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万万年》142骊山陵园一

大秦万万年最新章节目录
   始皇帝西巡的队伍在早晨阳光下缓从咸阳北门出城,走在前面的是中尉军的一支千人队,中尉军后面紧跟着由郎卫组成的百人仪仗队,仪仗队后面是由百名乐官组成的乐队,乐队后面由数十位宫女、太监簇拥着一辆由六匹骏马拉着的天子御辇,御辇两侧各有数十名重甲甲士护住,御辇后面便是随行大臣的车驾,最后又是一百郎卫和一千中尉军断后。队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在人山人海的百姓的目光中缓缓北上。
    没有随驾的大臣在长公子扶苏的率领下,列队送行。直到午后,看不到队伍的影子,长公子扶苏才松了口气,率众王子、大臣回城。
    扶苏放慢脚步,和黑山并列回城,边走边说道:“父皇出巡,叫我监国。这军事、国事堆积如山,请安南侯教我如何处置!”
    黑山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出巡,对诸事必有安排。今将天下之事托付于公子,乃是有意锻炼公子也。公子只需将所有事情分成大、中、小三类,小事交各司衙门处置,中事召各属官议后裁决,大事就附上自己的见解,快马报于皇帝圣裁可也!”
    扶苏听了施礼道:“安南侯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只是扶苏平时只知读书,从未参与政事,对监国之责一窍不通,恐有负父皇所托。还请安南侯教我。”
    黑山急忙还礼道:“长公子不必过谦,臣只是略懂兵事,政事也只是一知半解。臣向公子举荐一人,此人才高八斗、精通律令且才思敏捷,公子但有不决之事可问之。”
    “哦!如此甚善!何许人?”扶苏迫不及待地问道。
    “咸阳令郦食其,人称高阳酒徒!”黑山答道。
    “扶苏早有耳闻此人处事机敏,乃出自安南侯门下。今得安南侯亲自举荐,此人定有大才。多谢安南侯!”扶苏再次施礼谢道。
    “此人若得长公子提携,定不负其才。臣有皇命在身,要赶往骊山陵,就此告辞!”黑山还礼道。
    远远看去,骊山陵园工程就是一座大城市,有着宽敞的护城河和巍峨的城墙。黑山带着数名手下和百名侯侯一护卫刚到西城门,刚刚就任少府的鄣邯便带着数名修陵官员在西门口迎接。
    黑山率众下马,鄣邯便迎了上来,施礼道:“鄣邯在此恭候安南侯多时也!”
    “下官奉旨到鄣大人手下听用,岂敢劳鄣大人亲迎?”黑山一本正经地还礼客套道。
    “侯爷再开这样的玩笑,还不如杀人鄣邯!咱的手下哪个没有在侯爷手下挣过军功?他们也饶不了咱。鄣邯嘴笨,侯爷来骊山,就当到此地游玩一番,郦山工地就是简陋一点,但是美食美酒一样不缺。”鄣邯诚恳地说道。
    “鄣大人此言太过了!不过大人要罩着下官,下官不兜着也不行。但是圣命也不是开玩笑的,还是请少府大人派任务吧!”黑山说道。
    “既然如此,就请安南侯负责骊山工程的安全吧!只要令士兵们日夜守住城墙,防止囚犯逃跑就成!”鄣邯说道。
    “遵命!”黑山施礼应道。
    “侯爷不必如此,鄣邯不敢受。”鄣邯也施礼道,“现在时间尚早,我先带侯爷四处走走,晚上为侯爷接风洗尘!如何?”
    “可也!请!”黑山应道。
    大家翻身上马,在鄣邯带领下骑马入城。
    进了城门,来自后世的黑山也被如此浩大的工地震撼住。从渭水河畔到骊山脚下,全是密密麻麻的工人,放眼望去,就象无数蚂蚁在辛勤劳作,整个大工地紧张而有序。
    城墙足有二十余里,内为夯土墙外砌青砖,城正中间乃皇陵墓室所在,现在正在挖巨大的墓坑,墓坑北侧的地面三座宫殿建筑群已经初具规模,其中靠近墓坑的一处建筑规模最大,形制讲究,为陵园祭祀的寝殿。寝殿之北还有两组规模较大的宫殿。墓坑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的建筑群已经建好,现在做为督建官员的办公、住宿的地方。墓坑西侧内外城垣之间。位于封土西侧的内外城垣之间有三十余座陪葬坑,作为将来珍禽异兽的陪葬地,还有一座大型马厩陪葬坑。近百座座空墓坑和一座甲字形陪葬墓也分布在墓穴东侧的内外城垣之间,这些是为始皇帝有名分的妃子们准备的墓穴。陪葬墓东侧又有百余座马厩陪葬坑。北距主墓一里处就是在后世闻名世界的兵马俑陪葬坑。
    鄣邯带着黑山,走马观花似的在陵园转了圈,晚上设下酒宴,为众人接风洗尘。
    第二天卯时,习惯早起的黑山竟被工人的号子声唤醒。起床洗漱完毕,天空才微微发白,工地上的工人们已经喊着口号甩开膀子干起来了!
    陵园的安全已经做得非常严密,黑山象征性的带着手下们到城城四周走了一圈,安排自己的侍卫轮流出去巡视,自己便迫不及待的到兵马俑坑和主基坑探查一翻,后世可是把这个地方列成世界八大奇迹和中国的未解之迷。
    陵园内的工人等级森严,等级最高的是各种手艺高超的工师,他们不仅有丰厚的待遇和爵位,最高至五大夫爵(九级爵)。在陵园的外城还有官府赐的府邸,奴婢,相当于在此地做官。数量仅有数十人。
    其次是有各种手艺的匠人,如陶匠、木匠、泥瓦匠、石匠……等等,他们顿顿可以吃肉,有着丰厚的工钱,大多将家里人也接到这边安家。数量达五千余人。
    再次就是从周边郡县征召来的民夫,数量有三万余众。这些民夫主要负责给工匠们打下手,工作量相对较轻,三顿有干饭吃,偶尔还能吃上肉。他们一般不会呆太久,三个月的役期满就可以回家务农。
    待遇最差的是从全国各地押送到这边的刑徒,他们全部髡发(剃光头),有的被处于劓刑和刖刑(割掉鼻子和耳朵),较轻的也是黥面(在脸上刺字再涂上墨水)。始皇帝刚继任秦王,便同意了李斯的建议,将一些砍手砍脚的重刑改成劓刑,为的是留下犯人们健全的身体,充当帝国的免费劳动力。刑徒足有十余万之众,每天吃着最差的伙食,由士兵们看守着干着最重的体力活。他们就像一群行尸走肉,狰狞的面孔干瘦的身本,没有任何神彩的眼睛。长期繁重的劳动,不仅摧残了他们的身体,也压垮了他们的精神。
    从囚徒们的身边经过,连久经战阵的黑山都觉得毛骨悚然,犹如行走在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中间。
    黑山直接来到正在建造的兵马俑陪葬坑附近,只见整个原野被挖成几十道深深的大沟壑,沟壑上面盖上简易的棚子,大沟壑边还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沟,这些设施可以保障雨季来时,大沟壑也可以保持干燥。俑坑边四座陶窑一字排开,正冒着浓浓的黑烟。
    陶窑边有一座大棚,一队身材高大的士兵正摆着各种姿势一动不动,每个士兵面前都有三个陶工正的专心致志地为他们塑像,两个负责身体一个负责头像。为了提高烧成成品率,头和身体是分开烧制的。
    一个老陶工师须发皆白,头上带着七级公大夫爵的板冠手拿各种刻刀,一边巡视一边用手里的刻刀为陶工修正有偏差的地方。只见一个泥俑,经过老工师的的几下修改,立刻变成栩栩如生,与面前士兵一模一样。
    “老师傅真是鬼斧神工,如此精湛技术令人敬佩啊!”黑山忍不住称赞道。
    老工师和工匠们听到声音,纷纷转过身,见黑山头戴高山冠便纷纷施礼道:“见过侯爷!”
    黑山笑着回答道:“不必多礼,我只是随便参观一下,你们各自忙吧!”
    老工师这才对工匠们说道:“大家先干着,多用点心,老夫陪侯爷说说话!”说完又转身时黑山道:“老夫观侯爷年龄装束应该是威镇天下的安南侯黑山将军吧!”
    “老师傅慧眼,晚辈只是徒有虚名罢了!”黑山答道。
    “安南侯客气了,来老夫这里的将士近千人,谈起安南侯用兵个个都赞不绝口!今天能见到侯爷本人,真是三生有幸也!不知道安南侯到这种尘土飞扬的地方来有何指教?”老工师又施礼道。
    “晚辈现在在少府鄣大人手下听用,闲来无事四处看看。我看俑坑中已经有不少陶俑,能否到坑中一观?”黑山问道。
    “侯爷既然是来视察工作,就让老夫陪你走走吧!这边请!”老工师伸手说道。
    两人来到俑坑内,虽然烧制完成的兵马俑只有一小部分,但是黑山还是被眼前的气势深深震撼,仿佛置身于刀枪林立的大军中间,又回到了鼓角争鸣的战场。
    老工师骄傲地介绍道:“这里的每一个陶俑都按真人而塑,高矮胖瘦与真人无异。能将自己的塑像摆在这里是每一个无上的光荣。想被选做陶俑的模特已经很不简单,首先必须有锐士的称号和上造以上的爵位;其次身高必须在七尺八寸(约176㎝)以上。满足这两条后还要五官端正才可以被选上。”
    黑山仔细欣赏着眼前的兵马俑,他们形态各异,将军俑威严耸立,目视前方,好像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奋勇拼杀;武士俑手持兵器表情凝重,准备着随时向前冲杀;弓箭手俑半跪身姿,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箭上弦,保持着戒备的姿态。仔细观察,他们的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每个俑的战甲和皮肤都用昂贵的天然颜料上色,便陶俑个个栩栩如生。
    黑山突然想起自己后世曾经到过兵马俑坑参观过,那时候看远远没有现在看的雄壮气势。后世刚出土的兵马俑是彩色的,虽然数量挖出不少,但是军阵的气势远远没有现在看到的宏大。在仔细想想,后世的兵马俑坑应该在秦始皇墓坑的东边三里处,而这里明明是皇陵墓坑正北一里。无论规模和位置都与后世的“世界八大奇迹”不符合。面前的兵马俑是以秦军千人队的实际军阵排列,有重甲方阵、长矛阵、重骑方阵、弓弩营、轻兵营等等,并非后世看到的以战阵排列的阵营。
    “身临其中,犹如又回到兵戈铁马的战场!你们能把每一个战士的形、神都塑造得如此逼真,工师们的鬼斧神工的技艺真让人佩服得五股投地!”黑山感叹道。
    “哈哈哈!”老工师捋一捋雪白的胡须,笑道:“老夫二十六岁就在此做陶俑的工师,到现在已经四十五年了。任何人只要老夫看上一眼,准能用陶土给他塑造出一个大小一致的出来。老夫活了七十一岁,也只有这点本事能拿出手了!”
    “四十五年?”黑山好奇地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