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正文卷第381章:太子在地方【二合一】[2]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贵之臣。
    幸好当初北京城里的爵爷们还没有彻底堕落,能够涌出几个人才,要是人人都像徐俌这样……
    “罢了,去广州那边吧。”
    只在南京待了不到一个月,把周边的田地情况和物价情况摸了一遍,顺便了解了一把城里的超市经营状况,朱佑栎就要去更南方的地方。
    心性稳重的太子殿下对南京这里的奢靡之气很不满意。
    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他爹挂在书房里的那张巨大世界地图,想着要是把这边权贵滥用的钱财花费在军用之上,能给大明朝经营出多少新地方。
    然后又想到那些钱能够为国做不少好事,结果被人给挥霍到美色、迷信和奢侈品上面,又憋不住的气闷。
    朱佑栎七岁起就跟着他爹上朝,也会跟着朱见济处理国事,所以针对大明朝每年在地方上的军事、赈灾、基建,也算有点了解。
    从小跟着吴敬这种大数学家学算数,更能体会到其中价值。
    朱佑栎生怕自己走的再晚两天,就要忍不住暴露身份,然后抄了南京勋贵们的家,把他们的财产充公去填补国库了。
    虽然海贸的长期开放,以及大明朝在海外领土上的经营开始有收获,不需要再倒贴钱进去促进那儿的开发,让本土的财政状况轻松了不少。
    但是钱这东西,再怎么也是不嫌多的。
    等到了广州,奢靡气息少了很多。
    同样是新兴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广州这边因为地靠南洋,还是西方商人上岸落脚的第一地点,比起青岛更要热闹。
    谁让南洋这边的国家更多呢?
    南京那里对口的贸易国家,还是以日朝为主。
    又因为没有南京的历史名城包袱,还有政治上的牵扯,广州这边的人在做生意上投入的心思更加多和纯粹。
    路上的人穿着也多是富贵的丝绸和清雅的精致布料,显然生活无忧,但还在为了完成繁杂的交易而脚步匆匆。
    在广州港那边,挺靠了比起南京还要多的船只,无数的人正在对船上的货物进行搬运。
    港口的岸边还有几台高大的机器架设着,通过绳索和那延伸出去的粗壮“手臂”辅助大件货物的运送——
    这是工科院的新产品。
    很多港口在和外国频繁往来后,发现需要进行吞吐的货物越来越多,再怎么摇人也无法及时搬完,最后只能去工科院求助,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回报,请里面的工匠大师为自己解决这个烦恼。
    俗话说得好,只要钱到位,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工科院那边利用制作“水运仪”和铺设钢轨的经验,俺寻思多日后,终于弄出来了结构简单的大明朝吊机。
    主要是运用轴轮和绳子来活动,也还要人来提供基本动力。
    但总比一个人搬来搬去高效多了。
    所以这东西一出现,就得到了几个大港口的抢购。
    没办法,工科院成立二十多年了,饱受皇帝重视,地位就在那里,谁也不敢强迫里面的师生给自己免费干活,只能按着规矩来。
    广州港这边咬了咬牙,订了几台,今年正好架成,然后又引起了一片喧哗。
    特别是西方那堆已经被大明朝香甜空气迷晕头脑的人,又多了一项回老家吹逼的东西。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