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魔王降临!四百二十五拿圆周率作曲?!(求订阅~)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笑我?
    网友们顿时就是一愣。
    不至于吧,不至于吧!
    “因为数学的数字是十进制的,从0到9有十个数字。”
    李文音说道。
    “而按照音程来看,是有十二个半音,七个音的八度关系,有些难以表达数字。”
    “所以”
    李文音在钢琴黑键上比划了一下,手指放在了小字二组和小字三组三个黑键最中间的键位上。
    “用#G,也就是升so的这个音,标记成0与7的一个八度关系。”
    “所以,这两个音,中间的白键,a,b,c,d,e,f的音,用来代表的数字!就能简单一些,而89两个数字,可以往后类推,a和b,以此类推。”
    钢琴键位的辨认非常好认。
    一组音十二个键,代表十二个半音,七个白键五个黑键。
    而五个黑键,前后分成了两个黑+三个黑的形式,中间是两个紧挨着的白键。
    从C音起头,白键的音名为!
    但很显然,这么简单,也并不影响网友们发懵。
    以前总是觉得,学习学不好的人,或许才会学音乐。
    结果现在发现,学音乐的门槛也这么高?!
    “然后我就试着用圆周率搞了一首音乐!音乐的名字就叫做《π》!”
    圆周率!
    此言一出,网友们便惊疑万分。
    【卧槽?!圆周率也能写歌吗?!】
    【真的假的?!你可不要骗我!】
    【妈妈!快出来看神仙呐!】
    【派?突然有点饿】
    网友们短暂的惊讶之余,便开始好奇了起来。
    之前的音名排序什么的,咱也不懂,咱也不敢问。
    这么搞合不合理,有多简单,咱也不知道。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来听一听圆周率是个什么动静的
    毕竟,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无限,且不循环!
    代表了它有无限的可能性。
    即使李文音已经简化了音符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十二个半音中,能够运用的,实际上也只有以升so开头结尾,la,xi,do,ra,mi,fa这八度中的七个音而已。
    但谁又能保证圆周率这无限的可能里,会不会真的出现无比惊艳的音乐呢?
    就在网友们的期待之下,李文音也在钢琴上弹了起来。
    一个小小的前奏。
    流淌的音符,恍然如同化作了一个个数字,构成了一片神奇的空间。
    充满美感的旋律,透露出一丝神秘。
    就像是人类从无知中走来,试图探索着大自然与宇宙的奥秘。
    即使无论如何探索,都仍有无数的黑暗与未知,但那一缕真理的光芒从未熄灭,人类探索的脚步也从未停下。
    叮~叮~叮~叮~叮~
    终于,流淌的音符慢了下来。
    右手的八度,开始慢慢的讲述起了圆周率。
    左手的分解和弦,润饰着右手的八度旋律。
    这令人如坠神秘领域的旋律,似乎正如李文音所描述的一样。
    没有带任何的感情。
    仅仅只是理智的叙述着数学之美,音乐之美。
    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直击心灵。
    没有任何规律的数字,化作了音符,令人心驰神往。
    网友们陷入在这音乐里,静静的听着。
    【真就是万物皆可数学?】
    【圆周率这么好听?!卧槽?!】
    【我已经震惊的成了李文音的形状了】
    【好听吗?好听就算对了!】
    音乐持续的进行着。
    在这样的音乐之中,人们忍不住想到。
    如果持续下去,会诞生多少陌生却优美的旋律?
    数字是无穷无尽的,那么是否证明,音乐的这十二个半音,也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呢?
    静静的听着。
    而一些了解音乐,或是懂得钢琴的人,却震惊于另一方面。
    不是圆周率好听。
    圆周率本身无规律,李文音只是按照规划,用右手弹出其数字转变的音符八度而已。
    好听,全是因为左手的分解和弦!
    这个和弦,配的太妙了!
    即使是并不好听的右手圆周率,也在和弦的衬托下,变得无比优美了起来。
    【你有本事把和弦去掉啊!】
    【这个和弦又不难!】
    【哗众取宠吧,跟圆周率有个毛关系,听就听了个和弦而已】
    【祖传和弦,我上我也行】
    【和弦配的好,母猪也上树!】
    但这些言论,并没有持续很久。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懂哥,也只是网络上的而已。
    他们的作用一般就是在于心里发酸,然后瞎鸡儿抬杠。
    然后引出更加懂的哥。
    毕竟这么简单的尝试,为啥我没想到?!
    全让他装了!我酸一下合情合理吧?!
    有些震惊于李文音创意与处理的人,当时就不乐意了。
    一般来说,半瓶子的人才最喜欢晃荡。
    和弦确实很重要,但这首曲子,也远远不完全是和弦。
    【这么简单的和弦配的这么好听,难道不是实力吗?!】
    【真就是纯杠,按你们的说法我觉得贝多芬也没啥NB的,音乐翻来覆去不就那几个音吗?!你们咋没去当第二个贝多芬?】
    【这么简单却巧妙的搭配,你怎么想不到?】
    【真就是人均作曲家。】
    【这首曲子充分的说明了琶音的重要性】
    【这就是强者的世界吗?!】
    【怎么和右手没关系?李文音用和弦,弥补了右手圆周率僵硬的旋律空缺,而且用圆周率尝试作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创意!】
    流淌的旋律继续的进行着。
    纯粹数学的描述。
    没有掺杂任何的感情。
    但这充满了理性的数学之美,却不知为何,莫名的让人有些感动。
    一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感动。
    【这圆周率竟是如此该死的甜美!】
    【我有种直击灵魂的感觉,这是上帝的旋律】
    【我也是看着圆周率的这一串数字,突然有种莫名的震撼,让我无法呼吸】
    【你被圆周率锁喉了?滑稽护体.jpg】
    【这个创意无敌了,scp-012未完成的乐章?!】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电视】
    【这首曲子嘶!很圆啊!】
    李文音这样的尝试,并不难。
    难就难在,如何想到这种创意上。
    所有人都知道钻木可以取火,但在从未尝试的情况下,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到钻木?
    而所有的人都会说话,会写字,但能够将文字变成优美诗句的人,却寥寥无几。
    但无可否认,这首曲子的优美,倒是确实有和弦的不少功劳。
    与其说是圆周率带来的震撼,不如说是李文音的和弦了全场。
    当开头的前奏,在停顿了片刻后再次响起之时,人们知道,这首曲子暂时弹完了。
    简单归简单,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感觉到震撼。
    双手从琴键上拿下,李文音笑了笑。
    “当然,虽然我是靠和弦来修饰润色圆周率,但这并不妨碍圆周率本身就存在的美感,实际上,没有圆周率数字带来的旋律,光靠和弦,也是完全不行的。”
    一时间,网络上的弹幕变得更多了起来。
    【这就没了?你好短啊!】
    【有种你把它弹完啊!】
    【就这么点?还没我会背的多】
    【真·未完成乐章】
    【没弹完差评!】
    【有种你倒着弹啊?滑稽.jpg】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数学课程。】
    “喏大概也暂时就是这样了!”
    李文音挠了挠头。
    “毕竟我也还年轻嘛菜一点是正常的”
    ???
    姜晗的脸色非常夸张。
    这句话,顿时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嘛?!】
    【好家伙,李文音开始装上了!】
    【你装B的样子真帅!】
    【毕竟我也很菜,还需要练习,所以写的琴曲谱子难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吧?】
    【神TM年轻菜一点,李文音我劝你有点B数!】
    毕竟。
    关注了李文音的网友们,有非常多的音乐生。
    这一句我很菜,简直直接让网友们炸了毛。
    你菜?
    那我们是啥?
    渣吗?!
    “额李文音你还真是谦虚呢”
    姜晗皮笑肉不笑的转移了话题。
    太欠揍了!!
    对准镜头,姜晗说道。
    “李文音的讲述,真的是拉开了我们对音乐认知的大门,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简直难以相信,音乐的里面,还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
    转过头,姜晗尝试着转移话题。
    “那么我很好奇,之前就有人曾经说过,莫扎特的音乐对开发智力,提高记忆力有帮助,作为一位音乐家,您是怎么考虑的?”
    不得不说,姜晗的话题转移的很机智。
    莫扎特的音乐开发智力,似乎是存在于各大科普营销号里的东西。
    很多胎教音乐,也都愿意使用莫扎特的音乐。
    “这个就仁者见仁了吧!”
    闻得此言,李文音一愣,旋即笑着说。
    “实际上,这个言论,是当初资本家宣扬的,是为了卖莫扎特的音乐唱片才提出来而已”
    “会有一些良性引导,比如对锻炼图像思维能力,抽象逻辑能力,确实有些帮助,而且不是单纯的莫扎特,而是古典音乐!”
    李文音顿了顿,很严肃的解释道。
    “因为古典音乐有非常缜密的和声结构与复杂的织体,如果你常听,认真听,听懂了,确实会有所帮助,而长期练习乐器,尤其是钢琴这种立体的乐器,会更加锻炼这种思维能力,并且维持,实际上,和经常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是一个道理。”
    “但是锻炼这些思维能力,并不等同与开发智力!提高记忆力!这些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是不良商人们的恶意引导,形成了似是而非的论调,听音乐确实有好处,但提升智商这个,以现有的科学研究结果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