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大同天下第八十四章死守社稷赵官家[2]

水浒新秩序最新章节目录
   割让浊轮川等一系列事件而声望大损,也需要与大宋缓和关系。
    其人乃公开接触宋使,以展示夏国有摇摆于同宋两国之间的实力,并遣使入宋。
    断交数年后,夏国再次来贡,无遗给迫切需要外援的大宋君臣注入了强心剂。
    为了表达结盟的诚意,大宋勒紧裤腰带给夏国送钱粮,为的就是夏国在关键时刻救援大宋。
    现在便是关键时刻,夏国也终于做出了选择——出兵进攻大宋秦凤路西安州。
    为了平定各地动荡并应对大同的再次征讨,大宋朝廷这一年来不断从陕西诸路抽兵,送往边地的钱粮也不断缩水。
    再加上国势晦暗,宋夏结交等形势影响,使得大宋边境的防御力量极其薄弱,民心士气也极为低下。
    由是,大宋耗费了无数钱粮修筑的西安州防线在夏军的攻击下,仅仅坚持了十天时间便宣告陷落。
    在此期间,朝廷收到了西安州告急,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击的表示。
    赵桓等人寄希望于夏国吃饱了就会退回去,甚至返身帮助大宋攻击大同。
    结果,夏人攻陷西安州后,便迅速挥兵东进,再攻怀德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到临安,逐渐意识到大宋社稷真要灭亡了,朝臣们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频繁上书献策。
    在臣子们不断劝谏下,“以死守社稷”的赵官家也坐不住了。
    赶在同军尚未攻入南阳府之前,赵桓听取了门下侍郎耿南仲的意见,急召康王赵构入宫,赐其玉带,并委其再使大同之重任。
    大宋皇帝许给赵构的条件是割让淮南两路和两浙路,以及巨量钱粮物资和二十一字尊号等,只求大同息兵,一切都好说。
    为防止正乾皇帝答应了停战,淮南和两浙路却又冒出臣子抗命不遵的情况。
    赵桓随后又遣中书侍郎聂山、尚书左丞王矪两位宰执重臣提前携带割地圣旨,分别前往两淮和两浙路,以督导地方官员立即向大同移交统辖权。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