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汉室再兴》正文第353章五十年箴言

三国之汉室再兴最新章节目录
   新一期的燕京杂志发行出来,韩馥自证,袁绍身败名裂,甚至被开除袁家族谱,从四世三公的联军盟主成为人人唾骂的丧家之犬。
    魏郡各县官吏看到公文,纷纷背离袁绍,主动遣使往清河投降刘和,袁谭兄弟将袁绍草草埋葬,在高干等人的保护下退往南阳。
    袁绍走向穷途末路之时,刘和在甘陵却如沐春风,不仅关羽在青州进兵顺利,荀攸也如愿来到冀州,与他同来的还有两位颍川名士:杜袭和赵俨。
    这两人是颍川四大名士,荀攸在董卓被杀后免罪返归,得到荀彧的书信北上,正好碰到准备到荆州避乱的杜袭,便邀请他到河北,杜袭与赵俨是好友,三人便一同北上。
    这两人在任上都颇有政绩,杜袭还曾担任过曹真和司马懿的参军,镇守汉中,长于谋略。
    正好徐荣兵进河内,缺少帮手,便拜杜袭为河内太守,与徐荣一起镇守河内,安抚百姓。
    赵俨为人刚毅有度,刘和正想重新修订律法,整顿吏治,发展河北内政,眼下有了一个通明律法的夏侯兰,但还缺主事之人,赵俨正好可以主办此事。
    正商议内政之事,淳于琼派人送来降书,此事基本已是水到渠成,正准备让张郃去接管馆陶,徐荣趁势带兵南下,荀攸却拦住了刘和。
    荀攸言道:“馆陶已是囊中之物,何须急于一时?此天赐良机助将军取平原,望将军察之。”
    “哦?公达请讲。”刘和反倒一愣,袁绍灭亡,和平原有什么关系?
    荀攸言道:“淳于琼降顺将军,实不如败逃平原。”
    “败逃平原?”刘和微微蹙眉,忽然明白了荀攸的意思,大笑道:“先生果然妙计,佩服!”
    荀攸这是让淳于琼诈降平原,现在袁绍已死,树倒猢狲散,各自逃走,袁绍本就与公孙瓒联合攻打冀州,这时候淳于琼逃奔青州,对刚刚遇挫的公孙瓒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荀攸言道:“袁绍覆灭,将军当亲去邺城一趟,一为安抚魏郡百姓,二可轻平原守将之心,如此淳于琼到了平原,才不被生疑,方能从中取事。”
    刘和点头道:“公达所言极是。”
    程昱言道:“只是淳于琼好酒误事,新降之人其心难测,还需派人到军中监督,暗中运作此事,方能成功。”
    荀攸点头道:“仲德言之有理,淳于琼只为进城之用,入城之后,还需其他人主事,此人既不能显名,又要能独断大事,临危不惧,将军可有合适人选?”
    刘和略作思索,笑道:“孙礼足以担当此任,另外我再派麹义带先登军混杂于淳于琼军中,可保万无一失。”
    当下将孙礼唤来,众人仔细商议一番,刘和嘱咐孙礼到了平原,格外小心应对田豫,随后命他带书前往馆陶去见淳于琼。
    第二日,刘和亲领大军自甘陵出兵攻取馆陶,淳于琼闻报,不等大军杀到,便弃了城池,带领部下南渡大河逃往青州去了。
    刘和兵到馆陶,留张郃镇守城池,与徐荣继续南下,到了魏县之后,徐荣自黎阳兵进河内,命张辽领一万兵自邺城出兵相助。
    刘和带着三百精兵来到邺城,程普等人出城迎接,魏郡百姓闻讯,纷纷夹道相迎,箪食壶浆,欢呼不已。
    刘和下马与程普等人相见,向道旁的父老挥手致意,郭嘉在一旁指着一位老者说道:“此人鹤发童颜,恐已过耄耋之年,在邺城必有威望,君侯何不慰问一番,以示亲民之意?”
    刘和本无意久留,听了郭嘉之言,却也觉得有道理,这顺便收买人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当下便走过去,对那位白发老者问道:“老丈多少年纪?”
    老者神情激动,颤颤巍巍,忙答道:“草民年近百岁了!”
    这个时代能长命百岁的人可不多见,叹道:“若能境内平安,人人安乐,都如老丈一般健康长寿,吾心方安。”
    老丈言道:“君侯不愧为汉室宗亲,如此心系天下,是我等草民之幸,袁绍才来魏郡半年,就加了三重赋税,以至人人怨恨,我们苦盼君侯已久,果然应了五十年前的箴言。”
    刘和诧异道:“五十年前有何传言?”
    老者言道:“桓帝时,有黄星现于北方,与北斗争辉,辽东人殷馗精通天文,夜宿于邺城,曾对我等说过: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燕赵之间,如今算起来,正好五十年。君侯今日到此,正应当时殷馗之言,从此天下可望太平了。”
    “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身边的百姓听了无不鼓掌欢呼,一时间声浪传遍邺城内外。
    刘和哈哈一笑,扭头瞟了一眼郭嘉,两人心照不宣,在众百姓的欢呼声中进城而去。
    到了府衙之中,刘和笑问道:“辽东殷馗是何人?”
    郭嘉笑道:“此人为海外术士,曾在长白山修炼,在河北颇有名望,早已死去多年了。”
    刘和指点着郭嘉一阵摇头,这家伙果然聪明,这么早就懂得请水军搞舆论,大大地有前途。
    聪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细说什么,郭嘉忽然伸出手笑道:“我已经劝降文丑,何时支付我一百万?”
    “哦?”刘和倒有些意外,问道:“文丑可是袁绍家将,你如何说得动他?”
    “哼,卑鄙!”一旁的颜良脸色瞬间就黑了。
    郭嘉却不以为意,笑道:“此事也有颜将军一番功劳,若非他先前每日苦口婆心劝说打骂,乱了文丑心智,我也难以一锤定音。”
    刘和笑问道:“你如何一锤定音?”
    郭嘉嘿嘿一笑:“当时颜将军急着出兵来攻邺城,我担心文将军逃走,便拿了书信去见文丑,让他见识到袁绍真面目,又告诉他,一旦投降就有百万奖励,我与他各分一半,我们合开一家酒馆,文丑便欣然答应了。”
    刘和大笑道:“果然还是你攻心为上,不过此事确实有颜将军莫大的功劳,你可不要忘了他的好处。”
    郭嘉笑道:“那是自然,等酒馆开起来,我请颜将军吃酒。”
    颜良闻言大怒:“郭奉孝,你你……你太小气了。”
    郭嘉大笑道:“玩笑而已,这酒馆也算颜将军一份,我们三人共同运作如何?”
    “哼,这还差不多!”颜良这才算稍稍满意,神色缓和了许多。
    郭嘉嘀咕道:“颜家家大业大,还来抢我们两个穷人的饭碗,唉——”
    颜良顿时脸色涨红,赌气道:“好好好,那我不要了,我去找文丑喝酒……”
    郭嘉马上抓住颜良的手臂:“那就一言为定。”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