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时代》正文卷第211章《火星救援》、神五上天![2]

电影的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病。
    不是所谓的政治隐喻,不是过度解读,那压根就是直接糊观众脸上去了。
    就刘德桦专用替身的老四,戴眼镜梳着背头的老七,就差直接把名字打上去了。
    还有,夺回哨子和主导权的老七吹响“大哥没死”的暗号。
    一两处、十多处的巧合可能是巧合,可从头到尾的巧合,就不可能是巧合了。
    更别说拍摄的时候,还亲自去剧组视察了。
    一般的片子,哪里有这待遇,上面都知道江文要讲什么,还是给他过了。
    今年就不可能过审,年底十六大了,还是会决定这个国家未来方向的一次转折。
    唐言也没打算这么早就拿出来,也就是正好和江文聊了起来,吊吊他的胃口。
    剩下的就暂时放一边。
    回家之后打开电视和电脑,找找灵感。
    电视新闻上,在报道神舟四号的消息,预计年底发射。
    还是无人飞船。
    四号出来了,明年就该是神舟五号,也是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正式发射。
    唐言穿越的时候,神舟十二号都上天了。
    程凯歌还在献礼片里,拍了个关于神舟十一号的单元《白昼流星》呢。
    不知所云。
    大傻逼!
    直接拿新闻视频剪辑个一刻钟的视频,估计都比他拍的好。
    神五啊,杨力伟这个名字,唐言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对了!
    唐言一直在思考的大片,其实还没有决定好。
    本来就打算从战争、科幻两个分类挑,相对来说战争片对特效技术的要求相对小一点,不像科幻。
    可是看到神舟四号的新闻,想起明年神五上天举国沸腾。
    要不搞科幻?
    可是以目前国内的技术能搞定的科幻片,还是要和宇宙飞船有关系的,就不好选择了。
    毛子拍过一个《太空救援》,有宇航局支持,成本才5000万,单位人民币。
    成本低,但是特效没的说,挑不出毛病。
    而且最后宇航员飘荡在太空中,手持铁锤,一下下用力敲在飞船的坏损零件上,那一幕真是令人激动。
    不过,这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不够商业化。
    而且典型的战斗民族风格,放在国内太违和了。
    不要这个风格的话,整部电影又没有味道了。
    另外,还有一部成本不高的太空片《火星救援》,鼎鼎大名的火星种土豆。
    制作成本一个亿,可是马特达蒙就拿走了2500万美元,导演的导演片酬和制片人片酬,一起也拿了一千万。
    另一个大制片人也拿走了200万片酬加数百万的分红。
    光他们几个,加行其他演员、制片人的片酬,就去掉了4000万。
    实际上花在制作上的也就6000万,对于太空科幻片,不算大制作。
    又转制了3D和IMAX,还有买原著版权花了钱,实际上制作成本更低。
    年的片子,跟现在物价的差距,除掉两遍的人工费的差距,换算过来并不高。
    成本没问题,不用加太多。
    特效的话主要是火星表面,还有太空中几个镜头。
    没有太难的特效,毕竟原本的成本就不高,普通的A级大制作。
    而且,CG特效主要是外太空的景象,火星的天空。
    越少,就越好做,对国内而言是这样的。
    人工便宜,而且人又多。
    火星表面,完全可以以物理特效为主,电脑渲染为主。
    理论上是可行的。
    而且就技术而言,国家掌握的远比民间强的多。
    这个题材,正逢神五即将上天,不论是政策、资金还是技术上,国家总得支持一下吧?
    完全可以!
    说干就干,唐言立即动手。
    《火星救援》
    噼里啪啦敲出片名,先把剧本大纲和梗概写出来,找正府要支援!
    偷香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