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正文第二十三章兵临城下!

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最新章节目录
   翌日。
    长安宫外。
    仍旧是濛濛细雨。
    灰暗的天空。
    仿佛被盖上了一层粗麻布。
    使人心情郁郁。
    奉命入宫参议朝政的诸位大臣。
    一言不发的走在进宫的路上。
    彼此之间隔着远远的距离。
    偶尔对视一眼。
    也只能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忧虑。
    长安城。
    此前虽然并未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攻破。
    但就现状而言。
    这依然只是一座残城罢了!
    起初董卓不顾百官反对,强行迁移数万富户以及朝中官员迁都到长安。
    此举所导致的民怨沸腾。
    哪怕到了今日。
    董贼已经伏诛授首。
    依然并未消弭!
    在别有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
    吕布率领并州军即将抵达长安城下的消息。
    不需告示,就已经不胫而走。
    短短一夜功夫,但凡消息灵通之人,均已知晓!
    “荀令君,今日朝堂之上,还得由您出面,多多规劝陛下了。”
    马上就要入殿面君了。
    太医吉平,一路小跑来到了荀彧身旁,沉声提醒道:“昨日徐荣将军告知于我,言道陛下不愿出城避难,欲与那吕贼决一死战……”
    “此事我已知悉,称平(吉平,字称平)且放宽心,江山社稷俱在一念之间,我不会坐视陛下行此险着的。”
    荀彧放慢了脚步,低声回应着吉平的担忧。
    “如此便好!陛下如今年少,难免血气方刚,正需我等规劝,好让陛下同意暂避锋芒才是……”
    吉平见荀彧和他意见统一,不由松了一口气。
    “陛下虽然年少,但也初露名君之相,我相信陛下一定听得进去我们的规劝的。”
    荀彧拍了拍吉平的手臂,给了他一个眼神后。
    不再滞留,大踏步朝前走去。
    步入大殿之中!
    ……
    “诸位爱卿平身。”
    大殿之内。
    刘协身穿盛装,两侧站着持扇的宫女。
    下方是以徐荣为首的禁卫士兵,分列两侧,神态严肃!
    挥手让下拜行礼的众官员起身后,刘协又给荀彧赐了座,这才问道: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长安城外并州军即将来犯的情况,虽然有人向朕提过解决之策,但朕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可有人能为朕解惑,告知朕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啊?”
    刘协也不墨迹。
    一上来就直接把问题摊开了。
    同时不忘强调。
    无论有何言论,均属正常讨论范畴。
    畅所欲言即可,百无禁忌。
    给予了殿下官员们充分的发言自由度。
    “陛下,臣有话说!”
    刘协话音刚落。
    殿下群臣当中,一人手持笏板出列,高声奏道。
    “爱卿乃是何人?”
    刘协仔细看了看,确认此人并不是那日他提拔官员后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因此就有些意兴阑珊了,随口问道。
    “回禀陛下,臣名吴子兰,现任越骑校尉。”
    殿下那人在刘协发问后,躬身答道。
    越骑校尉?
    这又是个什么官职?
    刘协一头雾水。
    不过他也懒得去询问了。
    既然并不是能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那么想必此人以后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不必浪费精力在他身上。
    没错。
    就是这么现实!
    “吴卿畅所欲言。”
    刘协抬了抬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
    殿下。
    吴子兰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如今长安城外并州军靠近的消息全城皆知,想必不是虚言,臣观百官之中,人心惶惶者有之,两股战战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怕了,臣以为,大可不必害怕!”
    “喔?”
    首位发言者就提出了让刘协耳目一新的观点。
    刘协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躺在龙椅上,招手道:“吴卿继续说。”
    “臣以为……”
    吴子兰环视群臣,朗声道:“吕布此人,深明大义,此前虽有为董贼前驱之过,但所幸及时醒悟,深明大义,诛杀董贼于市!”
    “如今他率领并州军靠近长安,臣听闻乃是其部下陈宫之建言,为的是拱卫皇都,以护卫陛下周全!如此举动,岂非忠臣之举?”
    “若陛下听信谗言,妄自判断,岂非寒了吕将军之心,更因此事,或会寒了天下之间心向汉室之人的心啊!”
    一番长篇大论后。
    吴子兰腰背挺直,大声说道:“因此,臣觉得陛下应当安坐宫中,静待吕将军前来,赏赐官爵,以收其心,方可使天下归心,如此不费一兵一卒,汉室复兴在望也!”
    “是这样吗?”
    吴子兰的一番慷慨陈词。
    说的刘协都有些发愣了。
    莫非那吕布当真是公忠体国之辈?
    率领并州军来长安,是为了拱卫皇都。
    为了保护他的?
    呵呵!
    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吕布其人的品行。
    或许刘协还真会信了他的鬼话了!
    “一派胡言!陛下!您切莫不可听从此人的建言啊!”
    刘协状似思考的模样。
    可是吓坏了殿下不少官员。
    太医吉平,就率先沉不住气了。
    只见他快步出列,指着吴子兰的鼻子就骂了起来:
    “吴子兰,你安的是什么心!那吕布起先背主求荣,出卖义父丁原,投身于董贼麾下,甘为义子,后见天下人无不恨董贼,他又背弃董贼,如此反复之人,简直就是三姓家奴,若将陛下的安危交由他手,岂非羊入虎口?!”
    “陛下乃万金之躯,岂能如此冒险?!”
    “吉平,你不过是一太医,又懂什么政见,陛下请听臣一言,臣与那吕布向来有旧,深知其人,此前委身董贼,不过是委曲求全之计罢了,臣相信,他绝对是忠于汉室,忠于陛下的啊!”
    吴子兰不屑于吉平争吵,又将目光望向了坐在龙椅上,显得有些懒洋洋的刘协身上。
    希冀获得天子的认可。
    “诸位卿家,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刘协并不急于表态。
    此时斥责吴子兰,反倒是会打草惊蛇。
    既然有人不甘寂寞跳了出来。
    刘协也乐得看他们表演一番。
    正好一次性把所有心怀鬼胎之人,全部挖出来!
    还这大汉朝堂一个清静!
    “陛下,臣以为,吴校尉此言不妥。”
    刘协话音落罢。
    已经被刘协封为当朝丞相的荀彧从锦凳上站了起来。
    朝刘协拱了拱手后。
    荀彧沉声道:“陛下请听臣一言,纵使那吕奉先真的是率军前来拱卫皇都的,以陛下的身份,也不宜行此大险,轻信于人。”
    “如今之计,臣以为陛下应当命徐荣将军整军,长安城中,全面戒严!”
    “若那吕奉先他当真忠于汉室,忠于陛下,陛下只需一道诏书,让他孤身入城面圣,即可分辨心意!”
    “若是不来,其人是何心思,也就不言自明了。”
    荀彧慢条斯理的说完后,静静站在原地,等候刘协的答复。
    荀彧此言一出。
    殿下群臣之中。
    不少人出声赞同。
    亦有不少人连连点头。
    “荀相此计甚妙,若那吕奉先不敢入城,忠于陛下之言,也就无从谈起了!”
    “荀相说的对,陛下乃万金之躯,万不可轻信他人啊!”
    “陛下,荀相之见,臣不认同,臣以为……”
    又有一人出列。
    经刘协询问后。
    得知此人名为魏讽。
    现任中散大夫。
    “吕将军此前于长安之战中,曾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击退,未能及时救护王家,但其拳拳保国之心,已无需言表!”
    “若依荀相之策,使其孤身入宫,一则有损陛下声誉,另一则,如此行事,恐怕寒了吕将军护国之心啊!”
    “噗嗤……”
    相比较于吴子兰。
    这个魏讽的话,可真是连一点点遮掩都不要了。
    听到这里。
    刘协眼神逐渐冷了下来。
    这是真把他当成懵懂无知的少年天子了?
    难不成尔等以为。
    此前他雷霆大怒,将杨彪一干官员尽数下狱。
    单单就是因为太尉碍了他的眼吗?
    刘协站起身来。
    俯视群臣。
    心中已有计较。
    就在此时。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急报!”
    即使未经通报。
    殿外士兵还是闯了进来。
    入殿后。
    只见这士兵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凄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吕布率领并州军,已到长安城下,喝令城楼守将打开城门!”
    就在刘协召集群臣讨论计策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
    吕布的并州军。
    竟然已经兵临城下!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