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正文卷第1137章兵败如山倒

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目录
   ……
    “什么?”
    听到仁川港兵败,范文程大吃一惊,不敢相信。
    朝鲜群臣都是脸色大变,彼此议论。
    “多铎,下马投降,免你一死!”
    明军呼喊震天。
    对面又有朝鲜人大喊:“王上,多铎派去偷袭仁川港的虏兵。已经被王师全歼了!”
    “建虏大势已去,反戈一击,一雪我朝鲜十几年的屈辱,就在今日!”
    。
    一直都忍着屈辱,俯首顺从的朝军,微微骚动了起来
    李倧站在马车上,满头冷汗。
    “不可能,这是明人的奸计,不可上当!”
    一人忽然歇斯底里的大叫了起来,不是多铎,也不是范文程,而是朝臣朝堂最著名的亲清派,也是现在的“首辅”金自点。
    他大声呼喊,像是在驳斥明军的谣言,又像是在说服自己。对他来说,建虏的失败就等于他和他整个家族末日的来临。
    没有人附和他,所有人都冷冷看着他。
    这时。
    “轰!”
    对面明军大阵忽然传出巨大的欢呼声,像是发生了什么巨大欢庆的事件。随即军士闪开通路,四个明军拖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了出来,虽然离得远,看不清面目,但光洁的脑袋和脑后的辫子却是清楚表明了他的身份,那不是明军,而是一个建虏,只不过已经被剥去了甲胄,一时难以判断身份。
    在拖动之间,那建虏不停的在大喊大叫。隐隐看见他满脸大胡子。
    多铎脸色顿时白了,从千里镜里面他清楚看到,那正是他镶白旗的固山额真,也是他派往偷袭仁川港的主将,伊尔根觉罗·阿山!
    自太祖努尔哈赤起,阿山就跟随做战,鲜有败绩,想不到今日竟然被明军生擒活捉,阿山都被生擒活捉了,跟随他的那些白甲精锐和蒙古八旗的下场可想而知。
    “怎么会,怎么会?”多铎不想相信,几乎要炸了。
    范文程也是目瞪口呆。
    朝鲜王李倧此时也已经是举起千里镜,紧张的看,当见到被两个明军小鸡一般拧抓的那个建虏,居然真的就是一直跟在多铎身边的那一个凶猛大将时,李倧更就是懵了。
    难道都是真的?
    多铎派往攻击仁川港的主力,已经是全军覆没了?
    如果是,那岂不是意味着“大清”今日将要惨败?
    而他在这之前作出的选择,岂不是糊涂?
    啊……
    李倧脸色煞白,全身哆嗦了起来。
    ……
    四个明军拖着阿山走出三百步,直快来到两军对阵的中心,方才停了下来,将阿山按在地上,阿山冲着对面哭喊:“王爷,奴才对不住你呀~~~”
    听到哭喊,这边的建虏再无怀疑,一个个都是震惊和惶恐。
    多少年了,还从来没有固山额真这样的带兵大将被南军活捉,今日是第一次啊。
    两个明军按住阿山,另外两个行刑,其中一个双手举起长刀,另一个举起大声公,扯开嗓子,冲着对面的建虏高喊道:“伊尔根觉罗·阿山~~~~建虏镶白旗固山额真,屡次冒犯天兵,罪大恶极,今日恶贯满盈,奉大明辽东先锋将军,周总兵官的军令,斩!”
    说完,他手一挥。
    行刑的明军猛地挥刀砍下。
    血光飞起。
    阿山头颅落下,在地上骨碌碌地翻滚。
    这一下,明军将士胸中的热血,再也压制不住的爆发了出来,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欢呼,然后就听见“咚咚咚咚~~”的战鼓擂响,令旗摇动,一直冷静如冰,不动如山的明军大阵,忽然爆发出了三声惊天动地的大喊:“杀,杀,杀!”
    所有将士都举起手中的兵器,用最大的肺活量,冲天大喊,向敌军示威。
    这一刻声震天地,感觉整个大地都震动了起来。
    对面建虏和朝鲜连军却是人人惊心。
    ……
    ——首发起点,最近订阅下降的厉害,不得不重启防盗版,写作不易,谋生更不易,个中不便,望大家谅解,正式内容请十五分钟后刷新,如果是半夜,请凌晨刷新,对造成的不便,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
    太子处置刘泽清,未修改版。
    王永吉额头有汗:“回殿下,他二人都在,不过是不是回到官署再问讯他们?大街之上,不宜久留啊殿下。”
    “张胜,姚文昌!”
    朱慈烺立刻叫出两位指挥使对质。
    两人都是满头大汗,跪在太子面前如同是洗澡。
    “听好了,本宫只问一次,但有一字虚言,必严惩不贷。李青山冒功,究竟怎么回事?”朱慈烺俯视他们,冷冷问。
    张胜,姚文昌虽然是刘泽清的死党,但在带天出征的太子面前,却也不敢撒谎,不然就是“欺君”之罪,何况当日知道真相的人极多,他们不说,自有他人会说,于是两人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将当日真相说了出来。当日,李泽清带兵围攻梁山,不想却走了李青山,刘泽清觉得没有面子,于是勾结军中将领,将李浩然生擒李青山的功劳掠为己功。
    不过张胜和姚文昌却竭力撇清跟李浩然之死的关系。
    当两人自白时,同样跪在地上的刘泽清面无死灰,他知道,自己今日肯定是逃不过了。这个总兵,肯定是丢了,幸好李浩然之死他做的漂亮,只要他咬死不承认,太子找不到证据,最多就是罢职,等过了这个风口,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到了太子身边小声而报,却是中军官佟定方。
    原来精武营两个把总队已经悄无声音将刘泽清的五百亲兵堵在了城门口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如果刘泽清的亲兵队胆敢作乱,立刻就可以绞杀。
    一切安排妥当,朱慈烺冷冷看向刘泽清。
    “刘泽清,你知罪么?”
    事到如今,刘泽清不能不认了,他一咬牙,重重叩首:“臣一时猪油蒙了心,抢了李浩然的功劳,臣有罪,臣该死。但臣绝没有派人杀害李浩然!”
    都见到棺材板了,居然还嘴硬,朱慈烺心中冷笑,声音冷冷道:“刘泽清虚报战功,欺骗朝廷,着立刻拿下,押入军中候审!”
    听到此,刘泽清大吃一惊:“殿下,臣是陛下任命的总兵,你不能这样对臣啊……”
    他以为就是降职,最多就是撤职,想不到太子居然要将他拿下。
    武襄左卫早已经一拥而上,将他打翻在地,剥去甲胄,结结实实的捆了起来。
    跟在刘泽清身边的副将郑隆芳见事不妙,想要悄悄溜走,也被武襄左卫按倒在地捆了起来。
    山东文武都看的目瞪口呆,太子出手居然如此果决,一点转圜的机会都不给。巡抚王永吉连忙上前,慌张道:“刘泽清虽然有罪,但还是应该交给有司处置,何况申氏所言只是一面之词,尚没有其他佐证,刘泽清一镇总兵,干系重大,一旦有变就悔之莫及了,望殿下三思啊!”
    朱慈烺当然明白王永吉的意思,刘泽清是总兵,在军中盘踞多年,不说手下的亲兵,就是副将参将也都是他的亲信,冒然拿下刘泽清,万一那些副将参将们不服,带兵哗变,山东不就乱了吗?
    身为巡抚,王永吉担心山东的安定,想要圆融处理,并没有错。
    但太子却仿佛没有听见,转头对田守信说道:“去跟刘泽清的亲兵传令,令他们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但有反抗者,以谋逆论处!!”
    “遵令!”
    田守信带着两名锦衣卫疾驰而去。
    刘泽清本人在城门口迎接太子,其五百亲兵在城门口不远的一处空地上列阵,因为距离主将比较远,听不到城门口的声音,自然也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时,对于左右两边忽然出现了两队京营士兵,除了惊羡于京营的武器装备之外,他们也并没有多想。
    直到一名绯袍太监纵马而来,在他们阵前勒马站定,高声喝道:“太子殿下有令,刘泽清违背军纪,已被革除总兵之职,其麾下亲兵(家丁)立刻缴械投降,但有顽抗者,以谋逆论处!”
    刘泽清的家丁都惊慌无比,他们是家丁,平常都被刘泽清喂饱了银子,只听刘泽清一个人的号令,骤然听到刘泽清被革职,朝廷令他们缴械,一时不知道该准备办了。
    田守信目光严厉,再喊一遍:“尔等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快扔下兵器?刘泽清被革职,已经不是总兵,尔等再跟着他还有何意义?”
    听到田守信这番话,又看看左右不远,两队杀气腾腾的京营士兵,刘泽清的亲兵们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咣郎朗……”兵器和甲胄在地上扔成了一座小山,然后两个京营士兵押一人,将他们全部押入城外的临时营帐中。
    直到刘泽清的五百亲兵顺利被缴械,排成队,一个个地被押入营中了,朱慈烺才看向山东巡抚王永吉,肃然说道:“审理之事就交给你们山东巡抚衙门和按察使衙门了,我猜杀害李浩然的凶手,就在他们中间!希望尔等能严格审讯,绝不使凶手逃脱!”
    听到此,山东官员又是吃惊,怎么?太子殿下要审讯刘泽清的亲兵?那可是五百人啊,一堂一堂的要审到什么时候啊?
    而刘泽清却要要晕了,因为当日杀害李浩然的,就是他手下的亲兵,一旦亲兵招认,那他的罪行就再也隐藏不住了。
    “现在是中午,最迟明天早上,本宫必须见到结果。”
    朱慈烺盯着山东巡抚王永吉,淡淡微笑:“至于怎么才能令那些顽固者开口,以抚台大人之才,一定能够想到,本宫就不赘言了。”
    ————
    杨轩初次临阵、
    不想在离着镇子还有一里路的时候,忽然马蹄声响,一名贼骑兵忽然从镇子里面闯了出来,隔着七八十步,相互就看到了对方。
    虽然操练严格,但毕竟是新兵,紧张总是难免,杨轩手下的一名亲兵端起来就是一枪。
    砰!
    但却没有打到,那贼兵吓的拨转马头跑回了镇子。
    那亲兵知道自己坏了事,吓的脸都白了。
    杨轩虽然恼怒,但却也没有责怪,只令人回去通报刘肇基,就说行迹已露,。他则带着二十个兵守在原地,继续监视流贼的动向。
    虽然是第一次上真正的战场,但杨轩却是谈笑风生,和手下的二十个兵丁开着玩笑,在他疏导下,二十个人渐渐都轻松了起来,等钻天猴带着二百多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