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正文卷第200章:朝廷大点兵[2]

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目录
   蒙古人打出心理阴影了。
    毕竟蒙古打仗最倚仗的就是骑兵冲击和射箭,但这反而给射击范围更广更远的火炮提供了良好的目标。
    还没等蒙古人跑过来呢,就先有炮弹飞到头上,把他们打成一片。
    更离谱的是,现在排枪队还慢慢装上了刺刀,一旦有骑兵穿越火线来到跟前,也能有几十把刀递过去,跟人掏心掏肺一下。
    所以打仗有什么难的?
    听指挥官号令,放枪捅人就好了。
    特别是在北边待久了,看着一些蒙古牧民那穷酸落魄的样子,周六福更加看不起对方了。
    又穷又不经打,也就是皇帝心善仁德,准许他们入大宁城打工,给人留一条活路。
    “要我看,蒙古最好的就是他们的羊毛了!”
    周六福吃掉桌上的最后一块肉,拍板说道,“反正我还要立功,以后起码得当个把总!”
    当了把总,子女就能入皇帝在两京设立的武校学习了……
    朱见济为了发掘军队潜力,除了在军中广建武会外,还在南北京弄了专业的武校为军官及其子弟提供再教训。
    比起正统年间粗糙设置的武校,乾圣朝版本的显然规矩更全,也更被人重视。
    它的培养目标可是高级士官呢!
    “算了,听你的吧。”
    周老头跟周大福面面相觑,最后说不过这个读了书杀过人的家伙,点头认可了他半月后便出发去西北的事情。
    ——————
    不久后,朱见济下令,命轮换至京城的一些部队,并京营共两万人马,出兵西北,以击鞑靼。
    同时,先行一步的使者又出嘉峪关向关西七卫传旨,让他们配合朝廷动作,分别出兵两千,一块夹击鞑靼。
    不过诏书一去,七卫反应不一。
    其中安定卫中规中矩,先是打报告给宋诚哭穷,自家出不起这么多兵力,如果硬是要参与战事,请求缩减一些人数。
    宋诚考虑到安定卫近甘肃而远鞑靼,家底的确不出众,而且跟人勾结的几率较低,从景泰朝开始就频繁进贡,态度较好。
    在劫掠西北边民一事上,安定卫的出场也比较少,便好声好气的跟来传话的人讲,“此天子旨意,不是我能决定的。”
    “若是人马实在不够,自可让安定王凑些粮草,驱些奴仆,以为补偿……到时陛下问起,本将也可为之解释。”
    阿端卫随后也跑来哭穷。
    比起安定卫,他们哭的更加真情实感。
    “洪熙之时,我等先辈于曲先酋所迫,部落离散……到宣德六年,才有真只罕率所部还居帖儿谷旧地,如今尚未恢复,如何能出两千之众?”
    宋诚斥责,“你们被曲先卫胁迫,无非是当年受邀与曲先酋散即思劫朝使,之后不敢还居故地受朝廷谴责罢了!”
    “如今天子下旨,正是要看尔等诚意,是否能够将功补过!”
    “这事不要问本将军,自己下去想办法!不然等朝廷两万大军一到,加上甘肃便有近十万之众,到时候你们哭哑嗓子又能如何?”
    阿端卫的使者被吓住了。
    本来看安定卫哭穷成功,以为自己也能继续摸鱼,谁知道看这甘肃总兵的样子,大明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必须回去跟首领真只罕好好商议才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