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在亮剑开始》1940年的秋第391章,岗村宁次的报复心理

签到在亮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清晨,三八六旅的陈大旅长,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遥望着远方。
    今天的天是灰蒙蒙的,十一月份的山西,树叶凋落草木枯黄,大地呈现出本来的颜色。
    景色不佳,却丝毫不影响陈旅长的好心情。
    他食指和中指之间,夹着一根燃烧到一半的香烟,拿起来猛的吸上一口,便是等待的时候,消磨时间的神仙配方。
    “老陈,你这也来的够早的呀!是不是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从后面走来他的搭档,三八六旅的王政委。
    陈旅长道:“没有,只是醒来的早,便早一点来这里等。”
    王政委笑笑不语,爬上山岗,站在陈旅长身侧,遥望着远处的公路。
    说不激动,他觉得是假的。
    八路军有一个重炮团,日军那里传的沸沸扬扬,就连重庆的委员长,也发了电报来打探。
    一个个都关心的很。
    谁给八路弄来的重炮团武器?
    又是怎么运进来的?
    日本人想知道,掐断这条运输线。
    弄进来一个重炮团就让日军损失惨重,以后八路再多弄些武器弹药,那还了得?
    重庆的委员长大约同日本人是一个心思,只不过肯定还多一个想法:能不能为他所用?
    现在,吸引了众多人目光的,所谓的“重炮团”,已经在运来的路上,用不了多久,就能亲眼看到了。
    王政委昨晚上都没睡好觉,他就不相信老陈能睡得好。
    就吹吧!
    “旅长,政委,快看那边荡起的烟尘,车队来了。”
    年轻的警卫员兴奋的嚷嚷道。
    他知道这次要见到的东西非常重要,保密程度非常高。
    就连旅部的一些参谋,都没有得知情况,更别说来亲眼看了。
    作为一个小小的警卫员,能跟着大首长,看到传闻中神秘的“重炮团”,无疑是一种非常大的荣誉。
    陈旅长猛吸了一口,扔掉要烫手的烟蒂。
    “咱们下去等,瞎子,注意看路啊!”
    王政委高度近视,带着厚厚的眼镜,听到老搭档的调侃,他扶了下眼镜:“瘸子,你可注意了,别乐极生悲摔下去。”
    陈大旅长腿上受过伤,走起来有些瘸。
    下坡可就是得注意一点。
    调侃归调侃,一个瞎子一个瘸子,两人还是互相搀扶着走下山岗。
    车队打头的是一辆摩托胯子,要不是上面坐着,穿土灰色军装的八路军战士,旁人看了还以为是日军来了。
    摩托刚一停下,押送车队的黄文华,就从摩托车上跳了下来。
    他一站稳,就赶紧对路旁的二人行礼:“旅长,政委。”
    旅长对他还是很有印象的,笑着问:“文华,李云龙给你这么重要的任务,没给你升个官啊?”
    黄文华不好意思的说:“打完仗就升官了,现在是二营副。”
    “你呀。”
    王政委拍了一下黄文华的肩膀,放着好好的营长不做,非得调到新二团。
    理由是新二团能打胜仗,他想去学习。
    明明黄文华就已经非常优秀,打出了不少经典战例。
    同等情况下,李云龙都不一定能做得比他好。
    去新二团能学到什么?
    学李云龙怎么把天捅个窟窿吗?
    人各有志,王政委也不好多说。
    几句话的功夫,后面的车队赶上来了。
    十几辆大卡车,排成一条长龙停在了公路上。
    车斗都被绿色的苫布蒙着。
    光看外面,绝对无法猜到,里面就是打的日军抱头鼠窜的喀秋莎火箭炮。
    这样先进的大杀器,在日军还不了解详情的时候,保密的越好,就越有威慑力。
    所以,火箭炮不可能留在三八六旅的情况下,旅长和政委就没有叫旁人来看,特地等在必经之路上,就准备看一眼。
    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毕竟这款武器太神了。
    一个中将,一个少将,五个大佐阵亡。
    一个炮兵联队再加一个步兵联队,被重创损失殆尽。
    日军准备了一段时日的第二次扫荡,完全是凭借这款武器的威力,给硬生生打断的。
    不客气的说,六门喀秋莎火箭炮,主导了一场局部战役的胜败。
    比重庆委员长的重炮十团,还要更显威力。
    旅长要是得知消息还能按耐住好奇心,那就不是普通人了,得是圣人才行。
    卡车上的苫布被撤下来,像管风琴的十六根火箭弹炮管,展现出其真正面目。
    旅长迫不及待地上手比划了一下,对政委说:“老天,口径够大的,比之前那个一零五榴弹炮还要大不少。”
    王政委数了一排炮管,纠正道:“重点是炮管多,听说十秒钟就能全射出去,是不是啊?”
    被问到的黄文华点了点头:“没错,十秒钟便可进行一次齐射,就是装填慢点,大约需要十分钟。
    不过袁顾问说了,等火箭兵练习的熟练了,五分钟就可以装填一次。”
    一辆火箭炮一次齐射,能覆盖八千平米。六辆火箭炮,相当于四个重榴炮团,大约能覆盖日军一个联队的阵地。
    有三百枚火箭弹,基本上就能把一个步兵联队,在大地上生生抹掉。
    陈旅长一眼就相中了,摸着喀秋莎的炮管儿,眼中满是不舍。
    “老陈,舍不得啦?要不跟老总打个报告,留下两辆车。”
    王政委看他痴迷的神色,打趣的问道。
    陈大旅长一脸惋惜的摇摇头:“算了吧,这我哪要得起。老总肯定不会留给咱们的。”
    旅长现在有点理解李云龙常常被打劫的心情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这样的重器,肯定是要交给总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最多哪天打仗的时候用得着,请示调拨一辆来,临时增加一下火力。
    留在三八六旅,肯定是没戏的。
    旅长对于黄文华说:“把苫布盖上,你们快走。”
    他怕看的时间长了,自己就越发舍不得,把心情搞得更坏。
    “唉,那旅长,政委我就先走了。”黄文华对二人行了一礼,坐上摩托挎斗,带着车队又启程了。
    目送车队离开,陈大旅长收拾心情,沉默寡语的往回走。
    王政委道:“老陈,不就是几门火箭炮吗?袁朗能弄来六辆,就还能再弄来,迟早咱们会有的。
    要不你发个电报,跟商量商量,弄回来两辆咱也凑个热闹。”
    陈大旅长若有所思,明显在考虑事情的可能性。
    他说:“不合适吧,这火箭炮听说挺贵的,一枚火箭弹就值六两黄金,咱要不起啊!”
    王政委劝说道:“老陈,不过也看跟什么比。
    你的老校长,抗战之前搞了一个一个野战重炮十团,二十四门大炮,花了他两千万法币。
    后续想再弄个重炮团,都没机会了。两千万法币捏在手里想花都花不出去。
    跟那个一比,喀秋莎火箭炮性能好,还便宜,重点是能搞进来。”
    陈大旅长曾经是重庆委员长最得意的学生,还救过人家的命。
    当年跟他一起的同学,都是现在重庆政府的高层,人脉关系特强大,探听到消息也很容易
    对于当年那场军购案,陈旅长有很深的了解。
    重炮是国之利器,射程远,威力大,能很大程度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
    日本人得知南京政府从德国订购了这批火炮,从中没少阻挠。
    人为的制造了许多困难。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可以证明他们当年的决定非常正确。
    二十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重炮,在抗日战争中,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和麻烦。
    影响了很多场战斗的胜负。
    现在沿海地区全部被日军占领,海运断绝。
    重庆政府就是拿着钱,满世界都买到大炮,他们也运不进来。
    要是告诉他们有袁朗这样一条路子,就是挤破头也会来买。
    “唉,可问题是咱也没有钱呀!”
    陈大旅长叹气道。
    袁朗主动送的,那叫捐赠抗日武装,为抗日做贡献。
    他们八路军打鬼子,自然理所应当可以接受。
    但是,你不能因为人家捐钱捐物,就伸出手跟人要吧!
    那成什么了……陈大旅长丢不起那人。
    “也是啊,除非他主动给,咱们绝不能主动要。”
    王政委揭过了这一话题,又说:“对了,刚才总部发来了一份电报。
    咱们的情报员发现日军有非常多的异动,从目前集结的兵力来看,已经有一个多师团。
    可能最后要集结两个师团,目标应该就是中条山。”
    “具体时间?”
    “可能是本月底,最多下月初。”
    “这么快?”
    陈大旅长惊讶道。
    李云龙打一场仗,把天给捅漏了,惹得岗村宁次雷霆震怒,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可日军刚刚被挫败一次扫荡,马上又要集结兵力和物资,对中条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扫荡。
    这也太仓促了一些。
    之前,他还判断应该能消停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
    日军为何如此急迫呢?
    王政委道:“会不会跟兵工厂有关?赵刚汇报说,已经抓到了四个混进部队里的日军间谍。
    兵工厂的消息肯定已经被日军得知了,甚至关于袁朗的消息,日军大概也知道一些了。”
    陈大旅长点了点头:“跟这两者肯定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之前日军大扫荡的表现,八路军上下一致认为,岗村宁次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家伙。
    比之前的华北司令官多田骏要难缠的多。
    岗村宁次年轻的时候或许会被怒火冲昏头脑,但是走到今天这个岗位,他肯定已经把那些情绪化的东西降服了。
    发怒,是表现给外人看的。
    心里面藏着什么?
    大多数人是根本没办法判断出来的。
    岗村宁次因为部下作战不力,损失惨重而愤怒,调集部队雪耻。
    这似乎是最浅显的理由。
    真正的原因呢?
    陈大旅长和王政委,商讨了一阵,一致认为是因为兵工厂和袁朗。
    现在,兵工厂已经能生产炸药,子弹,手榴弹,地雷,还有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