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正文卷第860章江左阅兵

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目录
   江左军营。
    隆隆隆隆……
    急促密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如同奔雷一般。而尘土中的旗帜和甲胄,也渐渐清楚。
    角楼上的卫兵吃了一惊,看旗帜和甲胄,这可不是咱南京的兵!
    正这么想着呢,就看见那一队骑兵已经奔回了营门之前,离着还有很远,带领的骑兵百总就已经忍不住惊慌,大声呼喊了起来:“快去报,太子殿下来了~~”
    什么?
    太子殿下?
    无论是角楼上观望的卫兵还是营门前的守卫,第一时间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到军官奔到营门前,再一次呼喊,他们这才确定,然后急急慌慌向里面禀报。
    很快,营中聚将的鼓声就敲了起来。
    咚咚咚咚……
    但不等鼓声停下,那一大队的骑兵大军就已经裹着漫天的尘土,来到了营门之前,然后左右两翼一分,马上骑士纷纷下马,尘土渐渐落下之后,营门前的八个卫兵连同刚刚冲出来的一个执勤百总,这才看清楚,冲到营门边的骑士,全部都是圆盔鳞甲的北方壮士,长刀弩箭一应俱全,跨下的战马,也都非常雄健,比他们巡营的战马,好像高大了不少,中军闪开处,一杆杏黄军旗亮了出来,上面绣着斗大的一行字:都督同知保定总兵虎。
    军旗之下,一个全身甲胄、披着总兵大氅的虬髯汉子在马上喝:“太子殿下驾到,营中各将,速速出迎~~~”
    ……
    江左军营中,一阵慌乱。
    脚步声,呼喊声,急急穿甲的声音,响成一片。
    主将张鹏翼是第一个奔出营门的。
    一出营门,见到营门外,两队盔明甲亮,异常雄健的北方骑兵正分列两边,中间十几个全身甲胄的将官,簇拥着中间一名银盔银甲、罩白色战袍、银盔上系有白色孝带的少年时,张鹏翼就知道,那就是当今太子殿下了。
    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见过太子殿下,但保定总兵虎大威的军旗不会有错,武襄左卫那独特的甲胄和祥云旗不会错,那众人簇拥之中,安稳如山的尊贵之气,更是不会有错,于是急忙奔过去,在少年面前单膝跪倒:“臣江左营张鹏翼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不说话,只冷冷看着他。
    虽然还是春季,但江南午后的阳光,是非常灼热的,太子一身银甲,里外两层,又一路疾行,脸上满是汗水,但却不曾抬手擦一下,连身边的唐亮要擦,都被他阻止---不是因为他不热,而是因为从虎大威宗俊泰以下,所有人都是内外湿透,此时很多人正抱着水壶猛灌,他虽为太子,但却也要和将士们共甘共苦。
    相比之下,眼前这一位张鹏翼却是清瘦俊逸,保养得体,如果不是一身甲胄,还以为他是一个文臣呢。
    没有太子令,张鹏翼不敢起身,继续跪在地上。
    接着,营中众将三三两两地从营中奔出,和张鹏翼一样,都惶恐的跪在太子面前。
    好一阵,营中游击以上的将官才全部凑齐。
    太子身边的虎大威宗俊泰等人眼中都是怒意,一个聚将都这么困难,如果是敌人杀到,这营中之兵,如何能够迎敌?
    望着眼前的这三四十人,太子朱慈烺脸色沉沉:“今日营门值守是谁?”
    “是臣。”
    一名游击脸色惨白的回答。
    “你居然比张鹏翼来的还迟……”朱慈烺冷冷扫他一眼,再看张鹏翼:“张指挥使,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营门不严,擅离职守,该当何罪?”
    ……
    江左军营。
    张鹏翼是金吾卫指挥使兼江左军营主将。
    面对太子喝问,张鹏翼满头大汗的回答:“呼名不应,点时不到,是慢军。营门不严,擅离职守,乃懈军,按律……当斩。”
    “那你还等什么?”朱慈烺冷冷。
    张鹏翼倒也是果断之人,立刻站起:“来呀,将他拖下去,立刻斩首,首级悬于营门,以儆效尤!”
    “啊,饶命啊~~”那游击没想到自己会被杀,惊恐求饶,但无济于事,两个甲兵扑了上去,将他拖了下去,随着一声惨叫,很快,一颗血淋淋地人头,就呈了上来。
    江左众将,一个个都是脸色发白,眼中敬畏之色更多。
    朱慈烺这才起身,说道:“进营!”
    ……
    兵道之上。
    “驾!驾!”
    忻城伯赵之龙正快马加鞭。
    ……
    “砰砰砰~~”
    号炮响起。
    “太子殿下驾到,宣令阅兵~~~”
    一声声的传令之后,整个江左大营很快就沸腾了起来。
    ……
    中军大帐。
    太子朱慈烺坐在帅案后的大椅子里,翻看桌上的兵册和功册,唐亮和佟定方站在身后,虎大威和宗俊泰坐在左首边、头两把的椅子里,而张鹏翼正立在帐中,表情忐忑的等候训话。
    太子殿下代天巡狩,假天子节钺,宣令阅兵,作为江左军营品级最高的主将的张鹏翼,不敢拒绝,也不能拒绝,原本他想要亲自去安排阅兵,以免露出什么破绽,但太子殿下不准,只令他身边的副将参将去准备,却把他留下来,细细询问营中情况。
    兵册也就罢了,江左营虽然兵额有短缺,但并不严重,功册却有很大的学问,里面有功提拔的大部分都是忻城伯的亲信或者是有门路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用大臣,将官用部下,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都喜欢用自己亲近、信得过的人。这原本也没有什么,但关键是,功册上的很多记载,并非实功,或者说,很多做战英勇,该提拔的没有提拔,反倒是花银子、使路子的人,提拔了不少。虽然功劳册记载简单,写的也是滴水不露,但太子可不是一般人,如果真让太子瞧出什么破绽,忻城伯就麻烦了……
    想到营门口的那颗人头,张鹏翼就更忧。
    张鹏翼的担忧不是白来的,他清楚看到,在兵册和功册之外,太子面前还摆着一个小册子,太子不时就会拿起来看,隐隐是在和功册做对比……
    张鹏翼正自忐忑,忽然听见脚步声响,一名武襄左卫进帐禀报:“禀殿下,忻城伯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在帐外求见。”
    “就他们两人?”太子头也不抬。但心中却是叹,史可法,终于是要见到了。
    “是。”
    “让他们进来吧。”
    “脚步声急促,有两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张鹏翼回头一看,正是忻城伯赵之龙和南京本兵史可法。
    两人都是大汗淋淋。
    赵之龙超史可法半个身子,他三步两步进到帐中,向坐在正中的太子纳首就拜。
    “臣南京留守赵之龙参见太子殿下。臣来迟,殿下恕罪。”
    崇祯十五年之前,赵之龙一直都在京师,对太子的模样,他是有印象的,他离开京师时,太子好像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储君,但仅仅两年,太子却已经内平流贼,外抵建虏,声望直抵陛下了。日前忽然到扬州,处置了扬州官吏,今日又突然杀到江左军营,不召集他这个南京留守,立刻就下令阅兵,难道是有什么针对性吗?
    赵之龙心中极度不安。
    史可法却是安稳,等赵之龙跪在地上都说完话了,他才赶到了赵之龙身边,撩袍跪下:“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史可法,参见太子殿下。”
    “平身,赐座。”朱慈烺还是头也不抬。
    史可法坐在右首边第一张椅子里,虎大威和宗俊泰自动挪了一个座位,将左边上首让给了赵之龙。
    张鹏翼则是自觉的退出。
    待史赵二人坐下,朱慈烺抬起头,看向史可法。
    个字不高,清瘦,面黑,目烁烁有光,穿着绯袍,甚是威严,就容貌来说,史可法和史书记载,几乎完全相同。史书另有记载,史可法清廉有信,与将士同甘苦,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得士兵爱戴,就安庆巡抚和漕运总督两任来说,史可法的政绩是非常卓越的,整饬兵马也见成效,但坏就坏在,史可法不善谋权,在政治上过于幼稚和犹豫,以至于被马士英抢先拥立弘光帝,继而坏了大事。
    最终,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心力交瘁之下,史可法乱了分寸……综合来讲,史可法所长,不在带兵,对于带兵,他没有天赋,他有的只是气节和清廉。
    这一世,史可法有河间府之功,声名更胜前世。
    但据军情司的密报,史可法就任南京兵部尚书已经两个月了,但却并未完全掌握南京兵权,最大的原因就是赵之龙和刘孔昭这两个勋贵,一个南京留守,一个操江提督,他们两人虽然对史可法尊敬有加,但对兵权却始终抓的很紧。史可法一时也没可奈何。
    ……
    太子看史可法的同时,史可法也在观察着太子。
    和一般人不同,史可法对太子的了解,可不是从市井流言而来,而是从各种咨文,以及在京师的好友同僚的书信中得知---很多人隐隐担忧,当今太子会是下一个明武宗,史可法虽然不这么认为,但从心底里讲,他对太子的某些作为和言行,也是不赞同的,最大的一点,太子疏离士子,却亲近异端(汤若望)。
    但从抚军京营,到击退建虏,太子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挽救了大明的危急之后,史可法的心思,渐渐有所改变,太子殿下虽然不太守礼,不好学习,但极有谋略,庙堂之上提出的财策之法,也都一一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废除辽饷,更是完成了东林人十几年不能完成的任务。
    太子看似不羁,但细究起来,却并没有出格的举动,只要善加劝谏,太子未来定可成为明君。
    今日急急赶来,看到营门口的那颗人头,一惊之下,却也更明白太子治军之严厉,怪不得京营能击退建虏。
    现在和太子同帐而坐,史可法抬眼望去,见太子果然是天颜冷静,英姿勃发,心中不由升起宽慰……
    和史可法对视一扫间,朱慈烺微微点头,目光再看向赵之龙。
    乌纱帽,狮子袍,面容端坐,三缕长髯,看起来雍容贵气,一下就知道是从小无忧、没受过艰难的世家子弟,如果只论容颜,赵之龙倒像是一个正直之臣,可用之勋贵,就历史表现来说,他却是极其龌龊。不说他率领二十万大军投降建虏,只说他配合马士英,迎合阮大铖,排挤史可法和朝中的正直之士的恶劣表现,就足够推出去斩首了。
小说推荐
  • 带着崇祯去流浪
    一个为大明坠落而打抱不平的青年,偶然得到机会,回到北平城破那个夜晚,在这个夜晚,他拼尽全力,带上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去流浪。是成为霍光,辅助崇祯,带领大明中兴,还是成为曹操,取崇祯代之,建立属于他的帝国
    人间十年连载中
    最新章:第四百五十六章:南下汝宁府(六)
  • 崇祯盛世
    崇祯元年农历十一月的一个黄昏,整整六个多月没有下过雨的北方大地,沉闷,干燥,整个京城的上空盘旋着一股紫色的雷暴云泉,将这个十室九空的京城笼罩其下!那云泉如一根能够叱咤风云的擎天一柱一般,恍如是从紫荆城中发出,直插云霄之中,让人一眼望不到尽头!京城的百姓们都探头探脑的缩在自家的窗户后面,惊恐的望着这诡
    轩樟连载中
    最新章:1124树林激战
  • 崇祯大明
    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崇真的一生是赶鸭子上架的一生,也是悲催的是一生,明末说是乱世,却没有乱世的英雄,哪怕秦皇汉武,三国隋唐,来一位名人也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奇葩阶段。且看此时的崇祯,又会有如何波澜壮阔的人生
    春秋各半连载中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章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四)[2]
  • 崛起崇祯
    崇祯十一年,鞑虏十万联军入侵大明,肆虐京畿。大明危矣!而此时,后世的一个历史爱好者穿越成崇祯皇帝。大明不可欺,大明不可辱!朕将率大明无敌虎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巍巍大明,日月昭昭,朕之所指,皆为汉土
    破冰传奇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第一百三十章所图甚大[2]
  • 我是崇祯帝
    叮…系统绑定中。这是一段兴邦富国之旅。东林党、浙党、齐党、阉党。统统靠边站!帝党才是最牛逼的
    大璎珞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资料3八大狗皇商下场
  • 崇祯本纪
    朕就是崇祯,拥有海军辅助系统的朕绝非亡国之君。有朕在,大明将江山永固,天下一统。魏忠贤,你是把好刀。东林党,还是去当在野党吧。李自成,继续给朕打工吧。皇太极、多尔衮你们放心,满族作为少数民族,会圆满融入我大明的。朕的目标:天下日月所照,皆是大明臣妾。英语是什么鬼?一边玩去吧。番邦外族,欢迎参加汉语的
    喜马拉雅听风连载中
    最新章:天启风云第五一八章:莽古尔泰的怨气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
    叫天连载中
    最新章:正文卷824为自由而战
  • 崇祯:重征天下
    一个屌丝青年穿越到了明末,不幸成为了尚未登基的亡国之君-崇祯。在那个波云诡谲、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如何挑战宿命,完成自我的救赎?无数乱世英雄、乱世枭雄、乱世佳人纷纷登场,他如何演
    饱吹饿唱连载中
    最新章:1578章征地难题
  • 大明崇祯帝
    一个普通宅男成为崇祯后,不知道历史事件,不知道名臣武一个普通宅男成为崇祯后,不记得历史事件,不知道名臣武将,只记得大太监王承恩是陪皇帝一起死的,于是为了自己的小命,重用东厂锦衣卫,重新组建西厂,指使各地监军太监贪污受贿,敲诈走私来的钱来重新组建大明,不知最后是与大明王朝一起消失在历史中,还是一起涅槃
    飞天蛤蟆精连载中
    最新章:199章茅山传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