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2第326章竹内连山“疯了”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最新章节目录
   龙文章这人一天到晚神搓搓的,说的通俗一点叫做没有个正形,思维也属于是天马行空的那种。
    尤其是对一些寻常事情的界定,龙文章根本就不会受世俗所扰。
    比如之前鬼门口那场伏击战中,己方明明占了优势可以顺利撤退,龙文章却一反常态要硬干。
    这种拿士兵的命去练兵的想法,正常人基本上都做不到。
    而龙文章却能毫不犹豫!
    现在没事到城里偷个情什么的,完全称不上是什么稀奇事。
    封云天和龙文章相处了这么久,早就习惯了他的这种另类,对于他的这种偷情行为倒也见怪不怪。
    更别提龙文章靠着他的身板,可没从这群小媳妇身上搜刮好东西。
    说得绝对一点。
    川军团能有如今的这个规模,最少有一半是靠龙文章的身板,“老汉耕田”辛苦劳作得来的。
    封云天自认为能力远超龙文章,可唯独在这件事情上。
    他不得不甘拜下风。
    “哒哒哒哒……”
    不远处的一处小鬼子碉堡里,突然射出来一串重机枪的子弹,打断了封云天和龙文章的聊天。
    两人还以为自己被发现了,属实都被吓得打了个机灵。
    连忙将身体死死的贴在凹坑里,尽可能规避即将射过来的子弹,然后再想办法进行撤退。
    结果机枪扫了三个点射就停了,两人也并没有听到子弹穿空的咻咻声。
    随后封云天便听到碉堡内的日军,扯着大嗓门嘻嘻哈哈的说话声,搞明白了这究竟是咋回事。
    原来这突然之间开火扫射,竟然是日军的日常防卫工作。
    目的是通过用子弹扫射的方式,随机性的向任何存在可疑的区域进行射击,清理可能存在的隐患。
    日军绝大部分时间都缩在堡垒里,没有派出小股部队在外面巡逻警戒。
    要想保持松山这片阵地的安全,采用这种用子弹随机扫射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
    以92式重机枪3700多焦耳的能量,人只要被打中基本上就报废了。
    “这群王八犊子憋疯了吗?子弹多了没地方用吗?没事乱开什么枪,把老子汗都吓出来了。”龙文章压着嗓子吐槽。
    “他们这可不是在乱开枪,而是有目的性的清理可疑区域,顺便还能让刚从国内过来的新兵,练习一下枪法。”
    随着战争的不断持续,日军队伍中的老兵不但减少,新兵已经成为了主流。
    虞师这边在加紧训练士兵,让新兵尽快适应战斗,尽快的提升战斗力,也成了日军最迫切的工作。
    “清理可疑区域?”
    听到封云天的这个解释,龙文章属实有些惊讶,诧异道:“这群王八盖子的,以前可不带这样玩的。”
    “以前不代表现在。”
    封云天皱了皱眉头,猜测道:我估摸着可能和我们之次干的那件事有关,小鬼子的上头已经意识到了,我们有办法过江对他们造成威胁。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那种情况,也是为了加强松山的防备工作,才特意增加了这种警戒手段。”
    封云天的猜测合情合理,龙文章觉得很有可能。
    表情凝重的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有点麻烦了,哪怕我们伪装做得再好,也保不准小鬼子会不会发神经。
    这要是一梭子弹打过来,就我们这个蹲着拉屎,屎都会粘到屁股上的坑,我们俩都会交代在这里。”
    “你怕了?”封云天调侃道。
    “我怕?”
    龙文章表情一变,吹逼道:“我走南闯北了大半辈子,什么东西没见过,就这?根本就不是事?”
    “那不就得了。”
    封云天咧嘴一笑,无所谓的说道:“那就赌运气呗,反正我没做过亏心事,也不怕鬼敲门。
    就是某个人可能要注意点,毕竟那些不人道的事情,他干的可不少。
    比如偷别人的媳妇不说,偷完了还要拿别人家的东西回去养兵崽子,我觉得他最好下雨都少出门,免得遭雷劈。”
    “……”
    龙文章脑袋上飘过1万只草泥马,脸上的表情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你tnd直接说名字得了!
    “好了,不和你瞎**扯了,咱们过来可不是为了趴在这里看风景,还是抓紧时间干正事的好。”
    封云天以很缓慢的动作,拿出塞在衣服里面的望远镜。
    接着说道:“我视力比你好,我来负责观察勘测,你来负责画图记录,争取找出所有的火力点。”
    “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了。”龙文章挥了挥手中的纸和笔。
    “OK!”
    封云天反手比了个手势,视线透过望远镜看向了主阵地。
    “松山第一防线,整体防御阵型为半环,阵地结构为疑是内部联通的梯形阵地,正面的临江射界几乎无死角。”
    “以怒江从南往北方向,为0到180度的轴心线画图。”
    “约190度,发现92重机枪碉堡,内置重机枪两挺,外部的三人和二人阵地,嗯,非常多。”
    “约290度,外置环形工事,发现轻机枪两挺,掷弹筒3具。”
    “约230度,九二重机枪巢,重机枪6挺。”
    封云天将数据一个个报出来,龙文章用铅笔在之上画图记录,前面这些他都并没有察觉一样。
    唯独的最后面这一个的时候,龙文章手中的笔停了下来。
    很疑惑的问道:“几个?”
    “六个,有问题吗?”封云天反问道。
    “那个角度射界很小,枪巢的活动空间很有限,里面放6挺重机枪,先不说他的人挤不挤得下,光弹药运送都是个问题。
    而且竹内连山旗下就一个联队配置,他旗下的重机枪可没那么充裕,第一防线里面就这么多重机枪,那后面怎么守?
    主阵地的第二防线,第三防线,以及后面还有其他6个碉堡群。”
    龙文章的分析非常的透彻,对于左右摆动射击的重机枪而言,一挺重机枪就能覆盖很大的范围。
    重击枪巢是一个长条型,整体镶嵌在山体里的堡垒群。
    虽然它的空间比环形的堡垒,或者单独的机枪射击点要大很多,但是也并没有大到哪里去。
    这么多重机枪挤在一起,对于需要大空间的重机枪而言很麻烦。
    不过。
    麻烦归麻烦,优势也很出众。
    六挺重机枪火力交叉形成的覆盖区,对于没有什么掩体的江滩区域而言,简直就比死神的镰刀还恐怖。
    哪怕你同时冲上去1000个人,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收割一空。
    没有任何“走位”的空间!
    (抗日历史上的战神——曹锡,一人一挺机枪守一个河堤,一连击杀了500多名想要过河的日军。
    这就足以证明一挺重机枪,在特定条件下所能造成的杀伤力会多么恐怖。)
    现在封云天他们渡江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挺重机枪,而是6挺枪线叠加在一起的重机枪。
    其恐怖程度,简直无法用文字描述。
    如果不是封云天和龙文章靠近观察,根本就不会发现日军这个第一防线,竟然放置了如此恐怖的火力。
    有这一个重机枪巢的存在,仅第一防线230这个角度的区域。
    个字来形容——
    生人勿近!
    要是不能把这6挺机枪搞掉,虞师接下来反攻松山的时候,这个方向将会让无数渡江战士牺牲。
    这个机枪巢也将成为恐怖巨兽,硬生生的拦住虞师进攻的脚步。
    龙文章后半段话的意思更明确,就是主阵地第一防线火力如果这么猛,那就代表后面的碉堡群江没有机枪可用。
    这种大脑袋配小尾巴的防御布置,明显是不符合常规作战部署。
    封云天拿了望远镜在观察,获得的信息比龙文章更多,对于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快便做出了回复。
    因为这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都是在于一个原因。
    “你看吧。”
    封云天把望远镜递给龙文章,指了几个方向让他看,然后从旁解释道:“你看第一防线、第二防线、阴登山、黄土坡,这所有的碉堡群有没有发现奇怪的现象。”
    “奇怪的现象?”
    龙文章怀揣着这个疑惑,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对比。
    龙文章不愧是妖孽著称的战争天才,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远超一般常人,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些碉堡群相隔距离如此之远,而我们并没看到送饭的队伍,他们竟然能在同一时间吃上饭?难道说……”
    龙文章想到那个可能性,一脸骇然的看向了封云天。
    “就是你想的那样。”封云天非常肯定的点头。
    “这怎么可能,这也太夸张了。”龙文章瞪着眼睛不敢置信。
    隔岸看着松山阵地上如火朝天,搞了一年多的土木工程作业,虞师每个人都知道竹内连山在挖山。
    可有一点所有人都清楚。
    松山是一座通体石头的石头山,坚固到哪怕用航空炮弹都只能削一层皮。
    竹内连山在土木工程这方面再牛逼,在条件和工具受限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将整座石头山给掏空。
    平时众人调侃的乌龟壳,说竹内连山把松山都挖空了。
    这个挖空并不是将山给掏空,而是因为竹内掏出了7个碉堡阵地群,所形成的一个比喻说法。
    并不是说眼前这座松山,真的被竹内连山给挖空了。
    然而眼前龙文章所看到的事实,却摆明了竹内连山不仅掏出了七个碉堡群,还将这7个碉堡群在山体里面连成了一片。
    所有人和一切的装备物资,都可以在这七个碉堡群里面自由活动。
    也只有顺利的做到了这一点,所有的阵地才能做到同一时间吃饭,外部也看不到炊事人员的活动迹象。
    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解释为什么第一防线,就会拥有如此多重机枪。
    因为内部已经被全部掏空了,第一防线如果被虞师用人命强行攻破的话,这些重机枪可以撤到第二防线。
    然后继续形成恐怖的火力,继续向虞师进攻部队发起攻击。
    要是第二防线再被虞师给强行突破,这些机枪又可以再次测完第三防线,再次构成强悍的火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