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汉朝》第346章校场比武辗群雄

超级汉朝最新章节目录
   时光如梭,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之间,春秋数度,一晃三年时间过去。
    上党太守王扶,励精图治上党数年,政绩卓著,上党郡内国泰民丰,赋税年年大成。王扶治民贤能名声,传于中原,闻于长安。朝廷正直大臣,多有保奏王扶升任州刺史之位。只是先皇帝昏庸,亲近小人,朝中由大将军张莽掌权,王扶素来清正,未有结交依附张莽之党,张莽便按下此事不提。
    王扶在上党,政事闲暇之余,便亲自教导儿女。其中三年以来一直在培养其侄王腾,厚出资材供养其学习武艺。晚间王腾回到府中之时,又亲自教授其学问,为王腾选定儒家经典诸子之书,让其读之,亲自为其讲解其中含义。
    王腾本来在渔阳郡塞上村曾受村儒启蒙,粗略能认识得文字,又经王扶三年教导,学问有所长进。王腾读诗,书,春秋左传等,皆能上口成诵。
    大统五年岁终,王腾已经在上党学武三年整,教师关显说已经教授完自身所有武艺,王腾与习甲武艺已经初见大成,请王扶与习威检验试看之。
    王扶闻知甚喜,便约定来年春节期间,待正月初九例行检阅郡中兵马,军中勇士皆齐聚长子城之时,设比武大会,以观王腾习甲二人武艺。
    三年过去,王腾已经十七岁,初见长成。因三年来膳食丰盛,又勤加习武,身高达八尺余,浓眉大眼,目光有神,体貌魁梧挺拔,膀大腰圆,双臂果然有千钧之力。
    习甲十八岁,身高八尺,体貌亦不凡,也是一十分英武少年,然比起王腾,威武还是逊色两筹。
    来年正月初九,王扶在校场检阅郡中军马,军曹从事习威奉命主持操演人马。
    只见人马矫健,兵甲鲜明,郡中三千兵马齐聚长子城校场,布成阵形,依次列队上阵操演,步伐齐整,进退有读,果然是大汉精兵。
    场外百姓人民观者如堵,约有上万人。太守亲自检阅兵马,此等盛事,一年也没有几回。
    从早至午,王扶检阅郡中兵马操演完毕,一一抚慰将士官军。便又令王腾与习甲二人上场,教师关显在台后站立。
    太守命军曹从事传令三军道:“今有太守之侄王腾与军曹从事之子习甲,武艺学成,欲要一试锋芒。军中勇士有敢与二位较量切磋者,尽可上台比试,太守亲自裁判。如拳脚刀枪骑射中只需一项能胜二人者,太守便重重有赏。”
    此令一出,军中哗然,都议论纷纷,跃跃欲试要上场与二人比试,但是你推我拥,又迟迟不肯上前。
    原来王腾、习甲二人习武三年之事,上党郡军中皆知晓。二人长成,如此英武,官民百姓见之皆惊奇赞叹,二人少年武勇之名已经名扬上党。尤其是王腾,能开500
    斤强弓,郡中人民,皆以为王腾乃罕见勇武之材,今得太守亲自栽培,武艺学成,只怕上党一郡中还未有能超过王腾者。
    郡中军士当然知晓二人之名,然都只是听说二人勇武,并未见其真实。闻知太守下令说只需一项能胜二人者,便可有重赏。于是都纷纷议论道:“纵然不能全胜,一项能胜之未免不可”。便鼓动军中善于拳脚刀枪骑射之人,上场与二人比试。
    于是军中有五人上场,此五人,都是军中校尉、百夫长等军官。要么精通拳脚擒拿之法、要么精通刀枪骑射之术,皆是上党郡军中翘楚。
    习威便欲要令其子习甲先上阵比试。
    关显见之便对习威劝道:“以在下之见,将军公子虽然勇武不凡,然此五人,亦是上党军中精通武艺之辈。公子年纪尚轻,战阵经验不足,恐不能尽敌之,不如先遣王腾上场。”
    习威道:“无妨,此正是验证吾儿本领之时,如不能胜之,再用王腾可也。“于是传令习甲先上阵。
    习甲上到台上,抱拳对台边五人道:“不才后辈习甲,领教各位军爷!哪位先来赐教?”
    五人中有一人叫段成,善于使用枪刀,步战枪法精熟,于是先上前对习甲抱拳道:“闻知公子枪法精妙,段某愿意领教。”
    旁边军士连忙递过长枪两支,王扶有令:“且去枪头,当点到为止。胜者赏钱三千文。”
    于是二人接过长枪,摆开阵势,便在台上步战厮杀。
    段成时年三十余岁,气力正在巅峰,又颇有阵仗经验,枪法在上党也属于顶尖。手中一杆枪舞动之时,呼呼生风,果然是枪法纯熟。大战习甲三十余合,令习甲只有招架之势。
    关显在旁看之良久,见段成虽然枪法纯熟,然气力等却逊色于习甲一筹,习甲虽然落于下风,然只需再战数十合,待段成气力不接之时,习甲便可取胜。于是便对习甲喊道:“兵法云:攻敌于气衰之时。便可取胜。”
    习甲经验不足,见段成咄咄逼人,陡然间杀得自己落于下风。心中正在焦躁,一时无计扭转不利,闻得其师喊话,便沉着应战,以守为攻。又与段成战三十合,段成果然气力不接,习甲便趁势攻之,十余合之后,段成不能招架,便跳出圈外,气虚喘喘对习甲抱拳为礼道:“公子果然枪法不凡!段某心服。”
    第一局习甲取胜,王扶下令,赏钱三千文与习甲。
    习威见之,甚为得意,便又摇动令旗,命第二局开始。
    五人中有一人叫桑宴,三十岁左右,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善于徒手相搏擒拿相扑之术。见第一局习甲取胜,便跳上台对习甲抱拳行礼道:“吾乃步军校尉桑宴,愿与公子相博角力!”
    关显见之便对
    习威说道:“少公子刚才战过一场,今恐不能相敌此人。”
    习威正在犹豫,习甲却不甘知难而退,于是便抱拳对桑宴道:“幸会!承蒙赐教。请!”
    桑宴笑道:“公子刚比过一场,气力有所消耗。如此时与公子比试,在下恐胜之不武。不如且歇息片刻,让王太守侄儿上场,如何?”
    习甲年轻意气正盛,哪里肯亲言退缩,虽然见桑宴十分孔武有力,但仍要强撑面子。于是便道:“些许消耗,无妨也,桑校尉尽可前来交手。”
    桑宴道:“以在下之见,公子虽然武艺高强,然若论相博角力之事,上党还未有人能胜过吾者。公子欲要与在下比试角力,此为不智之举,不如知难而退罢。恐公子输了,心中不快。”
    习甲道:“吾即便不能赢桑校尉,也不能知难而退。且休要再言,比试便知胜负。”
    原来习甲练过数年拳脚,徒手相博角力也甚知晓。见桑宴虽然身形威猛,料想其必然呆笨,反应不够灵活,自己便可趁机以四两拔千斤胜之。
    然而桑宴果真还是有两下子,年长习甲十岁,实战经验也远胜过习甲。其体格虽然长大威猛,然身法却并不呆笨,兼而十分有力,与习甲交手三个回合,便以一招伏虎擒龙之势将习甲扳倒在地。
    习甲已经落地,此局桑宴取胜,习甲见此,只好服输而退。王扶令赏钱三千文与桑宴。
    桑宴领了赏钱,却不退下,抱拳对习威请道:“末将还当请战王太守侄儿王腾,愿一比高下!”
    王腾立在台旁帐边,正在听候命令。王扶在台上听见桑宴之言,便令王腾道:“既然桑校尉如此看重你,你便可与桑校尉比试角力。”
    王腾领诺而出,径直来到台上,与桑宴抱拳行礼道:“后辈王腾,承蒙桑校尉见教。多有得罪。”
    王扶又传令道:“胜者赏钱五千文!”
    桑宴定眼观看王腾,只见其身材魁梧,气势不凡,虽然略显稚嫩,但壮士猛将之资,尽然显现。桑宴自持气力,心中也不畏惧,便抱拳回礼道:“甚好!吾来世上近三十年,在上党还未见过此等雄壮人物!今既然太守有令,赏钱五千文,公子虽然是太守侄儿,然吾却并不会相让。”
    王腾抱拳道:“比试当然是不可想让,后辈亦当全力奉陪。”
    习威手中令旗摇动,传令第三局开始。
    于是场中二人,皆奋起平生气力,徒手相博,先交手十余招,二人不分胜负,平分秋色。
    场下观者见之,皆齐声喝彩。
    王扶见二人果然有一拼,于是传令军士擂鼓助阵。
    桑宴与王腾交手十余合,不能占得便宜,心中惊讶,寻思王腾果然有勇力。于是便准备以相扑绝技胜之。
    桑
    宴擅长擒拿相扑之术,在上党军中无人能胜。即便是力大威猛之人,若被其近身锁住擒拿,十有八九都会被扳倒在地。桑宴曾借助此等绝技,一次徒手击败擒拿盗贼十余人。
    王腾气力已经足够,只是战阵经验欠缺。其实若论气力,王腾当胜过桑宴一筹,刚才十余合之所以战成平手,还在于王腾实战经验不如桑宴老练。今交手十余合,王腾大略知道桑宴实力,已经有把握胜之。
    于是屏息凝视,全身运力,准备迎战桑宴前来角力相扑。
    只见桑宴运足气力,圆睁双眼,大喝一声,一跃而起,向王腾直扑而来,双臂舒展,形成锁喉擒拿之势,两手只取王腾咽喉之处。
    这一招叫做猛虎擒羊,十分威猛,加之桑宴又是力大如牛之人,这一扑非同小可,若是寻常之人,两三人也得被扑倒在地。
    王腾见桑宴来势凌厉,若被他双手锁住,势必被擒拿。说那迟那时快,王腾见桑宴即将扑来之时,猛然一个侧身躲过,顺势抓住桑宴手臂,借力向前一送,桑宴扑空,却又被王腾借力抛掷出去,立脚不住,跌出一丈之远。
    桑宴虽然跌出,然到底是相扑高手,在即将着地之时,以足点地一个鹞子翻身又从地上站起。回视王腾,见其气定神闲,仍伫立原地不动。
    桑宴见扑空,不禁暗自吃惊。于是又运足气力,使出擒拿绝招向王腾袭来,欲要将王腾擒拿制服。
    王腾站定原地,不动如山,见桑宴又近身袭来,于是出手还击,以双臂硬接住桑宴双臂。
    桑宴两手如铁臂,王腾两臂托千钧,二人两臂相托,相持比试角力。
    桑宴虽然力气甚大,又比王腾经验丰富,然终究臂力逊色王腾一筹。两人相持良久,桑宴已经使出浑身气力,额头上汗珠渗出,而王腾尚还能支持。
    又相持片刻,桑宴气力衰竭,直觉头昏眼花,王腾也已经呼吸加促,额头微微冒汗。
    二人角力有一盏茶功夫,桑宴不能支持,气力用尽,被王腾击败,倒在地上,气喘如牛。
    王扶在台上见之甚喜,对左右道:“果然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