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宝鸡》正文第八篇??民俗博物馆[2]

大美宝鸡最新章节目录
   梓妍和她的战友被凤翔泥塑和木板年画所吸引,望着凤翔泥塑和木板年画她们联想到了百鸟朝凤的情景,密密麻麻的鸟群在凤凰神鸟的指点下把天空与大地连接在了一起,把大地与江河连接在了一起,把江河与天空连接在了一起……
    少年杜星泽和他的父亲参观完庭院后走上了双排楼梯,两排楼梯向上延伸着让匆忙的脚步接触到了云巅的天梯,楼梯的上面是一个宽阔的休息平台,站在休息平台上可以看到宝鸡的山山水水,在休息平台的中央伫立着宝鸡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的外形是一口大方鼎套着一口小方鼎,独特的造型潜藏着深厚的底蕴将青铜器的浑厚展现的淋漓尽致,民俗博物馆的立柱上悬挂着“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门牌,在两根立柱的旁边是两只彩塑虎雕塑,绚丽的色彩夹杂着低沉的怒吼将悠长的旋律变成了熟悉的歌谣,在民俗博物馆的正中墙壁上镶嵌着“宝鸡民俗博物馆”七个金色大字,金灿灿的字体遮盖了纷飞的战火让和平的盛世触摸到了至善的边缘,在民俗博物馆的门口放置着导游全景公告牌和文明旅游公告牌,简洁的文字搭配着清晰的图画把温馨的提示融合在了亲切的问候中。少年杜星泽站在休息平台上望着繁华的宝鸡,他明白父母给了他生命而宝鸡给了他信仰,在坚定的信仰中他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他的父亲看到他出神的模样走了过来,他的父亲拍着他的肩膀告诉他宝鸡的发展离不开奋斗的人们,奋斗的人们相亲相爱继承着炎帝的根脉,炎帝的根脉不断壮大完善着世俗的法则,世俗的法则相互制衡勾勒着光明的世界,他听完父亲的言语心中燃起了一团烈火,生命一环套着一环追忆着逝去的故事串联着发生的故事想象着明天的故事……
    青年白奕恒和他的妻子借着华灯的微光走进了福禄寿展厅,厅内的墙壁上分别悬挂着尽孝道标牌、祈长寿标牌、过大寿标牌、求吉祥标牌与续家谱标牌,一行行清晰的文字圈定着一条条家风把传统的美德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地面上的展柜中搁置着酒具、茶具、神龛、石头眼镜、火镰、烛台、三寸金莲和家谱,古旧的器皿流淌着生活的气息在生命与四季的交错中锻造着博爱的佳音,在福禄寿标牌的间隙是一首首敬孝歌,朴实的歌曲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入人心激起强烈的共鸣,在展柜后面的墙壁上是西府葬礼的标牌,第一个葬礼标牌是初终讣告:穿老衣、停尸、报丧和出门牌,第二个葬礼标牌是守灵送葬:灵堂献饭、暖丧献乐、扯纤送葬和居丧服孝,第三个葬礼标牌是装殓吊祭:亲视含殓、具礼成服和奔吊,在整个房间的正厅是“祝寿”雕塑,两个孩童跪在老人的面前磕头作揖,孩童的父母站在一旁脸上绽开了笑容,深深的祝福裹挟着孝道的信念把和谐的氛围变成了生老病死的一部分。青年白奕恒和他的妻子想象着他们老去的模样,一根根白发爬上了头顶一道道皱纹也爬上了额头,而他们依旧不离不弃地相爱着,无情的岁月可以夺去美丽的容颜和矫健的步伐,但它夺不去用笔墨写就的青春之歌也夺不去用雨露浇灌的花样年华,他们走出福禄寿展厅思索着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漂亮的华灯给不了他们答案,冰冷的烛台给不了他们答案,精巧的神龛给不了他们答案,只有跳动的心脏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老妪高梓妍和她的战友休息片刻后来到了最后一个展厅——省市级非物质文化展厅,长长的过道一直向前延伸碰触到了儒家文化的源头,在过道的左侧是一张大挂虎,在过道的右侧是插翅马勺脸谱,精湛的记忆维系着生存的法则在自然和人文的夹缝中探寻着至高的真谛,在厅内巨大的展柜中放置着社火脸谱、西府皮影、威风战鼓、千阳八大棍和凤翔草编,激昂的鼓声碰撞着灿烂的笑靥在一张张面孔里失去了自我又找回了自我,在厅内较小的展柜中放置着岐山空心挂面、岐山臊子面和面花礼馍,透亮的面条映衬着雪白的馒头把原本阴暗的空间变成了欢乐的天堂,她给她的战友不停介绍着宝鸡的美食,丰盛的佳肴连接着馥郁的浓香打开了紧闭的味蕾也打开了紧闭的心门,她们一边交谈一边朝着宝鸡剪纸的区域走去,在高大的展柜中有漂亮的剪纸还有剪纸的代表性人物,一叠叠红纸在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中成为了民间艺术的杰作,伟岸的身影描画着艺术的杰作将中国的瑰宝推到了世界的前沿。老妪高梓妍和她的战友盯着所有的剪纸作品惊叹不已,古老的技艺没有中断相反在坎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伟大的先民没有妥协相反在艰苦的斗争中愈来愈强,宝鸡的过去是一轮暖阳也是一场风暴,祖国的过去是一片晴天也是一阵阴雨,所有的悲欢离合是一场梦境也是一段回忆,然而现实依旧是此刻延伸到未来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后面还会遇见一个又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完)完稿于: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