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书生》开挂的科举之路第195章为你写诗

史上最强书生最新章节目录
   一词毕。
    高台下的人群猛地爆发出穿云裂石的尖叫,人群里开始动荡起来。
    只见,一个个大姑娘、小媳妇歇斯底里地大叫着,不顾一切地冲向高台。
    哪个少女不怀春?
    赵诚实一首《青玉案·元夕》,道出无数女子心中的渴望。
    高台上的六十六盏花灯再美,也比不过青葱朦胧的初恋!
    “造孽啊!三从四德呢?礼教呢?”
    人群中,男人们望着身边已经失去理智、奋不顾身的女子们,不由地叹息道。
    “禁卫军!”
    高台上,六位尚书大人瞬间惊醒过来,纷纷大声喝道。
    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完全是由女人们引发的。
    禁卫军急忙冲进人群维持秩序,身娇体柔的女子哪里是禁卫军的对手?
    没过多长时间,动乱平息,现场终于安静下来。
    “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把赵诚实推上高台!不过,这家伙的这首词,真的好到无可挑剔!”苏妃站在高台下,一脸懊恼地对着身边的赵青瓷说道。
    “臭显摆!除夕盛宴的时候,在满朝文武的期待下,这厮只顾着吃吃喝喝,一首诗词歌赋都没作!”赵青瓷银牙轻咬,恨恨地望向高台上的赵诚实道。
    除夕盛宴上,赵诚实一句“作不出”,即使贵为公主的赵青瓷也拿他没办法!
    可现在,这厮看到寓意“元宵”的难题后,根本没有过多思考,几个呼吸的工夫便作出一首令无数女子心旌摇曳的佳作!
    “姐姐莫要生气!这家伙这么卖力,还不是为了得到姐姐看上的马上封侯灯嘛!”苏妃在一旁轻声打趣道。
    赵青瓷脸上的嗔怒这才消失。
    高台上。
    龙图阁大学士李浩然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
    “哈哈哈!好一首《青玉案·元夕》!”大笑声忽然响起,李浩然心花怒放地看着赵诚实说道。
    “今年的元宵灯会,老夫不虚此行!”说完,李浩然转身大步离开。
    才子们满脸颓败之色,纷纷叹了口气,走向其他花灯。
    李大学士的离开,代表着马上封侯灯已经有了归属!
    剩下的才子虽然还没有大展身手,但在赵诚实这首《青玉案·元夕》下,才子们的字斟句酌打的腹稿只能胎死腹中
    “恭喜新科状元、卫城将赵诚实解开马上封侯灯之题!”小吏适时地大声喊道。
    话音刚落,手持马上封侯灯的佳人尖叫一声,迫不及待地飞奔到赵诚实面前。
    佳人直接把马上封侯灯塞到赵诚实手里,然后小鸟依人般扑到赵诚实身上。
    站在不远处的小吏嘴角抽了抽,同样对赵诚实投以崇拜的目光,默默地转身离去。
    高台下。
    男人们满脸暧昧之色,口哨声再次响起!
    女人们一脸不忿,神色愤然地挥舞着手臂大呼小叫
    抱住赵诚实的佳人得偿所愿,心满意足地掩面走下高台。
    赵诚实轻轻地呼出一口气。
    九莲宝灯和马上封侯灯到手,赵诚实刚欲转身走下高台,眼睛不经意地瞥见不远处的书灯。
    泛黄纸页制作而成的书灯看起来亮点不多,几片树叶和飞鸟简单地勾勒几笔。在一众精巧的花灯中,书灯给赵诚实的感觉很安静,不争也不抢,但一股书卷气却油然而生!
    看到书灯的第一眼,赵诚实就被书灯吸引住了!
    初具立体雏形的九莲宝灯或许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很大,但对于赵诚实来说,立体的新意并不新鲜。
    前世立体的运用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生活上随处可见。区区一盏初具立体雏形的九莲宝灯,还无法震撼到他!
    赵诚实微微一笑,走向书灯。
    书灯前,小吏的手里的纸条早已展开,一大群才子围在一起不断地摇头叹息。
    显然,很多才子对书灯有浓厚的兴趣,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书灯的归属却迟迟没有定论。
    赵诚实来到小吏面前,看向小吏手里的纸条。
    纸条上,娟秀的字迹出现在赵诚实的视线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已成为中秋绝唱,寻觅一首寓意‘中秋’的诗,希望能看到中秋诗词双绝的盛况!”
    赵诚实不禁哑然,瞬间想到了那首改良版的《静夜思》。
    书灯前,吏部尚书李善长站在小吏身边靠后的位置,目光如电直刺赵诚实。
    赵诚实身子一怔,抬头望向如同门神般脸色不善的李善长,急忙拱手行礼。
    想要得到书灯,必须得到门神李善长的认可,貌似这位卫道士的怨念颇深啊!
    中秋文会上,《静夜思》被他改得不堪入目,李善长因此大发雷霆,苏妃甚至差点和他分道扬镳!
    直到现在,苏妃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李善长是喜是怒,赵诚实可以不在乎,毕竟两人只是一面之交。
    但,每当看到闷闷不乐的苏妃,赵诚实总会心生内疚。
    都是月亮惹的祸
    “献丑了!”赵诚实对着周围的才子拱拱手道。
    高台上,围在书灯前的才子们陡然一惊,不可思议地看向赵诚实。
    寓意“中秋”的诗,在场的才子随口都能吟出。只是,想要达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高度,这就相当困难了!
    赵诚实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中秋的登峰造极之作。才子们有心作诗,奈何纸条上“诗词同辉”的要求让他们望而却步!
    “难不成这家伙还能作出一首千古流芳的中秋诗?”
    才子们看着赵诚实,纷纷在心头惊呼道。
    门神李善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看着赵诚实轻轻地点了点头。
    高台下,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目不转睛地望向高台,赵诚实的一举一动早已取代六十六盏花灯,成为人们的焦点。
    万众瞩目下,赵诚实的脚步怡怡然走起,同时,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诗仙”李太白的孤傲形象瞬间附体!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一阵风吹过,儒袍飘飘,走在高台上的赵诚实仿欲乘风归去,空寥的声音不断在空中响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