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九章:满载而归

秦时:开局成为始皇亲弟最新章节目录
   并无例外。
    伏念心生震撼、叹为观止。
    任何的词汇,都难以表达他现在的这种激动情绪。
    比田蓁还要夸张。
    她充其量是在觉得自己正见证历史。
    而对于伏念来说,文房四宝的发明,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嬴渊亲自将他送出王宫,二人并肩而行,途中都在商讨有关四宝之事。
    “本侯已经决定,将纸墨笔砚的制作方法,无偿提供给各国,如此一来,将能使四宝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到了那个时候,普天之下的人,都有机会能读到书。”
    纸比竹简方便,这几乎是公认的一件事情。
    “侯爷,在下对您的敬佩之意,已无法言表。”
    伏念挺了挺身姿,向他作揖。
    可以预料到,文房四宝一经问世,各国必然大面积购买。
    如果嬴渊不将这四样东西的制作方式泄露出去,那么,短期之内,各国想要拥有纸张,必须要向秦国购买。
    这是一笔无法计算的钱财。
    也能极大程度的提高秦国的财力。
    但是嬴渊却将这纸张以及笔墨的制作方法无偿提供给各国,就相当于损失了一大笔的收入。
    做人能够如他这样心胸宽广,实在是难得,这足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伏念向嬴渊的深深作揖,就是因为如此。
    后者很淡然,莞尔笑道:“本侯将纸墨笔砚的制作方式已经率先交给了你,希望,你答应本侯的事情,一定要说到做到。”
    伏念郑重点头,“明日开始,在下就命学宫中的学子,一边制造纸张,一边为侯爷撰写藏书楼里的所有书籍,哪怕是用竹简在刻印一份,在下也会于半年之内,将这份承诺兑现。”
    “好。”
    嬴渊轻轻颔首,表示赞许。
    他们之间所谓的承诺,便是在之前提及的藏书楼内的典籍了。
    如果将那些典籍统统都搬运到秦国,运用得到,会为秦国造就出一大批人才。
    翌日清晨。
    嬴渊将小颜路交给伏念,并且直言说道:“此子聪颖,你应该听你师叔说了吧?”
    他嘴里的师叔,便是荀子。
    后者看向颜路,开口道:“师叔的意思是说,让我代师收徒,今后,此子便是我的师弟。”
    “荀子不教?”
    嬴渊感到些许诧异。
    他的本意,其实是想让颜路跟随荀子。
    但是,眼下来看,似乎很难。
    荀子有了彻底避世的念头,想来是不会再收颜路为徒了。
    而他们二人将话谈到这种地步,便是足以证明,荀子的一切,都无需在做任何隐瞒了。
    “侯爷,师叔已经仙逝了。”
    伏念说出这番话,便是在提醒嬴渊,荀子的确是想彻底不理世俗了。
    “本侯将要离开齐国,想再去拜访一下他老人家。”嬴渊诚恳道。
    伏念摇了摇头,“师叔现已离开了稷下学宫,不过,他老人家说,您发明的纸墨笔砚,是莫大功绩,将会被岁月牢记,此后万万年,您的大名,也都将攥刻在我中国大地之上。”
    可见,荀子对于纸墨笔砚,肯定性也是很高的。
    既然如此,嬴渊便不好再多做叨扰。
    他摸了摸小颜路的脑袋,笑道:“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后者皱皱眉头,“那能一年来看我一次吗?”
    这些天他与嬴渊之间的相处,早就为彼此建立了深厚的羁绊。
    “秦、齐两国,一东一西,相距甚远,途中多有不便。不过叔叔答应你,多则十载,我们一定还会再相见的。”
    他的话音刚落,伏念便皱起眉头。
    冠军侯的话,似乎透着什么讯息。
    但是伏念并未细细研究。
    嬴渊将小颜路留在了稷下学宫。
    后者凝望着前者离去背影,久久未曾回首。
    直到看不见他的踪影时,颜路才向伏念深深作揖,“师弟见过师兄。”
    嬴渊一行人离开齐国。
    在离开王宫的时候,齐王建亲自相送。
    与田蓁说了会儿话。
    此去一别,如果无误的话,极有可能长期时间都不会来齐国了。
    他们父女二人,属于见一面少一面的程度。
    在嬴渊众人离开以后,齐王顿时惆怅起来。
    “说实话,寡人是真不想他离开。”
    身边有大臣问道:“王上是不想让公主离开齐国,还是不愿冠军侯?”
    “两者都有吧。”
    齐王建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身影,微微皱起眉头。
    这个嬴渊,不仅能够领兵作战,就连一些发明,也很大程度能将一个国家的力量提升起来。
    比如之前的马镫,还有现在的纸墨笔砚,那个不是可以震古烁今的发明?
    “王上若是不愿他离去,末将现在就将他抓回来!”
    齐国大将田庆作揖道。
    他觊觎田蓁的身子依旧很久了。
    当初齐王建让她嫁给嬴渊,他的内心当中,便已是心生不满。
    “哼!你还有脸说?你知不知道,此刻你已经被打更人盯上了,一旦你有任何异象,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对你绞杀!”
    齐王建有自己的暗探组织。
    打更人在监视田庆的同时,就已经被他麾下的势力给盯上了。
    离开临淄后,嬴渊没有游山玩水的打算,还是径直返回秦国。
    “没有在齐国多加逗留,你会不会怨我?”
    马车内,嬴渊牵着田蓁的手,含情脉脉的问道。
    后者摇了摇头,“我于齐国,今后本应是过客,秦国,咸阳,才是我们的家。”
    “今生有你,是我之大幸。”
    田蓁的心情是有些失落的,不过,嬴渊的心情倒是不错。
    只因为齐国此行,可谓满载而归。
    他相信伏念的信用。
    等将来齐国那些书全部运到咸阳城之后,他一定会倾尽所有家财,创建一个整个秦国最大的学宫。
    让各国的士子都来秦国。
    创建学宫容易,可是请来当世的文人却很难。
    不过,一切都旨在事在人为。
    李斯、尉缭他们都是当世英杰,每个人都可以担任祭酒,让他们闲暇时刻,来到学宫内讲讲书,应该是可以的。
    培育人才,其实不能注重一时成长,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原来历史轨迹中,秦国一统天下又迅速败亡,其中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地方官吏的不足导致。
    如果能将这一点解决,一定能够为秦国延续寿命。
    “夫君,这次将所谓的文房四宝的制造方式,无偿提供给各国,您心里会不会有些不甘心?”
    田蓁询问道。
    “不甘?”
    嬴渊洒脱一笑,“区区的文房四宝而已,本侯一向不重视,相反,本侯还有些期待,各国能通过四宝,培养出极多的人才。”
    目前大秦的国力已经非常雄厚,乃是各国之首。
    即使山东六国通过四宝,短期内培育出来很多的人才,也无法扭转总体力量上与秦国保持的现有差距。
    所以,秦国一统天下,乃是大势所趋。
    而他们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会为秦国所用。
    “看来夫君是有更好的东西,能够弥补四宝的损失。”
    田蓁掩嘴一笑。
    嬴渊心中一跳。
    暗想:“有个聪明的女人在身边,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