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打酱油》正文卷第二百三十六章、迥然不同的水上仪式[2]

我在民国打酱油最新章节目录
   着腮帮子,尖锐的唢呐声,或曲折,或婉转,或高亢,或低吟
    上百人的吆喝声和唢呐声交相辉映,刺透薄雾,向四周扩散开去,荡漾在微山湖宽广的水面上。
    不久之后,在薄雾的对面,忽然的也传来了一声尖锐的唢呐声,这是女方前来迎接的船,迎亲船上的唢呐立即停止。
    待女方的唢呐声停止后,迎亲船上的唢呐又吹响了,你来我往,通过唢呐来对话,不得不说,真是难得一见。
    以往迎亲难免会遇到大雾天,特别是在大湖上,会迷路,于是就需要唢呐大师傅吹唢呐,对面女方的人一听到唢呐声,就立刻用唢呐回,引着迎亲队伍前行!
    为什么要用唢呐呢,因为唢呐的声调尖锐,穿透性极强,声音可以传的老远,换做其它乐器则是不行,有的请不起唢呐师傅,就在船头,摆上一面中国鼓,魁梧的汉子甩动着鼓棒猛敲!
    在女方唢呐的指引下,迎亲船放缓了速度,徐徐前行,不消一会儿,便已经看到了远处的湖面上,出现了女方船队的影子。
    中间的薄雾渐渐淡去,女方船队也越来越清晰,在距离大概20米左右的地方停下,然后双方的唢呐声停止。
    双方的船队中间各自放下一条小船,迎亲船上的是老船民,女方也是差不多,随着两条小船接近,男方的老船民扯着嗓子喊道:
    “龙凤相随,代鱼开嘴,夜夜相对,万年富贵;钟鼓乐之,鸳鸯比翼,海燕双栖,乾坤定奏!”
    女方老船名回道:
    “贵府相迎,其势如洪,其心已表,其意已达;今有一女,欲往北去,自此临门,家祥安康!”
    “安心!”
    “甚好!”
    “礼成!”
    “迎亲!”
    两个老船民的迎亲与送亲语,在南方与女方的船队中间,高亢的飘扬,随后男方唢呐声响起,开始吹奏红事曲子《百鸟朝凤》。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迎亲过程,男方船队有条不紊的进入女方船队特意留下的空隙间,所有的船只并列在一起,飘荡在大湖上。
    新郎们开始踏上女方船只,先是给女方父母叩拜,然后在背着新娘回到船上,等接完新娘,双方船队在分来。
    男方船队调转船头,开始返回昭阳湖,接亲便告一段落。
    湘灵手里的笔记本一直在记录着,芮茶德的照相机拍下了一些照片,而汤皖则是第一次见如此新颖的接亲方式。
    和陆地上的上门迎亲差别很大,竟然没有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刁难,而且男方也不在女方家用完餐就返回。
    尤其是双方通过唢呐来沟通,甚是奇特。
    回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了,被热情的船民留下来吃了一顿朴素的婚宴,这一场集体婚礼便算是完成了。
    是的,汤皖等三人吃完饭就要走了,今天是初二,回去的路上要花费一些时间,因为大年初四,还要与保皇党和复古派华山论剑。
    回去不用从陆路走,只需要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往北走就行,速度比火车只快不慢,路上又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来时总是喜悦,离别总是伤感,湘灵站在岸滩上,看着载着先生,大牛和二哥的船渐行渐远,心里很不舍,眼角泪影闪烁。
    该嘱托的都已经嘱托完了,该牵挂的依旧在牵挂,湘灵有自己的坚持,这一份工作,是这么的具有特殊的意义。
    “记者lin,别站着了,想想我们晚上吃什么吧?”芮茶德坐在船尾,愁眉不展,这几天吃的实在是太好了,过上了好日子,再过苦日子可就难了!
    湘灵心情不好,没去搭理,径直走回了船舱,惹得芮茶德一肚子的抱怨,心里不由得想道:
    “难道晚上又要吃蒸土豆了么?”
    “天杀的蒸土豆,真是吃吐了!”
    “记者lin,你随便做点什么,我都吃!”芮茶德苦闷的喊道。
    汤皖站在船头,岸边的在慢慢往后退,不多久,就只能远远地眺望湖兴了,再然后就看不到了。
    可在汤皖的潜意识里,总是能看到湘灵站在岸滩上,那挥手告别的身影,久久的在脑中无法散去。
    清冷的湖风吹得人打了一个寒颤,汤皖收回了飘荡的心思,定定的看向了北方,在心里估摸着回去的时间。
    如此急迫会首都的非汤皖一人,还有仲浦先生,此时正身处津浦线上,浑身已经热血沸腾,战斗已经打响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