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2第274章以枪声为令

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最新章节目录
   封云天把药品看得比枪重要,决定从城北进城拿下医院。
    腾北抗日武装一众骨干看重武器,更倾向于去打城西或者城南,那样就算打不下来仓库,也能趁机抢日伪军的军营。
    作为日伪军平时生活的地方,肯定也会存一些武器弹药。
    结果封云天偏偏要去打医院,他们都非常的不能理解。
    吴成才出于对封云天个人的敬佩,加上做队长的更懂人情世故,虽然皱着眉头,但是没有说什么。
    其他剩下的骨干就不同了,有三人当场提出了质疑。
    唯独只有去过苏联的刘子铭,很清楚这里面的利与弊,有心想要站出来说两句,可最终张了张嘴还是放弃了。
    刘子铭和腾北抗日武装在一起待了这么久,很清楚他们最缺什么。
    没错。
    就是武器弹药。
    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使用,拿再多的药品回去也没用。
    因为腾北抗日武装的枪不够用,他们就不敢出去和小鬼子打架,不打架就不会存在受伤的情况。
    没有人受伤药品就没有任何用,拿回去也只会堆在那里发霉。
    从“务实”这方面来说,腾北抗日武装主张去打有武器装备的军营和仓库,确实没有任何一点毛病。
    如果从这方面来考量的话,刘子铭需要为腾北抗日武装说话。
    而另一方的封云天身为一团之长,他不缺这几十百把个人的武器装备,更看重以后的发展需求。
    刘子铭作为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一旦腾北武装扩张未来的药品会有多宝贵。
    从这一点作为出发,刘子铭又需要为封云天说话,想办法说服腾北抗日武装,去打城北的医院。
    而这样一来就起了冲突。
    在刘子铭看来两边都有它的道理,即便站出来说点什么,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就选择了闭上嘴巴,期待封云天能想出一个破解之法。
    这边封云天自然是能够理解,腾北抗日武装为什么会这么抗拒。
    无它。
    当下需求而已。
    毕竟他们现在哪怕是拿上了武器,也还只是一群没见过什么世面,考虑事情没有那么全面的“泥腿子”。
    境界没有达到那个层次,眼界也就不会达到那个高度。
    这不是什么贬低。
    纯粹就是作战经验不足的缺陷。
    腾北抗日武装组织成立至今,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年,各种骚扰袭击的战斗,加起来也不过巴掌之数。
    相比封云天这个6年的骨灰级老兵,腾北抗日武装连新兵都算不上。
    再加上没有见过受过什么教育,更没有学习过更加高等的军事理论,在战争学问这方面就是个“文盲”。
    腾北抗日武装不理解封云天的决定,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了化解眼前的僵硬局面,让腾北抗日武装支持自己的行动,封云天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完美的解决之法。
    与其和他们解释大堆药品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这种对于腾北抗日武装来说,因为词语的太过于专业性和复杂性,一时间很难消化的复杂东西。
    封云天选择了一条更有效,也更加有利于理解的方法——
    以物换物!
    也就是腾北抗日武装拿回来的药品,如果到时候不想留下来,都可以找封云天置换成武器装备。
    为了让腾北抗日武装的众人,能更直观的知道能换多少武器。
    封云天用了老百姓最熟悉的单位,1两换10发步枪机枪弹、1斤换一个手榴弹、10斤换一把步枪、40斤换一挺轻机枪……
    封云天说的兑换方式直观易懂,腾北抗日武装的“泥腿子”一听就明白。
    听到拿一斤药品就能换个“大炸弹”,10斤就可以换一把梦寐以求的步枪,40斤更是可以换到能突突的大家伙。
    腾北抗日武装一行人,包括吴成才在内都兴奋了起来。
    要知道“泥腿子”别的本事没有,军事理论什么的压根不懂,打仗靠的就是一个爱国之心和复仇怒火。
    可他们作为从小务农长大的人,最不缺的就是一把子力气。
    以他们自我估算的背负力来说,每个人最起码可以背100斤,要是能给他们一副扁担箩筐,挑200斤都能健步如飞。
    这要是全都换成了武器弹药,那岂不是人手一把突突突?
    这也太得劲了!
    想到那个美好的画面,吴成才等一行腾北武装的骨干,刚才还不情愿的脸色,瞬间就变成了喜笑颜开。
    对于封云天攻打城北的决定,举双手双脚120个同意。
    刚才还在好奇封云天会用什么办法化解眼前问题的刘子铭,听完封云天这个以物易物之法也是眼前一亮。
    对于封云天这个临场应变能力,不得不由衷的佩服。
    而对于封云天来说,只要确定是去打医院拿药品,不管腾北抗日武装的人加起来能拿多少药品,他都是保赚不赔的事情。
    至于从县城这个日军医院里面,究竟能捞到多少的药品。
    那就只有打下来才能知道了。
    大的进攻路线终于得到确定,所有人一致同意攻打县城的医院,接下来就是进攻方案的各种细节问题。
    补充细节研究各种对策,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情。
    而这场行动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哪怕浪费一分钟都可能会平生变故,需要争分夺秒抓紧时间。
    为了最大化时间的利用率,封云天决定采取边行军边讨论的方式。
    吴成才觉得这个方法非常不错,立马就让儿子吴小狼去组织人员撤回,并开始向腾冲县城方向转移。
    他则带着几名骨干跟着封云天,一路边走边探讨行动的细节。
    比如:
    以什么样的队形抵达城北附近,避开这里面走过来的日军“诱饵”小队;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攻;
    拿下县城的城北门楼子之后,人员进行什么样的部署;
    进城之后哪些人负责打医院,那些人负责阻击驰援过来的日军,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阻击等等。
    当封云天等人来到城北外,距离城门口不远的树林中隐蔽时。
    进攻的各种细节和注意事项,基本已经得到了最终的解决,并由各个骨干传达给了下方人员。
    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半,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以这个时间点来推算,作为诱饵的日军小队应该到了原伏击点附近,正在继续往张家村方向走。
    埋伏在路途中的日军大队,估计也已经等的着急了。
    不过他们再怎么着急也没用,诱饵小队没有把鱼给引出来,他们就只能继续在原地憋着。
    哪怕再怎么憋不住了,顶多也就沿途往前走几步路。
    不至于和诱饵小队拉的太远。
    埋伏的日军小队等的心急如焚,偷偷摸摸转战到城北外面的腾北抗日武装,更是全员紧张兴奋到额头冒汗。
    就他们这么一丁点的人,竟然跑过来打腾冲县城。
    这要放在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敢想。
    这也太夸张了!
    可就是这么一件做梦都不敢做的事,现在却已经变成了现实,你说这能不让人紧张到心跳加速麼。
    作为腾北抗日武装负责人的吴成才,此时更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对他来说这场玩的确实有些大,要不是能够获得的收获实在太诱惑了,他根本不会拿100多人来这里赌博。
    毕竟这一场赌博要是赌输了,那这100多人可就全搭进去了。
    树林里偷偷的藏进了100多人,每个人是既兴奋又紧张,城北门口却是一派“祥和的气象”。
    城门大开的城北大门口边上,8个帽子戴得歪歪扭扭的伪军,正在盘查进出城门的老百姓。
    时不时的还会逮住其中一个,故用各种名目威胁捞好处。
    捞到了一群人笑嘻嘻的塞进兜里,没捞到就气冲冲的一顿拳打脚踢,俨然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是个中国人。
    为虎作伥不知可耻,反而乐中其中。
    属实是中国人中的败类。
    城门洞子里面有5名日军,背着枪抽着烟嬉皮笑脸的对着某些人指指点点,看到女人甚至还会上去摸搂搂抱抱。
    完全就没有一点的纪律性,和地痞流氓没什么区别。
    城楼子上面还有3名日军,其中一人站在上面左右观察,剩下的两人坐在一挺92式重机枪后面。
    那黑洞洞的枪口粗犷的枪身,没人会怀疑它的威力。
    只要这挺重机枪一开火,整个城门光秃秃的方圆几十米范围内,都将成为它的修罗屠戮场。
    哪怕远在七八十米外的树林,只要它一开火也会被打倒一片。
    这就是重机枪的恐怖威力!
    整个城北门口可以看到的日伪军,加起来只有16个,城楼子下面有个房间,里面应该也还有几个。
    总计兵力在20个左右,和封云天一开始预计的差不多。
    城门上下的日伪军警惕性并不高,原因估计在于他们哪怕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会有一支整天被他们撵着满山跑的民间武装,吃了熊心豹子胆跑来攻城了。
    至于怒江对岸的一众国军队伍,早就被日军间谍盯得死死的。
    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能收到信息。
    根本不可能存在一只数百人大部队,悄无声息越过怒江突然就出现在腾冲城外。
    然而就在这个“天下太平”的气氛下,这个腾冲县城的日伪军都放松警惕,不觉得有生命危险的时间点。
    “砰~”
    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打破了这一副虚伪的祥和。
    惊起了林中的麻雀纷飞。
    城门楼子上面的重机枪后方,一名正抽着烟晒太阳的小鬼子,整个后脑勺突然像西瓜一样炸开。
    各种红的黑的白的热乎乎的,喷了旁边的小鬼子一脸。
    城门下的小鬼子和伪军到枪声,全部都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某个人的枪走火了。
    准备进出城的老百姓听到枪声,全都被吓得抱头趴在地上。
    以为日军又在杀人了!
    在城门口一言不合就杀老百姓,这种事情日军这大半年来干的并不少,老百姓们都已经吓出了“经验”。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别跑,如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