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十一册公孙斩龙第十三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2]

盛唐剑圣最新章节目录
   处理事情的人物。
    高力士笑道:“国公应该是从大局考虑吧,毕竟阿拉伯、吐蕃给了他不小的压力。连南诏牵制吐蕃是一手妙棋。这妙棋让该死的张虔陀破坏了,裴国公想要挽回局面,稍微过界,也是情有可原。”
    李隆基也点了点头,说道:“高将军说的对,阿拉伯、吐蕃接不上易于之辈。阿拉伯攻伐天竺,轻而易举的动用了十万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就将天竺荡平了。根据西方商人传来的消息,吐蕃能够动员的兵力,远不只有这十万,真要聚兵而战,便是翻两三翻都不成问题。只是对付天竺,无需那么多而已。”
    “而吐蕃,老对手了。他们的实力,我们焉能不知,咬咬牙,还是能够筹齐十万之数的。静远只有陇右、河西两镇之兵,却要对抗两国,确实不容易。”
    “朕之前问他有何需求,他绝口不提,显然是不想朕为难,是朕有些矫枉过正了。”
    他想了想,说道:“至于静远的战略,其实这很容易。朕这就亲自修书让他放心,他的战略,朕绝对会让他达成。”
    在决定出兵攻打南诏的时候,李隆基已经考虑到裴旻的战略了。
    两者其实可以不冲突的。
    扶持南诏对付吐蕃是因为南诏与吐蕃疆域相邻,相比蜀中与吐蕃隔着的崇山峻岭。
    南诏离吐蕃的国都逻些明显更近,可以更方便的威胁到他们的大后方。
    当只要他们能够一举攻占苍山洱海,将南诏吞为唐王朝的疆域,或者另外立一个听话的南诏王,将一举两得。
    到时由剑南军负责牵制吐蕃的任务。
    上有陇右王忠嗣,下有剑南章仇兼琼,何必求区区南诏?
    如此岂不比裴旻的南北夹击更加高明有效?
    裴旻看着李隆基的回信,脑中突然闪过一个诸葛亮的一句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