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时代》正文卷第299火星旅游热潮!

电影的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花了几分钟的时间,唐言完全弄清楚了领导对自己的安排。
    总体来说,就是保留编制+提一级,艺创中心那边也有他的办公室。
    不过,没有了实权。
    其实,原本也没有什么实权,因为艺创中心本身就不是个办事的单位。
    就是把中影体系里的所有导演、制片人、制片、编剧、演员,全都归一块。
    组织关系在中心,具体可能在中影,或者哪个制片厂、民营公司工作。
    对唐言来说,基本上没有影响。
    挂名不挂名的,他原本那个编导摄制部主任,跟挂名都没多大区别。
    一年在中心呆不到10天
    净摸鱼了,有片子才调些制片人、制片来干活。
    至于第五电影制片厂,唐言和中影合资,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改革的试点单位。
    套上了改革、试点两个词,这家新制片厂由唐言控股主导,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个结果,也就意味着唐言保留了体制的身份和编制。
    还是唐主任。
    只是只能算半个体制人了。
    还成了唐副厂长。
    厂长是韩三坪,不过是挂名的。
    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制片厂都改组成影视公司之后,还取了第五电影制片厂的名头,也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制片厂嘛,国企才会取这个名字,看起来像还是中影旗下的,让他们好看点。
    过渡一下,以后再改组就行了。
    比唐言之前预期的情况好点,有身份,又完全不受中影制约。
    这也足够了,中影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不过也有独一无二的地方。
    就怀柔那个影视基地,一期就投资20亿,完全是现代化的摄影棚。
    可惜,中影没用好,白白浪费了。
    也是国企的弊端。
    基本上就这样了,毕竟徐领导都开口了。
    不过,唐言还是一副有些疑虑、担心的模样:
    “领导,这不会惹来非议吧,要不然我还是停薪留职算了,不落人口舌。”
    徐领导摆摆手;“谁有意见,就让他自己也开工作室、开公司,有能耐的都不拦着,你也不要担心这些,说说打算怎么建立电影工业体系吧。”
    领导都发话了,谁行谁上,唐言也不矫情。
    开工作室的也不是没有,合拍片公司老总黄剑新,就开了个工作室。
    唐言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领导,吴局、杨董、韩总,工业体系首先就是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我们还是处在手工业状态”
    “手工业?”
    刚开口,吴局就忍不住出声了。
    作为电影局局长,一路从中影公司的科员做起,虽然没有参与电影制作,但是也算似乎资深电影人了。
    中国电影,怎么就成手工业状态了?
    唐言解释:“吴局,我是打个比方,手工业和现代工业的区别在分工上,尤其人多的大制作,我数过《英雄》的幕后团队,比好莱坞的A级制作的古代历史战争大片,要少三四十个工种”
    “少三四十个工种,有这么大差距?”
    这回不光是吴局了,徐领导也微微一愣。
    他虽然是记者出身不懂电影,但是缺了三四十个工种,也感觉太离谱了。
    电影是精细活,少了三四十个工种,太离谱了。
    不止是他,徐局和杨董、韩总同样听到这个说法,也是非常吃惊。
    这玩意,毕竟也没人数过。
    可是唐言既然敢说出来,总不会是瞎编?
    领导一次次打断,唐言也只能耐心解释。
    关键不耐心也不行啊。
    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更别说大了这么多级。
    “是的领导,国内剧组很多转接、协调性的岗位要么没有,要么交给了其他工种,一人身兼数职,分工含糊,很容易出乱子,我们基本上又是导演一把抓的,根本顾及不到。
    一部戏少了三四十个工种,意味着什么很清楚了,细致程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电影,又是个精细活,越细致就制作越发精良。
    徐领导叹了口气:“没想到,我们连最基础的东西都都没有做好啊。”
    唐言也是有些无语,刚才还说这几天派人彻底了解了好莱坞电影工业。
    这了解个锤子啊,估计就是下面人随便翻了翻好莱坞那边的文章,就拿来用了。
    也只能唐言来具体第讲解一番了,这年头电影工业这种词国内都没听人提起过,也没人关心这种事。
    至于怎么改变这种小作坊的模式,也太难了。
    归根结底就是没人,专业制片人没有,有名的导演根本无人可以约束,因为他们根本不缺投资,又有票房号召力,没有什么能够制约的。
    国内除了少数几个制片人,比如唐嫣,合拍片公司老总黄剑新之外,根本制约不了导演。
    也不用制约,起码要能够协助导演,除了拍摄之外的所有事都能帮上忙。
    唐言只能简单粗暴地,增加产量,用一部部专业化制作的电影,去摧毁目前小作坊式的行业。
    “还要增加产量,一年几部电影,唐言你照看的过来吗?”
    徐领导他们又有些懵了,本来一年两部片子,已经够快了。
    再加的话,那就要梦回八十年代一个月一部戏的香江了。
    也有些担心,过度追求效率,会影响电影的质量。
    “培养专业化的团队、导演、制片人,也需要大量的项目,一开始会有点忙,不过等步入正轨治好后,就会轻松很多了,这些专业人员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辐射整个行业。”
    唐言解释了一下,不增加产量的话,效果绝对不够粗暴直接,一两部好电影只是好电影,影响不到整个行业。
    除了专业化制作,其他的当务之急,就是跨行业的渗透了。
    唐言也把正在筹备的《西游之大圣归来》说了一下。
    动画是最容易开发周边的,实际上那些热门动画,周边都卖的很好。
    《虹猫蓝兔》、《喜羊羊》、《熊出没》这些,衍生品收入都不低。
    后年还有那个现实比动画更牛逼的《火力少年王》横空出世,悠悠球风靡全国。
    虽然盗版泛滥,不过正版销售还是很不错的,要不然迪斯尼也不会在两年后,在全国就有了1700家零售网点了。
    不赚钱的事,资本家会干?
    至于真人电影...周边的衍生品就别说了。
    这一块,国内暂时还只有动画电影有些前景。
    汇报完情况,和大致的想法和目标,徐领导也很满意,勉励了他一番,送了一句:
    “大胆去干!”
    完了也离开光电,和杨董、韩总吃了个饭,谈了下新制片厂的筹备了。
    “杨董、韩总,到时候我想调一批制片人、制片过来,起码三十个,然后具体的就等过完年,《火星救援》下画之后再说吧?”唐言提议道。
    “人没问题,要多少都行。”杨董笑着点点头,中影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多的是没事干,开不了工的,把这些人甩出去,自然不会有意见。
    “那就年后忙完了再筹备,这也是大事,马虎不得。”
    韩三坪也同意,不过却追问起了刚才在徐领导办公室里,唐言说的新项目。
    “我说唐言啊,那个《西游记》的动画片你一声不吭的,现在又要上马新项目,是什么片子?”
    “那不是动画电影嘛,而且还在准备当中,我也就没提这事。”
    唐言一脸歉意,接着又道:“至于新片,我也没想好,现在挺忙的,都没功夫去考虑。”
    韩三坪摇摇头,他也习惯了,每次一说没想好要思考,结果过一个月就能出剧本。
    他指着唐言笑道:“你啊,有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家里藏着一大堆剧本,到了需要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行了。”
    还真猜对了,不过不是在家藏着,是在脑袋里。
    唐言无语:“韩总,您当剧本是大白菜啊,一弄弄一堆,放地窖里藏着。”
    “你这个效率,那可说不准啊。”
    韩三坪又严肃了起来:“我可就等着《火星救援》票房过3.6亿了,破记录之后,建立中国电影的电影工业体系。”
    “您瞧好吧!”唐言笑笑。
    吃完饭,离开酒店。
    终于算是定下来了,唐言也径直回了家,准备《火星救援》的收尾和新制片厂筹备的准备。
    不过,高媛媛知道之后却有些担心,搂着他胳膊问:“那你在体制里就只有一个名头和编制了,里面的人脉、背景怎么办啊?”
    “这有什么,这行业只要能做出卖座的电影,人脉就自动有了,中影那些官僚也没多大用,只要我在光电、电影局的领导面前能说得上话,就够了。”
    唐言摇摇头,也就是影视行业,一切都交给观众评判,才让个人能力远远比人脉、钱重要。
    要不然,《逐梦演艺圈》这部文艺界一片赞誉的电影,怎么就雪崩了。
    要知道,这可是让知名艺术家坐轮椅也要去参加试映会,有着11条主线的的神作!
    影协一位副书妓在发布会上当众邀请参加金鸡奖,众多老艺术家甚至都强烈要求送这部电影参加奥斯卡!
    教育界、文艺界、电影界、评论界...所有与文艺沾边的官员、学者、演员、教授都来夸一坨翔是香的。
    结果一点用都没有,金钱和人脉权势也没法把一坨翔粉饰成美味佳肴。
    还不如人家顶流的粉丝,起码能控一两天的评,不至于第一天就崩了。
    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高媛媛一想也是,他老爸和哥哥都是航空航天体制里搞技术的,以技术为先,也不讲什么人脉。
    可是,又担心起别的了。
    “你不是说很多人眼红你嘛,既然不需要中影的人脉,干嘛不直接退了省事呢?”
    “你怎么净想些不好的事。”
    唐言没好气地照着那光洁的大腿轻轻一巴掌下去。
    高媛媛撇撇嘴:“我不是担心嘛,体制里的水可深了。”
    “水再深我也把握的住,放心吧,不违法违纪,能做出成绩,不会有一点事。”唐言笑着,伸手把扶住了碗。
    “说正经的呢,没个正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