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第一卷匡亭之战第一百八十七章培养计划

袁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于吉被率部支援而来的太史慈亲手擒获,山越诸部亦是在与袁军士卒的大战下被尽数歼灭或者被俘获。
    剩下的部分山越夷人,无不是惊慌失措,望风而逃。
    纷纷逃向环绕的群山之中,倚仗着对于山间的熟悉程度来抗衡袁军的追击,以期与敌军追击。
    针对此等情况,袁耀亦是果断的下达了暂停进军的指令。
    他知晓,山越人世居群山,对于山间内各式各样的情况都已经无比熟悉,若己方贸然进山讨伐,恐怕反会被越人所周旋而徒损军力,得不偿失。
    更何况,袁耀熟知历史,知晓原史上孙氏盘踞江东,亦是在经过一次次的招抚、分化以及讨伐,历经数十载的时间,方才在诸葛恪执政期间彻底平定了东南山越之患。
    所以,由此可见,山越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够一蹴而就所定。
    这需要有充足时间与精力逐步削弱与分化山越各族群间的实力。
    联想于此,袁耀也迅速在脑海里初步定下了针对山越的计划。
    随其后,他不由侧首征求着诸谋臣的建议,说道:
    “诸位,本将欲一举趁势继续携众南下,继而平定会籍郡全境,你等以为可否?”
    一席话落,袁耀虽是问询,但从其面上所展露浮现而出的神情却仿佛早已有所决定一般。
    刘晔、秦松,陈端等谋臣见状,亦是面露笑意,自然明白袁耀的心思,故而稍作沉吟,一致拱手附和着:
    “我等附议少主(公子)之策。”
    一时之间,麾下谋臣一致赞同趁势平定会籍郡。
    但这也是大势所趋。
    毕竟,现今己军已经相继横扫吴、会之地,诸如势力盛极一时的豪强武装严氏已经被抄家,布道十余载导致在江东诸郡名声远扬,深受民众拥戴的太平教主于吉都已是相继被擒获。
    这无疑更是壮大了袁军那令人无可抵挡,所向披靡的兵锋,亦是能够震慑吴、会地区的其余势力而不敢在心生异心妄动。
    外加上此战大破寇略四方的山越夷族。
    这不仅令袁氏的兵锋越发强盛,也瞬间收获江东大部分士民的人心。
    故而,此时选择乘胜进军一举攻略会籍郡,也并无任何大碍。
    至于曾经的太平教主于吉,接下来就静静等待接受人民的唾弃吧。
    计议已定。
    袁耀接下来亦是丝毫不做犹豫,将主力分属各部,分别由太史慈,孙策,周泰等将各执一部精锐进取会籍郡腹地。
    由于此次太史慈如约而归,并招抚了刘繇旧部接近万余人,居功甚伟,袁耀也因此表举其为偏将军。
    随着派遣诸部南下征讨会籍诸地。
    而袁耀此时则进驻于富春城,总揽大局,以观实事。
    随着袁军大破山越人的消息传遍江东诸地时,袁耀的声势亦是进一步影响到江东士民。
    待袁军各部南下平定会籍的过程中,前来往来依附的侠士、以及各势力武装亦是络绎不绝。
    其间,余姚人董袭、山阴贺齐皆率乡民归附袁氏。
    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会籍郡各城邑亦是纷纷传檄而定,各部也是进军顺利,无不是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短短时间内,袁军战旗插遍会籍境内,横扫郡内。
    至此,吴、会之地在袁耀最初的一力坚持下,耗时不到两月的时间终是宣告平定,将其纳入版图之中。
    而在此时的另外一面,周瑜在携着大破祖郎的得胜之师进一步进驻至丹阳境内。
    一时之间,诸如春谷、芜湖,石城等地皆轻易收复,然后携众进驻至泾县城下,将此城变为了孤城,围困祖郎所部。
    泾县城外,袁军大营。
    此时,主帐之间,周瑜气闲若定,俊郎的脸庞上浮现出丝丝笑意,仿佛如沐春风一般,正静静的深思着破敌之策。
    沉吟半响,周瑜侧首看向一旁,正好望见了吕蒙那接近八尺的英武身躯,不由忽然间联想到了之前袁耀的嘱托:
    “公瑾,吕蒙乃是将才也,虽现在还尚未崭露头角,但未来的潜力却是无比强大。”
    “我现在将其交给你,望公瑾你能悉心培养之!”
    一时,周瑜徐徐联想到了袁耀郑重的嘱托之语。
    他随即笑而说着:
    “阿蒙,依现今局势,泾县大帅祖郎由于畏惧我军实力,现闭守不出,似乎是要执意坚守而与我军拼消耗了。”
    “如若此次乃是你为主将,该如何破敌呢?”
    一席话音徐徐落下。
    随即,周瑜便流露出一席席轻快的面容紧紧凝视着他,瞧其会作出何等应对之策。
    既然吕蒙是自家公子特别看重的将才,周瑜确实也想观察观察,吕蒙的潜力究竟在何处?
    闻言,听闻着自己无比敬佩的将军竟然向自己问询时,此刻吕蒙的心下早已是受宠若惊,呆愣当场。
    自牛渚伏击战,一战而将气焰嚣张,势力不俗的泾县大帅祖郎部大败而逃。
    经此一战,吕蒙已经迅速被其那独特的军事天赋所折服,化身成了周瑜的小迷弟。
    现在听闻周瑜主动询问他对策,吕蒙反而是愣了许久,方才有所醒悟过来,随即道:
    “将军,蒙有数分愚见,可否直言?”
    “阿蒙但说无妨!”
    得到周瑜首肯,吕蒙方才洋溢数分自信之色,遂道:
    “在我军进驻泾县城下时,蒙曾遣十余名士卒明察暗访了当地的地形以及人文环境,偶然有所发现,祖郎之所以能够成事,位居泾县大帅。”
    “这与他在本地的诸民众所毫不保留的支持脱不开联系。”
    “若无本地乡民相助,他绝无如今的势力。”
    “所以,蒙想,若我军在此上花费一些心思,是否能够调动祖郎率部出城主动与我军接战呢?”
    一席话落,吕蒙遂才略有自信地道:
    “祖郎执意固守,凭借泾县的城高墙厚,城防无比坚固来看,单凭我军现有兵力,极其难以破城。”
    “但只要能够将敌军逼迫出城,那么在野外我军将能够随意揉捏贼军。”
    吕蒙一脸坚铮地说着。
    而一旁的周瑜亦是静静听闻着,面上始终保持着笑意,也并未打断他的思路。
    当其话音落罢,周瑜方才轻轻说着:
    “阿蒙之意,是想让我军分散至四方,将泾县四周的祖郎乡人一致控制起来,营造出一副若祖郎决意不出战,我等便会灭掉他乡人的举动,是否?”
    “将军所言甚是!”
    “蒙正是此意。”
    一席对话,吕蒙亦是郑重点头,沉声说着。
    “但阿蒙你想过没有,若我军一旦如此行事,则势必会激怒敌军,到那时若祖郎麾下部众一应皆携着满腔的滔天之怒以及无畏的勇气出城杀向我军。”
    “而我军无力抵挡,岂不是将自乱阵脚呢?”
    随即,周瑜依然是缓缓说着,不经意间予以对吕蒙进行考教。
    此言一出。
    吕蒙一时却是并未有直接予以反应,相反是沉默了许久,方才沉声道:
    “将军,这倒并无大碍,只要能激怒祖郎,那此策便成功一半了!”
    “泾县附近有一绝佳的密林,而四周则是一片开阔地,一览无余,我军提前设伏于密林,将敌军吸引至开阔地上。”
    “到那时,乱箭齐发之下,祖郎军众将无从抵挡。”
    “如此,我军必胜也!”
    话音落毕。
    紧随着,吕蒙再度经过深思,不由继续补充着:
    “至于如何能够吸引祖郎能够率众自愿至开阔地上呢?”
    “蒙想以诸乡民的性命为要挟来逼迫祖郎。”
    “据悉,祖郎亦是一重义之人,乡民的性命一旦有危,他决计是不会坐视不理的,我军便可利用其这缺点,对其予以进行打击。”
    一席郑重的话音,吕蒙徐徐完善着自己的策略。
    针对于此,周瑜从旁细细聆听。
    随后,他才缓缓说着:
    “阿蒙,此策确实有数分奇思构想之妙,但你还是有所把事情想的简单化,若真按照你的计策行事,恐怕还无法算计到祖郎。”
    瞧着周瑜一脸自信从容的说着。
    吕蒙连忙浮现崇敬的眼神,然后拱手请教道:
    “还请将军予以指示。”
    “阿蒙,首先,在使用此策时,要先施舍恩义。”
    “诚如你方才所言,若直接对泾县周遭的祖郎乡民采取武力控制,虽可逼迫其就范,但也却极其容易激发敌军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从而爆发出无比高昂的战力。”
    “真若如此,我军纵然最终能够取胜,那势必也是惨胜,得不偿失!”
    说罢,周瑜双眸不由越发的盯凝着吕蒙,遂继续沉声说道:
    “阿蒙,你要记住,作为一名统帅三军的主将,所使用的一应策略一定要以最小的代价去实施,切记不能付出太过高昂的代价。”
    “那样的话,便有些得不偿失了!”
    听闻周瑜一番的谆谆教导,吕蒙亦是由衷的点了点头,以表示遵从道。
    一番教导,周瑜继续指导着吕蒙,补充着他所提出的策略,说着:
    “阿蒙,接下来本将会沿用你的策略,但却不是强行以武力控制诸乡民,而是派遣诸军士前往每家每户慰问诸乡民,与他们和平共处。”
    “然后在故意将此情报三番五次的传到泾县城中令祖郎知晓。”
    “而我军本就与敌军乃是不折不扣的敌对关系,祖郎一时之间若发现了我等的动作,那他必将会起疑心。”
    “他到时定然会疑虑我军的动机,接近诸乡民究竟是为了什么。”
    “只要他踹着这些想法,便必然将派遣一部部的斥候暗中潜出城打探,但我军此刻就不遗余力的将敌军探子一应收监,不与其丝毫的机会探查。”
    “如此,若细作长时间无法得到回应,祖郎到时必然将无可奈何,从而会主动披挂上阵,率众出城前来打探讯息。”
    “这方才是我军伏击他的契机出现。”
    一席席无比郑重的话语,顿时之间冲击在吕蒙心头,对其造成了无比强烈的心绪。
    此策果真是无比的强大啊!
    这对于人心的把控将会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
    一时,吕蒙在心间暗暗思忖着。
    瞧着吕蒙一时在心间的心绪,周瑜不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