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正文第二百零六章细思极恐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零六章细思极恐
    听到这话,李渊心头如同泼了一盆冷水,顿时冷静了下来,低头眉宇紧皱陷入沉思。
    正如裴寂所说,这一次是李泰和李建成运气好,没有出大事,若是吐蕃那边并没有按照李泰预想的那般来,直接把李建成杀了,事后哪怕是把吐蕃灭了,能让长子建成死而复生吗?
    不可能!
    李渊越想越觉得不寒而栗,神色凝重道:
    “你这话说的有道理。”
    “此类事宜,不可在二再三,重启朝政,恢复早朝朝议时必须的,惠褒这小子,每次胡闹运气成分太大,若是出现一次运气不好的情况,恐怕那后果,我大唐上下吃不起!”
    “传朕的旨意!"
    李渊偏头看向跟在自己身边多年的老太监,沉声道:“即刻去秦王府,告诉李泰,明日开始必须早朝,以后任何大事都必须放在早朝上议事,不能率性而为了!"
    “诺!”
    老太监作揖道:“奴婢现在就去。"
    裴寂、封德彝、陈叔达、萧瑀四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纷纷无声的笑了笑,只要能让陛下恢复早朝,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就好办多了!
    而不单单是他们四人。
    满朝文武,都在等待着重开早朝的一天。
    当知晓无上皇下旨,要让李泰明日再开早朝以后,文武百官激动了。“诸位,今天能让无上皇下旨,让陛下再开朝议,于百官、于天下而言,都是一件大好事,今日去老夫府邸聚一聚如何?
    从皇宫中出来,裴寂笑吟吟说道
    封德彝、陈叔达、萧瑀笑着点了点头。
    “是该聚一聚。”
    “好久没这般扬眉吐气了。”
    裴寂笑哈哈道:“请!”
    四人刚刚回到府邸,远远便看到十几个身穿官袍的身影,正杵在府邸之外,裴府管家正跟他们交谈着什么。
    “消息是不是真的?”
    “裴丞相什么时候回来?”
    远远听到他们的话,裴寂好奇的走了过去,看着身穿红袍在朝五品官阶的官员们,问道:“怎么回事?”
    “裴丞相,你可回来了!"
    “让我们好等啊!”
    十余个官员眼眸一亮,激动的走过来作揖,一个身穿礼部侍郎官袍的中年人率先开口道:“下官安庆,拜见裴丞相,下官等人听说早朝要开的消息,不知是不是真的?”
    消息传的这么快?
    裴寂一愣,偏头看向封德彝、陈叔达、萧瑀三人,用眼神询问消息是怎么传出来的。
    这件事才过去多久。
    怎可能传这么快,要说没人把消息传出来,打死他都不相信。
    封德彝忽然道:“是老夫叫人传的。
    陈叔达干笑道:“老夫也命人把消息带出来。
    萧瑀捏了捏鼻子道:“老夫也是。”
    合着特么就老夫最单纯啊,裴寂无语看着他们,摇了摇头,随“--零”即望着礼部侍郎安庆道:“消息是真的,无上皇已经派人去秦王府,明日必会开早朝,诸位可以回去安心等待了。”
    听到这话,十余名官员却是齐齐神色一肃,安庆凝视着裴寂道:“裴丞相,你觉得陛下这些时日,胡闹的够不够久?”
    嗯?裴寂眉头皱了起来,这话听着不对劲啊,问道:“你此言何意?"
    安庆昂首道:“下官以为,朝政之上,不该再让陛下胡闹下去了!下官觉得,文武百官应当与陛下,约法三章!”
    裴寂盯视着他:“何谓约法三章?”
    “第一,天下大事,当与百官商议!陛下年幼,若是继续乾纲独断,必然于天下不利!”
    “第二,陛下应当听取百官意见,不该再这般率性而为,否则要我们百官干什么的?干脆陛下把百官全部罢职了吧!”
    “第三,丞相乃是无上皇挑选给陛下的左膀右臂,不该弃而不用,原太子、秦王、齐王,功勋卓著,能力非凡,当予以重用!”
    说着,安庆肃然道:“裴丞相,此乃在京百官之中,七十四名官员之心声,明日早朝,还请裴丞相支持我等,我等拳拳为国之心,天地可鉴!"
    裴寂沉默了。
    不但是他,陈叔达、封德彝、萧瑀一个个眉头拧了起来。
    这所谓的约法三章,全都是冲着陛下去的!
    不让陛下乾纲独断可能吗,恐怕陛下会掀桌子啊,听取百官意见可以,但是听安庆的话,好像若是陛下不听,百官就要联合起来发难的意思。
    最后一点,最让裴寂接受不了。
    无上皇为什么要禅让皇位给李泰?不就是看着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为了皇位而兄弟阋墙吗,现在李泰坐上皇位以后,三人的关系有所好转,尤其是李泰把他们留在身边,更是杜绝了让他们再起争端的可能。
    而且李泰这样做,也没有说不让他们接触朝政,只是剥夺了他们的决策权。
    但现在,以安庆为首的在京官员们却好像不这么想,他们想要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恢复权柄!
    别说李泰不同意。
    现在无上皇恐怕也不乐意了。
    裴寂挥了挥手道:“老夫不许,你说的这不是约法三章,这是在逼宫!”
    安庆沉声道:“裴丞相,若是能不让陛下再胡闹下去,不让陛下乾纲独断,臣以为不是不行。”
    听到这话,四个老头神色大变
    裴寂凝视着他道:“安庆,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下官自然知道!”
    安庆神色一肃,作揖道:“下官刚才也说了,此乃在京七十四名官员的心声,下官只是转呈裴丞相,若是裴丞相不答应那下官这些人,也只好于明日之时,亲自与陛下说了,下官告辞!"
    “下官告退!”
    “拜别裴丞相!”
    安庆说完,其余十余位官员,一个个肃然作揖了以后,转身跟在安庆身后,大步离去。
    裴寂脸色难看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怒声道:“这帮人是不是疯了?他们难道想要逼宫不成?!他们有几颗脑袋要掉的?”
    封德彝、陈叔达、萧瑀三人,同样拧着眉头,萧瑀沉声道:
    “老夫感觉这件事,有些不对劲!安庆此人老夫知道,他在孔孟之道上的学识造诣,冠绝天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之道,他比谁都明白,他怎么会如此做?”
    陈叔达眼瞳一凝,“你这么一说,老夫倒是想到了一件事,你还记得前些时日,陛下参加了一次诗坛盛宴吗?当时陛下开了一门新学,叫唐学,还在龟驼碑之上写下了一些字,为唐学开路,陛下还说日后若是再开科举,将会以唐学为主来选拔官员”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