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女我捡个崽崽来种田》正文第一百六十八章:水患

穿成农女我捡个崽崽来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夏娘和春娘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在的这个地方,跟平时的场景很是不同。
    出了一个门口,其他三面都是白茫茫的水,水上有雾。
    最神奇的是门的材质,不是木头,也不是铁,摸上去冷冰冰的,光滑的像镜子一样的白色硬物。
    江岚和小新看着她们好奇的摸了门,碰了碰水,半晌才突然发现。
    “这里没有太阳!”
    没有太阳,却也不黑暗。
    两个人在这里长久居住的话,需要很多生活用品,刚开始肯定会很不方便。
    江岚并不给她们解释这是什么地方,夏娘也不问,本来就是有求于人,达到自己的请求就可以了。
    这个江东家神奇的很,这里是仙境也说不定。
    以前出远门的时候江岚在布纺用粗厚结实的麻布做了帐篷,只是从来没用过,一般晚上都找得到客栈,刚好给她们用。
    其他的一些她们自己需要的东西,她们贴身带了包裹。
    那扇门需要小新亲自带着才能进出,目前一阵子,还要看看她俩的与世隔绝的决心,若是过一阵子耐不住,还可以蒙了眼睛给她们送出去。
    小新出去后问江岚:“娘亲,这样会不会不太好?一般的人脱离人群时间久了都会不适应。”
    这两个女子虽然遭受劫难,但伤痛总有慢慢平复的一天,到时候她们想出去,自己是让,还是不让?
    “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夏娘的样子,离开人群才是解药,而且她已经给了她们反悔的时间。
    “若是一个月后她们还不想离开,那以后不管说什么都不能走了。”万事以小新的安全为先。
    江岚在变相教小新要有原则。
    尽管吴蔚归心似箭,却仍然没回到临昌县,快到大庸府的时候收到急报,若水河水位告急。
    若水河几乎贯穿整个大吴,由上而下,固安府临着若水河最高的主干线,固安府接连下了六天大雨,堤坝岌岌可危。
    吴王收到地方官员加急的折子,算了算吴蔚的脚程,就给他下了令。
    固安府挨着大庸府,固安府若是淹了,大庸府的有些城镇也不能幸免。
    眼看着快要到了,却不能见江岚。
    明明就几个时辰的路程了,只是水火无情,固安府等不得,吴蔚朝着大庸府的方向默了片刻,调头往东。
    大庸府附近还是小雨,越往东边走雨越大。
    吴蔚直接快马去了堤坝,水位离上沿只剩三指距离,固安的知府已经在堤坝处住了两天了,指挥着运沙袋堵漏,备用,通知附近百姓紧急撤离。
    固安知府姓岳名阳,他穿着夏日官服,全身湿透,官服紧紧贴在身上,一脚泥水,形象全无,在大雨中穿梭。
    吴蔚到了后表明身份,岳阳草草做了个揖,话还没说,就被人喊走,说有房屋倒塌,不知道有没有人。
    岳阳顾不得说话,急忙就走,吴蔚在后面跟上。
    屋子里是有人的,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儿子去借粮回来,看到屋子塌了,哭天抢地的去扒土。
    “不是让都撤离吗?你们为什么不走??”
    岳阳亲自带着过来的三个衙役把土墙刨开,吴蔚也拿了附近空屋子的一个铲子开始刨,塌成这样,恐怕是凶多吉少。
    虽然他们很可怜,岳阳还是忍不住愤怒,怎么就不听话呢?
    老人的儿子情绪很激动:“你说的简单!我们撤到哪儿?家里那么多东西,水一冲全没了!我娘就是舍不得……我的娘啊,我说了要走你非不走,现在真的走不了了……”
    他嚎啕大哭,立场不同,岳阳没法跟一个百姓理论,只是加快了挖土。
    好在挖着挖着,听到有动静。
    “大丰……娘在这儿,娘没事。”
    听她的声音还算有力气,大丰指着发出声音的位置。
    “哪!在哪!”
    几个人快速刨开,看到一个桌子下的老人。
    身上有些划伤,她还跟儿子炫耀。
    “你太爷爷留下的这张桌子就是好,我看到一面墙开始塌,怕是跑不出去,就钻到这下面了。”
    枣木桌子,救了她一命。
    “所以说怎么走啊,这都是祖宗留下来得好东西,走了怎么带啊!”
    老妇人念叨着。
    如今人没事,岳阳也松了一口气。
    “大娘,东西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可是什么都没了!你们还是得撤离!”
    “屋子都塌了,可不是得撤吗……可惜这桌子太重,怕是带不走,我舍不得啊……还有这家里,这么多物什都是慢慢攒下来的,这一走也带不了这么多,破家值万贯啊……”
    老妇人擦着眼泪。
    大丰刚才怕极了,挖土又出了大力气,一屁股做到地上。
    “去哪啊……家都没了,亲戚也都穷……”
    吴蔚在一边看着,若是雨再不停,恐怕要泄洪,这里未来几年肯定没法住了。
    他掏出一块银子给大丰。
    “去大庸府吧,临昌县知道吗?那里现在缺人,可以去挖矿,有工钱,也可以去帮人种地,总之饿不死。”
    江岚信里说过,临昌县很多人开始开荒种辣椒,能收成一点是一点,毕竟荒地是不算在公田里面的。
    然而开荒很慢,需要人手,就导致佃户紧缺,租子一降再降,人却还是不够。
    这块银子足有五两,已经是吴蔚身上最小块的银子了,他一般带的都是银票,方便。
    若不是怕他们孤儿寡母路上被抢,他倒是可以给他稍微多一点。
    “谢谢恩人!谢谢恩人!”
    大丰从未亲手摸过五两的银子,有了钱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母子俩扒拉了一些还能用的路上带的,搀扶着走远。
    岳阳微皱着眉头,他是世家出身,身上也不缺银子,只是──
    “怕是没法给每户灾民真么多补贴。”
    朝廷不穷,也没富到哪去,赈灾的银子大多要买防洪用品和紧急物资,给灾民发吃的喝的还行,发银子估计是不可能了。
    吴蔚想到当初江岚开悲田院忽悠夫人小姐那一套。
    “固安府城现在还安稳吧,让城里的富户捐银子,捐了后可以给他们立碑,捐的越多排名越靠前。”
    活学活用,不就是好名声吗?拿银子来买。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