎的事情暴露了!
    武则天看着神色仓惶的上官婉儿,笑了笑:
    “你呀你,朕何曾把你当过侍婢?”
    上官婉儿手脚冰凉,只能保持沉默才不至于失态。
    “女人需要婚姻。”武则天轻轻说了一句。
    上官婉儿咬咬嘴唇,竭力控制情绪,明艳面容伪装出凄惨之色:
    “圣人,是婉儿做错什么了么?”
    武则天摇摇头,眼角凤眉的犹豫异常清晰鲜明。
    她似是很难开口,沉默了很久,直截了当道:
    “朕给你撮合一桩婚事,嫁入东宫做太子妃。”
    话音落下,一片死寂。
    上官婉儿瞳孔急剧地收缩了一下,愤怒在心中来回激荡,一口否决:
    “婉儿不嫁!”
    气氛陡然僵硬如铁。
    “婉儿,朕很难想出你有拒绝的理由。”
    武则天语气平淡,不是疑问,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她的帝王意志,无人能反抗。
    温情的面具被撕下,透着凌厉肃杀。
    感受着周遭慑人的气势威压,上官婉儿惶惶不安的神色敛去,变得冷静从容:
    “陛下,婉儿坚决不嫁。”
    她回答的声音很平静,没有透着任何不自然。
    “由不得你。”武则天面无表情,目光冷凝。
    她撑着榻边站起来,不疾不徐道:
    “成为储君的正妃,这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姻缘?”
    “朕熟悉你的性情,温婉贤淑,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你不想嫁,除非能找到一个说服朕的理由。”
    上官婉儿垂眸,“婉儿近三十年都在宫廷,不适应外面的角色。”
    武则天注视着上官婉儿。
    她很擅长观察别人,并从中读出隐藏的真实情绪。
    这位试图装出很淡定的样子,可语调里却透着欣喜。
    当然,她笃定这是隐晦的喜悦。
    “在朕面前,你可以更坦诚一些。”她说。
    上官婉儿没有接话,言语的反抗苍白无力。
    武则天眯了眯凤眸,来回踱步。
    在她看来,上官婉儿一定是愿意,但又勉力装出一副抗拒的模样,维持谨小慎微的行事风格。
    “懂得克制的人,往往都聪明绝顶。”
    武则天在心中叹了一声,她蓦然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上官婉儿:
    “朕找宫廷术士算过,七天后就是良辰吉日,到时候举行婚礼。”
    “朕帮你操办,还会给你准备丰厚嫁妆。”
    顿了顿,她意有所指道:
    “不管嫁给谁,你都是朕的人,谁也不敢欺负你。”
    丢下这句话,武则天缓步离开官署。
    盯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上官婉儿眉眼间恭敬逐渐褪去,浮上一层冷然寒意。
    ……
    储君求娶上官待诏这个消息,宛如一滴水掉落沸腾的油锅中,陡然炸开了。
    在武家族人的推波助澜下,消息愈演愈烈,满城议论。
    政事堂,宰相们处理完公务,话题不自觉围绕着这桩婚事。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崔元综面露不屑。
    作为儒士文人,他十分欣赏上官待诏,甚至对她推崇备至。
    比如自家恶贯满盈的女婿张巨蟒,其虽然诗才横溢,但诗词一道在士林终究不入流。
    人家上官待诏可是精通经史,精研文笔,引领时代文风!!
    朝廷大部分诏书都是出自她手,要知道诏书可是颁布给天下人看的,遣词造句精准到大儒都挑不出毛病。
    倘若不是女性身份受限,上官待诏称得上文坛的标志性人物和领航人!
    这样风华绝代、旷古绝今的女人,竟然即将嫁给武三思这个草包残废?
    噫吁嚱,天下文人,无不扼腕长叹!
    “呵呵……”短促的讥笑,崔玄暐斜睨着他:
    “你竟然将帝国储君形容成粗鄙的牛粪?”
    “如何?”崔元综冷笑一声,“太子妃尚未入葬,就迫不及待娶新妇,这坨牛粪还有廉耻之心么?”
    崔玄暐不予置评。
    他肯定赞同这桩婚事,且会联合世族极力推动。
    上官待诏参预各种朝廷机密,其政治经验绝非一般人可比。
    有了她出谋划策,就能弥补武三思那颗愚蠢的脑子。
    还有上官待诏在士林的风评非常好,而士林又钳制舆论,她做太子妃,或许能将武三思的负面形象给扭转过来。
    最最关键的作用,上官待诏深谙官场的规则,在权力的磁场里游刃有余,这么多年几乎从没犯错。
    如果武三思能做到不失误,在复杂局势中保持势力的壮大,再有世族门阀的暗中襄助,至尊之位还会远么?
    那这笔投资,他们就赚得盆满钵满!
    狄仁杰靠着椅背,用指头磕了磕案面,陷入沉思。
    上官待诏参与政治很深,替皇权办事,陛下为何容许她有婚姻?
    何况她对宫廷了如指掌,一旦嫁入东宫,那对陛下而言不是隐患么?
    顺着这个思路一琢磨,陛下整个动机陡然变得清晰。
    一方面要给予武三思足够大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他生出不该有的野心逆举。
    如何权衡好这个界限,陛下给出了答案。
    在陛下眼里,上官待诏的忠诚度根本不需要质疑,说一句亲手带大也不为过。
    做了太子妃,上官待诏就能时刻引导武三思行事。
    到最后,武三思完全被控制,沦为陛下的提线木偶。
    思及于此,狄仁杰悄悄皱了皱眉,但又舒展开来。
    他算是惊弓之鸟了,每次陛下运用权术手腕,他都担心陛下作茧自缚,到头来危害社稷。
    转念想想,这桩婚事跟中山王可没丝毫关系啊!
    只要不涉及中山王,陛下就没败过。
    “狄公,上官待诏”娄师德欲言又止。
    三人循声齐齐望向他。
    娄师德略默,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突然想到,上官待诏身份好像有些敏感,如果有人拿此做文章,那这桩婚事怕不是那么顺利。
    ……
    修善坊,一栋黛瓦白墙的小宅。
    闺房里,檀香袅袅。
    一袭月白色袍衫的张易之神色淡然,案几放着一盏清茶,手中捧着一卷《王莽传》细细品读。
    满朝恐怕谁也想不到,那个制造杀戮惨案的男人,竟然还能安安静静地待在神都城。
    这倒不是张易之不想走,而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毕。
    那就是生产武器的工坊。
    其一,这些武器要分批次运走。
    其二,销毁工坊以及生产工具,不能留下痕迹。
    其三,就是确保工匠悉数去了长安,一旦发现有人滞留,就得毫不留情的做掉。
    他一没有占据法理二无名分,最大的优势就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万一有工匠泄露出去,朝廷这个国家机器,很容易凭借图纸制造出来。
    那是张易之绝不允许的!
    “叩叩叩——”
    敲门声响起,上官婉儿推门而入。
    张易之放下书卷,微微讶异道:“这么早就回来了?”
    平常下差都是傍晚,今天也不是休沐时间。
    没听到回话,张易之抬眸望去。
    就见那张精致面容憔悴而疲惫,目光中郁结着一层浓重的忧虑。
    “发生什么事?”张易之沉声问。
    他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一切,所有秘密都无损遁形。
    上官婉儿没有隐瞒,抿了抿唇,低声道:
    “陛下旨意,让我嫁入东宫。”
    短短的一句话,却让房间陷入几乎凝结的气氛。
    张易之俊美的脸庞笼罩着寒霜,眼底再没了一丝温度。
    汹涌的愤怒在他胸膛涌动不休,化为滔天的怒焰!
    龙之逆鳞,谁触谁亡!
    “武三思今晚就死。”
    张易之眸中透着森然寒意,声音阴沉。
    “张郎,”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