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正文卷第一百九十二章本可汗等着你(感谢盟主泪雨满天)

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最新章节目录
   很快,张易之成为河北道兵马大元帅的消息,在神都城传播,全城震惊!
    丹凤街一座勾栏。
    官员书生大肆谈论着,一名御史小酌几杯后,满脸怅然:
    “陛下置军国危机于不顾,宠幸佞臣,导致国力凋敝,河北将陷于突厥之手!”
    “我蒙圣恩位居高位,但是痛恨奸佞小人而不能诛杀,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另一个官员闻言,慷慨激昂道:
    “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是皇权,但比皇权更厉害的,是民心!”
    “张巨蟒固然可以用铁血的手腕镇压下去,但天下人不是瞎子,此等荒谬之事,又将河北百姓置于何地?”
    话落,包间渐渐弥漫着悲凉绝望的气氛。
    所有人一声不吭,只是灌酒,仿佛这样才能发泄心中的愤懑。
    一个书生双目赤红,攥紧拳头,“张巨蟒毫无军事造诣,如果磨炼一番,有可能是一员骁将。”
    “但为帅者领三十万大军,必败无疑,三十万男儿倾覆啊!”
    “那是三十万户人家,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的心肝肉啊!”
    说着说着竟把脑袋靠在桌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一个白发儒生愈发悲观,哽咽出声:
    “呜呼哀哉,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或将沦为胡虏之天下矣!”
    那御史抹了抹眼角,对身旁的官员细语道:
    “已经有同僚悄悄南下置地购田了,朝廷恐怕真要迁都,我们也早做准备吧。”
    官员嗯了一声:“现在买价格偏低,真等突厥兵临洛阳,以咱们的身家连一间庖厨都买不起。”
    “奸佞误国啊!”
    ……
    一辆马车朝洛水大营疾驰,沿路百姓都在议论兵马大元帅之事。
    “走吧,让张司长挂帅,这场仗是赢不了的,还是回徐州老家!”
    牵着十岁稚童的老者叹息,摇头拄着拐杖向城门走去。
    茶肆的顾客叹了一声:“俺很崇拜散财童子,可打仗不是儿戏哩。”
    “俺家三娃也被逼参军,俺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一个白头老汉颤着嘴唇。
    坐在马车外檐的裴旻忍不住,大声替自家公子吆喝:
    “张司长亲自领兵出征!必斩突厥可汗首级!”
    可出乎裴旻意料之外的,路旁的百姓并没有高呼张司长英勇,竟出奇一致的沉默了下来。
    “走吧。”
    车厢传来平静的声音。
    刚停下来的马车又在街道上疾驰。
    ……
    邙山,洛水军营。
    落日余晖,给铁血冰冷的军营装点上一丝暖色,栅栏哨楼的轮廓镶上了一道金边。
    军营里旌旗飘舞,鼓声震天,尘土飞扬。
    “兵马大元帅进营!”辕门当值军士见到张易之,立即行礼宣报。
    张易之看了眼对方,颔首道:
    “传令全营,所有人校场集结。”
    偌大的校场上,将士正在进行各自的训练,或练技艺,或练队列,或练拳术,一切都井然有序。
    众将士所练科目虽然不同,但无一不是大汗淋漓,神情肃然。
    可当一袭白袍走进来,喧嚣的声音戛然而止,校场内陷入诡异的沉寂。
    数万道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其中有敬畏,亦有对未知战场的恐惧。
    绝大部分参军之人,都称不上良家子。
    在乡间里也是桀骜不驯,仗着勇武肆意欺负弱小,在他们的世界观里,非常崇拜张司长的种种事迹。
    甚至敬若神明!
    可崇拜归崇拜,真上战场玩命又是另一回事。
    他会战阵?他懂兵略?他懂行军布阵么?
    也许什么都不懂!
    这样的元帅,怎能最大限度保障麾下的性命呢?
    突然。
    “张大帅,第一次来军营吧,这里都是难闻的汗臭味,不适合您这种体面人。”
    一道阴柔至极的声音传来。
    将士们纷纷侧让避退,露出一个猥琐又佝偻的小身板儿。
    此人相貌奇丑无比,额头凸出,鼻子塌陷,外貌煞是震慑人心。
    河内王武懿宗倨傲的微微昂头,仰视着张易之。
    “军营拢共有多少士兵,又招募了多少。”
    张易之俯瞰着对方,眉目间沉沉戾气,一双眼睛死水微澜,肖似遗落许久干枯的枯井。
    武懿宗,金吾卫大将军,执掌兵权。
    若论武家哪个子弟最受武则天信任,便是这丑陋矮子。
    要不是碍于相貌实在难堪,此人早就入阁拜相了。
    毕竟百官之首,宰相绝不能是丑鄙之辈。
    迎上那淡漠的目光,武懿宗心里更是怨恨,他也要随军出征,意味着被此獠骑到头上拉屎拉尿!
    见对方久久不答,张易之声音冷冽:
    “河内王长得一言难尽倒也罢了,难不成还是哑巴?”
    “张巨蟒,竟敢取笑本王!”武懿宗气得三尸神炸跳,“你是大帅,军营一切事宜与本王何干!”
    校场登时沉寂下来,数万个将士睁大着眼睛,一些躲在大堂的将军也探出脑袋来。
    张易之笑了笑,快步走近前,居高临下望着武懿宗:
    “抱歉,我控制不住脾气。”
    话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出右手,扼住武懿宗的脖颈。
    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中,武懿宗嘶声干嚎,如同一只待宰的鸭子,在半空中拼命的扑腾和呱唧。
    锵!
    武懿宗部下纷纷拔出兵器,裴旻拔剑相向,剑尖指着所有人:
    “敢动张大帅一根汗毛,你们九族都不够诛!”
    果然,士兵慢慢丢下手中的武器。
    张易之将武懿宗提到校场的军鼓前,露出冷静嘲弄的神情:
    “立威这种事情很俗套,但真的管用。”
    说完掐着武懿宗脖子往军鼓上狠狠砸去!
    “咚!”
    脑袋触碰鼓面发出的声音,宛若惊雷炸响。
    金吾卫大将军,陛下的侄孙,已经站在武将顶端的河内王。
    如今却像一条死狗一样被蹂躏。
    这一幕,让无数将士震撼,带给他们的冲击力太大了!
    张易之没有停下的趋势,猛撞!
    咚!
    咚!
    咚!
    武懿宗不停挣扎抽搐,想要痛嚎声音却非常沙哑无力,眼珠不停向上翻着,露出大部分眼白,看上去极其恐怖。
    额头上血肉模糊,窒息感加疼痛感让他几欲昏厥。
    “张大帅,恳请手下留情。”
    这时,军营正堂跑出来十几个身着铠甲的武将。
    里面有唐休璟、张仁愿、薛讷、张九节、李楷固,包括沙坨、契丹等归顺大周的异族将领。
    这些人都曾做过一路大总管,战功也仅次于王孝杰。
    张易之淡淡扫了他们一眼,旋即猛然一甩。
    半空中的武懿宗哇地猛喷鲜血,宛若破麻袋般倒飞出去,砸在地上,溅起一地灰尘。
    “硕果仅存的蠢货!”
    张易之冷冷斜了他一眼,踱步走向这群将领,温凉不凉的声音透着极寒:
    “诸位,想联合起来给我下马威。”
    左武威卫将军,薛仁贵的长子薛讷硬邦邦回呛道:
    “张司长在朝堂耍威风没耍够,耍到军营里来了。”
    张易之直视着他,冷声道:“再重复一遍。”
    感受犹如实质性的杀机,薛讷遍体生寒,他重重哼了一声,撇过头去。
    地上的武懿宗眼神喷火,死死瞪着张易之的背影。
    张易之负手而立,环视着这群将领,淡淡开口道:
    “我是兵马大元帅,你们唯有无条件服从。”
    “如果河北国土从我手中丧失,这个千古大罪,我会遭受史书唾骂,永世不得翻身,我张易之就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所以千万别激怒我,谁敢违令行事,我先挥屠刀清洗内部。”
    这一刻,不止是将军们,诸位将士也浑身发寒。
    天灵盖像是被揭开,冷水浇灌而下。
    屠刀二字便让他们想起和尚交税、棍劈皇孙,血洗杨氏观王房等等事迹。
    军队纪律严苛,士兵们不是没有见过冷血无情的长官。
    可神都城张巨蟒。
    那已经超脱了冷血无情的范畴。
    就是魔!
    比魔还可怕的人!
    张易之寒声道:“募兵多少人。”
    “六万,预计半个月之内,能募集二十万左右。”
    陇右军州大使唐休璟回道。
    “嗯。”张易之看了眼裴旻,裴旻会意,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铁环之物。
    所有人瞬间错愕。
    这是何物?
    张易之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南北朝便有之物,但中原从不使用,这叫马蹄铁,避免马蹄损坏,提升骑兵机动性。”
    说话的时候,裴旻早已牵过一匹马,马匹在坚硬的石砖上奔跑,丝毫没有拘束的样子。
    “这,这怎么可能?”
    薛讷心中极为讶异。
    在马蹄钉上半环形的铁条,就无需考虑蹄甲磨损的问题了,一旦马蹄铁损坏,扔掉换新的。
    他忽然感觉不可思议,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没人想通。
    跟人穿鞋一样的道理啊!
    “神器!神器啊!有了它对阵突厥骑兵,就能在各种地形奔跑。”
    张仁愿等将军情绪也很激动,一张张脸涨得通红。
    在必败的形势下,稍微能增添一丁丁胜算,那足以让人亢奋。
    唯有武懿宗等少数将领面露不屑。
    此獠挂帅迎战突厥,就像婴儿对阵魁梧的壮汉,给婴儿一把武器又能怎样?
    张易之神情严肃,沉声道:
    “我会勒令将作监赶紧仿造,这里还有一本练兵纪要,你们负责督促新兵训练。”
    说完裴旻从袖子里探出一本小薄子,顺势扔给最近的唐休璟。
    这群将军刚从震惊中回过神,陡然又听见“练兵纪要”。
    尽管隐藏得很好,但他们眼底还是显露出丝丝嘲讽。
    一个没上过战场的人,教咱们练兵?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张易之眸子微眯,寒声道:“服从命令四个字,我不想多次强调。”
    “是!”唐休璟收起小薄子,面无表情点头。
    张巨蟒挂帅是既定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