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万年》157美味的豆腐

大秦万万年最新章节目录
   黑山边思考边自言自语道:“从临淄载满粮食和金子出发到了会稽郡变成空船。他们会把粮食和金子卸在哪里呢?”突然灵光一闪,笑道:“田氏从来没有真正降服大秦,他们这是狡兔三窟,还为自己留下后路。而且这个后路肯定是茫茫东海万千岛屿中的一个。”
    “他们即然在岛上留下后路,我们何不调来水师剿灭他们!”张进说道。
    “田氏在东海经营已久,先不说我们不知道具体位置,就算知道在哪座岛屿,不知道水绞航道,冒然派出水师肯定是损失惨重!”黑山说道。
    “那我们就派人盯死田氏的商船。他们肯定还会往海岛输送给养,到时侯把他们一网打尽!”张进说道。
    “在宽阔的海上跟踪?没有等你跟上人家就先看见你了!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你们先盯死田氏,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和一些青侠剑客来往。”黑山说道。
    “诺!属下立即去安排!”黑衣头目立刻应声而去。
    “咱们得想想办法,把田氏在海岛上的窝抄出来,那得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张进说道。
    “我们是官兵,代表的是大秦官府,怎么可以随便抄别人的家呢?那与山上的强盗没有两样!”黑山说道。
    “得了吧!您一来齐地,先是逼着田氏贱卖土地,马上又要逼得人家的盐场关闭。我看齐地的田氏谁不想把你剁碎了熬成汤?在齐地四郡,田氏可是被百姓拥戴二百多年的大善人啊!”张进答道。
    “一个家族豪富没有错,但是他如果把握住国家命脉来赚钱,那他就是有罪。田氏占着齐地八成的地,把持四郡中小官吏,导致新法没有办法推行。垄断盐场,本来该是大秦官府的税金,却成了他们的私人的钱库。你说他们有没有罪?”黑山问道。
    “听你这么一说,这邦人还真是罪大恶极。为啥不直接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家产没收。就像当年田代姜齐时把姜氏族人赶尽杀绝那样岂不省事?”张进又问道。
    “这个就是当今皇帝陛下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没有像田氏代姜齐时那样,把姜氏贵族赶尽杀绝。只是把旧六国的贵族迁去咸阳,让他们安享富贵。这样虽然少了许多杀戮,但也为帝国留下许多隐患。天下一旦有变,这些贵族就是祸乱的根源。我们黑冰台的职责,就是防止这些贵族复辟作乱!”黑山说道。
    “如此说来,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钱粮运去海外,只要他们不公然造反,我们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张进又问道。
    “我如果是田儋,现在就便宜卖掉大部分田产,把所有盐场卖给官府,安心做富豪。钱这个东西虽然不怕多,但是比国家还多就是祸水。虽然田氏贵族有齐王建降秦时签的三不盟约保护,那是因为皇帝陛下不想落下个背弃盟约的骂名,再不收敛,他们的末日说来就来了!”黑山答道。
    “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总不能天天盯着田氏啥也不做,这样都成了他们家的看门狗了!”张进问道。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去和军师陈平一起商量,想办法找到田氏在海岛上的秘密基地,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些反秦的青侠剑客十有八九都躲在海岛上。那也是田儋的后路!”黑山说道。
    “诺!”张进应道。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端阳节。嬴琪公主去集市上买来竹笋的叶子亲自动手包起粽子来。
    相传楚国盛产大米和竹子,百姓们采来新鲜的竹叶,包着大米绑紧了放进大鼎黑煮。煮熟后竹香四溢,好吃又不容易坏,楚人称之为粽子,粽子很快便在楚地流行开来。百姓们到田里干活时,都习惯带上几个粽子,好吃又耐饿,还节省回来吃午饭的时间。让粽子名声大噪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大名鼎鼎的楚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郢都,烧毁历代楚王的陵园,悲愤交加跳入汨罗河自杀。在汩罗河边干活的百姓们听说伟大的诗人屈原跳河自杀,纷纷把随身带的粽子投入汨罗河祭祀屈原。此时屈原的诗歌早已经天下传唱,粽子和诗歌也一起被天下所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包粽子来怀念屈原。北方没有新鲜的竹叶,精明的商人便从南方运来晒干的竹笋叶卖到北方,用来替代竹叶包粽子。这便是端阳节,后世的端午节。
    嬴琪亲手将热腾腾的粽子端到黑山的面前,剥开一个放在黑山面前,说道:“这可是按你的建议,在里面加了排骨、鸡蛋和磨菇做的粽子,这样的美味,我猜连我的那个皇帝侄儿都没有吃过。这可是本公主第一次亲手包的粽子,快偿偿,味道怎么样?”
    黑山陶醉地闻了闻香气四溢的粽子,说道:“这味道真香,就算是皇帝陛下见了也嘴馋。回头你把这个粽子的制作方法教给每一家黑冰台的客栈,我敢保证,咱们黑冰台的收入将大大的增加!”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回头就写出来,让他们去推广!要是我们黑冰台能自食其力,不花国府的钱,我那皇帝侄儿睡觉都会笑醒。”嬴琪说道。
    “即然要全国推广,先不着急,让我再想一想,再做几道好吃又便宜的菜,一起推广。说不定还真的可以自食其力。”黑山边吃着粽子边回答道。
    嬴琪望着窗外,说道:“这端阳节一过,天气就一天天热了。皇帝陛下东巡,这两天也该从咸阳出发了!两个月后,陛下也会到胶东,我们再把你做出来的菜给皇帝陛下吃,要是能得到皇帝的一句称赞,天下人还不排着队来吃饭?到时候黑冰台的每一客栈,生意想不好都难。”
    黑山恍然大悟站起身来,高兴地说道:“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要做什么菜,要材料简单又便宜大家又喜欢吃的才好!”
    嬴琪公主换上一身轻便的棉布衣裙挽着黑山的左手,两人散步在即墨的街头,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肉饼带着几个护卫,穿着一身平常服装,保持二十步距离跟着。
    街上人来人往,有身穿绫罗绸缎的贵族、富商,有穿着白色布袍的读书人,还有穿着葛布衣服的平民百姓,还有许多穿着带补丁衣服扛着农具准备出城干活的农人,从他们穿的衣服就可以看出他们所处的阶级。
    秦国官府允许商人穿绸缎衣服没有几年,因此身穿绸缎衣服的一般是地位最高的贵族和官宦人家。棉布衣服质美价廉,则是普通人家的最爱。而葛布衣服便宜耐用,依旧是底层百姓平时干农活的最爱。
    相同,这个年代饮食也有明显的划分。高官、贵族、富商也称为肉食者,他们可以顿顿美酒鱼肉;普通的平民则以大米和小米为主食,逢年过节再称些酒肉;而底层的百姓吃的叫豆饭藿羹,酒肉一年难得一见。豆子豆叶和小米熬的粥是他们常吃的东西。从西域传来的玉米和地瓜对他们来说还只是偶尔打牙祭的奢侈之食。
    一会儿,两人来到一家商店,门楣上的实木牌匾刻着四个大字“田氏粮行”,看木匾的成色,这家粮店应该有些年头了。
    “我们一起进去瞧瞧!”黑山说着便拉着嬴琪公主走进粮行。粮行内,整齐排放着二十多个大木桶,木桶内盛着精米、糟米、玉米、荞麦、小米、黄豆、黑豆??等。
    一个伙计见有生意上门,热情地迎上来,招呼道:“两位客官,要买什么粮食呢?我们这里应有尽有,价格公道。”
    黑山转了一圈,见最便宜的粮食要属豆子了,于是灵光一闪:“我何不做豆腐呢?豆腐不仅材料便宜,做法简单,豆腐还适合任何一样烹饪方法,而且口感极佳,后世号称是从乞丐到皇帝都喜爱的食物。”于是黑山便下定决心道:“给我称三斛黄豆。”
    伙计好奇地打量两人道:“两位不是开玩笑吧?我看两位根本不是吃豆饭的人。如果要给子当饲料,黑豆更便宜,更适合。”
    嬴琪也奇怪地看着黑山,不解地问道:“这黄豆有什么用呢?夫君能用它做出美食来?”
    黑山却下定了决心说道:“就要黄豆了,这东西口感虽然不好,但是营养价值高!”
    伙计不再废话,熟练地拿出一个葛布袋,用斛装了满满两斛倒进去后,又顺手抓了两把装进口袋,嘴里唱道:“两把黄豆压称头,欢迎客官下次再来。两斛黄豆一条葛布袋,一共十五钱!”
    统一度量衡后,商人们畏于严苛的秦法,不仅不敢缺斤少两,卖粮食的会多抓两把压称头,卖布的也会让出一寸布头,为的就是防止称头太平惹上官司,这个行规一直传到二千年后。
    回到客栈,黑山才发现,这个年代虽然有磨粮食的磨坊,却还没有磨豆浆的石磨,只能又跑一趟工坊,又是画图又比划,才让石匠明白,可以磨豆浆的石磨的大概样子。
    几天后,石磨打好了,黑山命人在客栈后院整理一下,单独建一座小小的豆腐坊。一边回忆后世做豆腐的流程,一边和嬴琪亲自动手泡豆子、去皮、磨浆、煮浆、烧石膏、点卤,压干。忙活了一整天下来,做成的豆腐却是松松垮垮,放在鼻子下闻一下,一股臭鸡蛋味。
    “这东西哪里能吃啊?臭死了!”嬴琪嘟着嘴委屈地说道。
    黑山却是笑着回答道:“不急,肯定是卤水和火候不对,起码这豆浆加蜂蜜喝起来味道还是很香甜的。我们再试几次,肯定会成功的!”
    嬴琪听了,立刻没有了失落,笑道:“妾身相信夫君,肯定能成功的,能和你一起,干什么我都开心!”
    第二天,两个人又重新做一次,臭鸡蛋的气味没有了,豆腐还是比较松。
    第三天、第四天……直到第十天,终于勉强做成一块可以用筷子夹起来的豆腐,虽然口感和味道和后世的相比正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十分了不起的美味了。高兴得两人抱在一起转了好几圈。
    两人再接再励,慢慢做出了豆浆、豆腐脑、豆腐、豆干,豆腐也比以前更加有弹性,还带着一股浓浓的豆香。黑山终于满意的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全豆腐宴,煎豆腐、炸豆腐、炖豆腐、拌豆腐,蜂蜜豆浆、豆花……
    黑山特地叫来陈平、萧何、肉饼、张进和几个黑冰台头目一起来吃豆腐宴。众人看着这一大桌从未见过的菜,早就馋得流口水。一桌菜,被大家全部风卷残云般吃进肚子。黑山这才卖关子问道:“你们吃饱喝足了,知道这一大桌子菜是什么做成的吗?”
    众人皆摇摇头,说不知道。陈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