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正文卷第三百二十三章紫禁城大事件

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最新章节目录
   三人在这里像孩子一样嬉笑怒骂,吵吵闹闹的打成一片,让一旁的哈莉莫名的有些羡慕。
    喝了一口茶的她感叹道:“真羡慕你们这种简单单纯,不夹杂其他的友谊。不像我,一辈子都待在央视里,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
    哈莉是在感慨,咋听有点凄凄惨惨戚戚,但赵守时知道这姐妹是在凡尔赛呢。
    央妈是副篰级的事业单位,哈莉作为综艺频道的节目部主任,是享受副#厅级别待遇的干部。
    别的且不说,就说哈莉他们当年正好赶上福利分房,而且央妈的福利分房位置很好,就在二环到三环中间,这里的房子搁现在哪套不值个三五百万?
    别人一辈子都不一定奋斗出来的房产,他们轻易的就可以拥有。
    还有十年前兴起的那次单位内部集资建房。三五十万就能拿下的房子,现在不也值个二三百万。
    副#厅级的干部,每年的工资+奖金、补贴,一年不得二三十万,哈莉的丈夫是大学教授,收入起码不会低于她。两口子加起来,起码五十万的年入。
    房子不用还贷款,附近学区房又是公立,基本没有开销,再加上央妈的待遇简直好到不是人,三元钱就能吃到外面十几、二十元的餐饮标准。
    剩下的工资攒几年又可以按揭一套房子。
    光是三套房子就是过千万的固定资产,这已经超过帝都99%以上的人了,你给我说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你不凡尔赛,谁凡尔赛?
    像赵守时,现在有钱归有钱,却连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年轻的他即赶不上福利分房,也赶不上集资建房。倒是五年缴税政策让他赶上了。
    他工作满打满算才一年半多点,距离他想要买房还有三年半。
    或者以【特殊人才引进计划】,获得即便是帝都卫视序列下都为数不多的入京落户指标。
    但这个难度他同样不低。
    苦哈哈赵守时强颜欢笑道:“哈导实在是谦虚。您现在可是央妈的节目部主任,还任春晚总导演,社会地位高到让我们羡慕。
    我们这些年轻人就算忙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取得您这样的成绩。我记得您去年指导的春晚的平均收视率是%来吧?
    我们这些人走到哪都要拼,为了破1%,破2%,恨不得把命撂下。”
    哈莉摆摆手,谦虚道:“嗨,跟我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平台的功劳。”
    不想继续下去的她岔开话题,问道:“你们也不错啊。我听说你们投资的那个【心花路放】的票房成绩挺高的?”
    “算是运气好吧,那段时间没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我们这才猴子称大王。”谦虚一句的赵守时比了个八的手势,说道:“前天好像过了八亿。估计也就止步于此了。”
    八亿诶,对于一部总投资七千万的喜剧电影来说,真得是非常可怕的票房成绩。
    但其实,这部电影是有实力获得更高票房的。甚至于有希望突破十亿。
    【心花路放】上映当天,在青豆网获得的评分是7.5分,对于一部不讲什么大道理的喜剧电影来说,这已经算是非常高的评分了。要不然当时的裴幼清也不会激动到给了赵守时一下。
    经过一个月的上映,虽然获得了八亿票房,可青豆网的评分也从7.5分降到了6.6分。
    这当然不可能是自然下滑到这个程度,而是兄弟传媒以及他们麾下的水军们不断抹黑的功劳。
    就像那个什么女拳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当然,【心花路放】的三家制片方也不是吃素的,对于兄弟传媒出品的【私家订制】也是不遗余力的反击。
    在其评分还没有出来时,清雨+东方+紫禁城麾下的一系列大手子就开始行动。
    上映当天刷出来的6.2分,然后开始缓慢的下跌趋势,直到5.4分时,才算是稳定下来。
    截止到现在,【私家订制】上映25天,票房成绩过4亿。
    这4亿几乎完全是靠冯学军的票房号召力撑起来的。虽然也不少,至少兄弟传媒同样赚钱了,但与【心花路放】的8亿相比,就什么也不是。
    【心花路放】上映整一月,【私家定制】上映二十五天,都已经算是一部电影寿命的尾期。
    前者每天还能获得几十万的票房,后者还能突破百万级,但这点微薄的差距已经不可能拉回之前积累的颓势。
    【心花路放】无法突破到九亿,【私家订制】无法突破到五亿,这是几乎所有人心目中的共识。
    国内排行前三的冯学军,终究还是输给了两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
    而且,输的还很惨。
    经此一役后,清雨传媒算是真正的吐气扬眉,但也算是与兄弟传媒结下了梁子。
    后悔?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谁都知道的一个道理:退让换来的只有步步紧##逼,而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
    ···
    赵守时还不知道,此时自己尤又不甘的样子,在别人眼中也是一出精彩的凡尔赛大展示。
    别说哈莉这个局外人,连裴幼清等人都觉得赵守时的凡尔赛装逼技术有点过于夸张。
    都有点让人、、上头;实在是这笔收入太过于丰厚,让他们连保持谦虚姿态都很难。
    简单的算一笔账,8亿票房按照35%分账,就是2.8亿,清雨传媒投资额度50%,那就是1.4亿。
    的投资的50%就是,即0.35亿。
    那【心花路放】的收益就是1.4亿-0.35亿,约等于1亿。
    当然,这里面还会有许多的其他开销,例如税以及奖金、分红等等。但依旧恐怖。
    哈莉咂咂舌,“8亿票房,其实也挺多的了吧?”
    裴幼清生怕赵守时在不经意间流露他在凡尔赛方面的深厚造诣。
    掐了他一下,然后自己解释道:“收益确实还不错。不过我们是好几家一同投资的,而且我们三家还决定给剧组成员分红。
    等分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其实也不算太多啦。而且,我们清雨传媒正在推行一个叫【猫眼电影】的新项目,花起钱来,那是一个无底洞。就算把我们全赚的全扔进去都不一定够。”
    然后,裴幼清就开始了大吐苦水,反正什么困难说什么。要是不够困难,那就诚实(乘十)的让它困难。
    什么撒谎,这叫艺术加工、、最起码也是善意的谎言。
    这番大吐苦水,让哈莉的心情好受了许多,她作为央妈旗下的一名干部,手下管着的人多少也有上百号,社会地位更是不错。
    但真正的事实是,她的工资加各种补贴,一年也就十万多点。就算加上年底的奖金、绩效,一年也不过二三十万的样子。
    虽然不算少,但比起清雨传媒这种来钱比大风刮还要快的方式是没法比的。
    有句话可能很赤果,但非常真实:【我希望你过得好,但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
    赵守时两世为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依旧选择在这个场合里说出这巨额的收入,当然有他的目的,甚至他就是故意的。
    清雨传媒目前的发展很顺利,但必须要为以后考虑,院线电影来钱确实快,但风险更高。
    而综艺、电视剧等方面的制作,风险要低的多。以后的清雨传媒必然要涉猎这一方面的。
    尤其是【好声音】的版权将在后年转回到清雨传媒的手中,算是未雨绸缪吧,在这两年时间里,清雨传媒必须要成立一只招之能战的新团队。
    而哈莉其实就是非常好的人选。首先她从业二十年,专业过关,并且在央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如果能够将其的资源与人脉转化成清雨传媒的资源,那成立新的制作公司的时候,将是事倍功半的。
    赵守时希望有纯洁的友谊,但他更明白朋友之间想要保持纯净的友情是非常难得。
    与其放任被猜疑、不满割裂友情,何不如用利益去加固,去修补。
    像【心花路饭】就是一个例子。导演雷鸿、张羽,主演耿浩、郝建都是拿固定片酬的,在合约里面并没有规定分红之类。
    但赵守时依旧决定给予其不菲的分红。导演各200W,主演各150W。还有其他人员同样也有。
    别人能给我,我也能给,而且比别人多。
    赵守时终究明白自己不可能只凭自己一己之力,带动清雨传媒走向他期待的那个位置。
    ~~~
    就在大家酒足饭饱,准备撤退时,赵守时的手机突兀的响起,来电显示竟然是王琪。
    今天可是周日,而且还是晚上十点多。这时候打电话,要不是重要的事情,赵守时是真的能翻脸的。
    接通电话,还没等赵守时开口,电话里的王琪就叽里呱啦的一顿说,直接让赵守时的脸色阴沉如墨。
    明天是周一,按照原定计划,帝都广播电视台下辖的十八家下级子公司的负责人,将前往总台,向上级领导汇报这一年工作的得与失。
    对于一大半的子公司来说,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工作汇报,做的好的被表扬,然后继续保持。
    做的不好的被批评,望其改正,逆流向上。
    但对于其中一部分子公司来说,明天是至关重要的一关。这场汇报工作将决定谁家能够突围四种子计划,成为总台序列下拥抱市场的那个选择。
    紫禁城影业就是其中很有希望出线的一家。
    当然,只是很有希望,而不是最有希望。紫禁城影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发展迅疾,但终究是底子弱,比很多老牌兄弟单位还是要差一些。
    优点就是船小负担轻,使得财报方面更亮眼。
    对于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紫禁城自然是给予非常高的期待。
    江澈以及直属于他的总经办,一直在为这件事情而忙碌。
    可就在这最紧要的关头,明天就要代表紫禁城影业登台做汇报工作的总经理江澈,突然失踪了。
    今天下午,江澈的秘书想要把最新的文件交给他,这才发现他的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于是联系江澈的家人,这才了解到江澈从前天去单位之后,就没有回来。
    前天是周六,虽然不是工作日,但这段时间的江澈忙起来几乎就是不分白昼,更何况只是周六,家人自然没有怀疑。
    但实际情况是,江澈周六这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