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剑圣》第九册万邦来贺第五十三章鱼龙混杂(二合一)

盛唐剑圣最新章节目录
   裴旻将玉佩重新挂好,带着几分无语的摸了摸鼻子,也未多想。
    鱼龙混杂,说的即是如此。
    人越多,越有鸡鸣狗盗之辈,趁机作怪。
    这是古来不变的道理,上元节全长安大部分百姓尽皆出动,彻夜狂欢,小偷小摸的地痞混混焉有不捞一笔的意图想法?
    至于到底是不是因为家有母亲重病,这就不在裴旻的管制范围了。
    就如他说的,母亲身患重病,并非借口理由。
    若真有一个旦夕祸福,需要用钱,不谋求正当途径,人人都采取偷抢这种极端的手段,那天下还了得?
    只是此次出行,不过几个时辰,两次跟武侯打交道,送了两拨人去了监狱,想想也觉得晦气。
    这点点小插曲,并未影响到众人节庆的心思。
    待龙灯过后,一行人去了曲江芙蓉园。
    明明是冬季,气候严寒,但是进入芙蓉园,却如置身夏日一般。
    一颗颗三四丈高的灯树,挂着成千上万不一样的花灯。
    长安作为大唐的文化经济中心,从来不缺富商大贾。出资搭建灯树亦有打广告的效果,对于灯树的搭建,他们是乐此不疲,出手尤为阔绰。
    灯树一眼望去看不到边,就好像一片由花灯组成的灯海。
    那场面委实壮观……
    王维感慨道:“近几年长安上元花灯,维次次不拉,每一年规模都更胜往昔,今年又比去年更胜。足见我大唐越发富强,直追太宗、高宗时期……”
    “未来,只会越来越好!”裴旻看着眼前的盛况,也大为感慨,与记忆中当年他往洮州上任前的上元花灯相比,两厢差距,完全不能以道理来计。
    最兴奋的当属小七、小八了,他们何曾见过如此景象,惊叹的呼喊连连。
    彼此叽叽喳喳的交谈着。
    他们的吵闹声,干扰了不少结伴而行的男女,但见是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也报以理解的微笑。
    两个小家伙太讨人喜,有谁舍得向他们发脾气?
    只是小孩子终究是小孩子,困意上来,挡也挡不住。
    在这本来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撑着玩了三个多时辰,已经极不容易了。
    小七最先熬不住,说着说着就没声了。
    双手抱着裴旻的脑袋,将他的脑袋当做枕头,就这样以奇葩的姿势睡去了。
    裴旻将她抱在怀里,弄醒了她还不乐意,发了一会儿的翘,又耐不住困意,在裴旻的怀中找了一个舒适的姿势睡觉。
    小八少了人聊天斗嘴,也大感无趣,坚持了一会儿,看完了灯海,在暖乎乎的的氛围下也坚持不住了。
    裴母心疼两个小家伙,说道:“这年纪大了,玩不动。要不,娘先带小七小八回去?”
    裴旻想了想道:“这样吧,也别回去了。就在这芙蓉园里歇脚,免得两个小家伙突然醒来,又没玩够,吵闹着又要来玩。”
    娇陈笑道:“妾身也有些乏了,陪着娘一起在这歇息吧!”
    芙蓉园是皇家御园,唯有皇室贵胄才有资格游玩的地方。
    每年的上元节,朝廷会破例开园,让百姓游玩,美名为与民同乐。
    不过芙蓉园只开放一半,紫云楼以北依旧是禁止游玩的。
    因为李隆基也会在这一天驾临紫云楼,与皇亲国戚一并眺望曲江花灯。
    高高在上的身份,注定了李隆基不能体会到寻常人能够体会的乐趣。
    这也是李持盈如此兴奋的原因所在,若非裴旻带着她上元夜游,她这辈子都难体会到寻常百姓的乐趣。
    有些时候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来几餐粗茶淡饭别有滋味。
    李持盈就是如此。
    以裴旻此刻在大唐的地位,除了上紫云楼需要请示,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自由进出的。
    王维、赵奕莹向裴旻告辞了,他们打算去曲江池上泛舟。
    看花灯人多热闹,这江池泛舟,过二人世界,人多就大煞风景了。
    裴旻自然通情达理的让他们去了。
    到了芙蓉园,裴旻没有打扰在紫云楼欢聚的李隆基,在僻静的地方找了一处清静的楼舍,安排裴母、娇陈、小七、小八休息。
    王氏也受不了人多的拥挤,打算在楼舍里休息。
    裴旻留下了几个护卫看护,浩浩荡荡的一票人,转眼间少了一大半。
    上了年岁的人都撤了,仅余下裴旻、李持盈、李白、王忠嗣、乌琪儿以及负责护卫的王小白等人。
    几人中也就裴旻年岁最大,上了二十五的老腊肉,其他人都二十或是以下,算得上是真正的年少……
    不过裴旻“人老”心不老,对于玩乐,还是有几分热衷的。
    有小七小八在,他不敢去河边放灯,免得两个小家伙也吵着要放河灯。
    就他们这个年岁,裴旻可不敢带他们冒险。
    现在少了小七小八,一众人兴致高昂的来到了曲江之畔。
    岸边遍布卖河灯的小摊贩,裴旻给自己、李持盈、李白、王忠嗣、乌琪儿还有王小白都买了一个,让他们许愿放着玩儿。
    这一并来到河边。
    乌琪儿突然惊喜道:“看,是流星!”
    众人赶忙举首望向夜空,只见一枚巨大的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李持盈脸色一白,道:“扫把星!”
    乌琪儿诧异道道:“在我们西方,如果在流星落下来时许愿,愿望就会成真。这么美好的东西,怎么叫扫把星!”
    “真的?”李持盈也不管对不对,直接双手抱拳,笑颜盈盈的许了一个愿望。
    李持盈偷偷的看了一旁的裴旻一眼,拉着乌琪儿道:“我们东方也有一种说法,将愿望寄托于河灯上,只要河灯不息,漂流到底,愿望就能达成。”
    她们一瞬间因为这虚无缥缈的东西,成为了好友,手拉着手,一并去放河灯了。
    裴旻看了看四周,对李白、王忠嗣、王小白轻声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有人跟踪我们?”
    李白、王忠嗣、王小白面面相觑。
    李白左右四顾,周边都是行人。
    他们一伙人男的英武不凡,女的也极有姿容,往来路过的人群,报以好奇观望的眼神,比比皆是。
    这茫茫人潮,如何看得出来?
    “也许是我多心了!”裴旻笑道:“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我们在,还真不信有跳梁小丑敢来找事,多多注意便是。”
    这人来人往,裴旻也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多心,还是真有不轨之人。
    不过他们都不是弱手,乌琪儿也有一定的功底防身,真正需要保护的只有李持盈一人。
    只要护好她,一切无忧。
    “我们也放灯去!”
    裴旻来到李持盈的身旁,不管许愿一事,是真是假,也小小的许了个愿,希望裴母、娇陈身体健康,小七小八茁壮成长,将河灯放入河中,任其顺着水流而下。
    李持盈好奇的瞪大了眼睛,笑道:“许了什么愿?”
    裴旻随口胡诌:“自然是希望大唐富强,国泰民安!你呢,又许了什么?”
    李持盈大窘,摇头如拨浪鼓一般,只是红着脸不说。
    裴旻也不去逼问。
    他们一行人又在曲江玩了一圈,最后还找了一艘三层画舫,以作游湖之用。
    裴旻直接将画舫驶进了芙蓉园,将裴母、娇陈、王氏、小七、小八接上了画舫,可以一边休息,一边参观曲江夜景。
    **********
    曲江武侯铺!
    武侯是唐朝的一大创新,长安的规模太大,人口太多,如前朝倚仗城防兵维护治安,根本忙不过来。
    武侯的诞生解决了这一难题,所谓的武侯,也就如同后世的片警,武侯铺也就是所谓的地方派出所。他们遍布各个街坊,负责消防治安问题。
    依照规定,大城门有武侯百人人,大坊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坊五人,受左右金吾下属左右翊府领导。
    不过上元节情况特殊,左右翊府为了今日额外调派了一千兵士,充当临时武侯,负责曲江的治安。
    曲江游人太多太多,杂七杂八的地痞流氓,脾气暴躁的江湖人,正应对了裴旻的那一个词“龙蛇混杂”。
    走多了夜路,难免遇上鬼。
    小偷失手,流氓受难,江湖人也敌不过兵卒的围擒,一个个都给关进了武侯铺。
    原本不大的武侯铺牢房,甚至出现了爆满的情况。
    孙浩是武侯铺的管事之一,他喝着苦涩的浓茶,强打着精神,干着坐镇大局的活儿。
    说是坐镇大局,其实跟看门的,没有什么两样。
    手下大多都安排出去了,武侯铺自身反而缺乏人手,他这个管事不得不亲自把守,以免出个意外。
    比起一边看花灯,欣赏着畅游曲江的俊男美女,一边维护治安,孙浩眼巴巴干坐着,更加让他无聊烦躁。
    “孙哥,又有不长眼的来了!”
    孙浩听着武侯铺外的呼喊声,骂骂咧咧的起身,带着牢房钥匙,当先领路。
    来人他并不认识,今晚从左右翊府多调了一千名兵士,他也做不到一一脸熟,只看对方的衣裳穿着也知是自己人。
    “犯了什么错!”孙浩随口问了一句。
    “抢劫!”来人往犯人屁股上踹了一脚道:“没出息的东西,向女人下手,也够丢脸的。”
    孙浩应道:“地痞流氓不都是这个德行,专挑老弱下手。不过也有例外,不久前就来了一个蠢得。向一个男的下手了,对方是个练家子。三两下就将蠢贼制伏了,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说着来到了武侯铺的临时地牢,打开了牢房,道:“进去进去!”
    犯人带着枷锁,经过孙浩身旁的时候,突然将枷锁挣开,一击手刀便将孙浩砍晕了过去。
    护送犯人来的武侯,也瞬间出手,将周边的护卫统统打倒。
    犯人高喝道:“谁是吴英雄?受人所托,来救你了!”
    关押在牢房里的流氓地痞面面相觑,也不知叫谁。
    犯人似乎也不敢久待叫道:“不想吃牢饭的都走吧……”
    犯人也不管那么多,直接与假武侯一起往外冲了。
    一群关押的地痞流氓,也不知谁叫了一声,胆大的一拥而出。
    胆小的不敢越狱,老老实实的在牢房里呆着……
    **********
    樗蒲馆!
    所谓樗蒲是出现于汉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