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在亮剑开始》1940年的秋第383章,喀秋莎发威……末日景象

签到在亮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本次特战队的化妆潜入侦察行动,为了情报的时效性,特别派了一人通过地下党的渠道,将电台带进了城里。
    到了约定的时间,王根生启动电台,将队员们搜集的情报,全部发了出来。
    整整一页电报,洋洋洒洒几百字,蕴含了好些重要的情报。
    尤其关于敌人打入他们内部的情报,让在场之人无不面色凝重。
    李云龙眉头紧锁,骂骂咧咧的:“这帮小鬼子,真他娘的不干人事儿啊!这都能让他们找到机会混进来?”
    于大勇已经开始做自我检讨了,出了这样的事情,政委赵刚肯定有主要责任,他作为参谋长也要负一定的次要责任。
    部队扩张太快,兵源成分太杂,就应该对下面的政工干部多加提醒,让他们注意审查。
    要是早些发现了,一定能挽回很多损失。
    现在,毫无疑问许多内部情报已经被泄露了,被泄露的最重要的情报是什么?
    以及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目前还无法得知。
    袁朗拿过电报,反复的阅读日军间谍潜入的情况,疑惑总算是得到了解释。
    原来是机缘巧合啊!
    而王根生探听到机密的消息,也真是够运气好的。
    就凭这一消息直接让他的任务完成,回来后也得找李云龙好好再加上他们。
    任务:找出隐藏在内部的大量叛徒,解决部队的隐患。
    奖励:仿m24木柄手榴弹生产线两条,生产十万颗原材料。
    地雷生产线加手榴弹生产线,打游击战最重要的两项都有了,就等打完这一仗,扩张兵工厂生产了。
    “你怎么看?”
    李云龙骂够了还是要解决问题的,他下意识的先询问袁朗。
    自从接到那个任务,袁朗心里面就已经想过了,他说:
    “现在打小鬼子最重要,要是搞大审查弄得人心惶惶,会影响部队士气的。
    所以,我觉得不能外传,而是交代给各团的军事主官,成立调查组,进行暗中调查。
    等到有好的时机,在拉网收鱼。”
    “好,就按你说的做。”李云龙表达了赞同。
    这番提议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现在打仗是最重要的,打跑了小鬼子再整顿内部。
    要是没能收拾了小鬼子,就是抓住那几个打入我军内部的间谍,他们也是失败的。
    于大勇一看这两个人都商量好了,就只好把活揽到了自己身上,由他来督促各部队秘密的成立调查组。
    “现在研究下咱们打哪个目标吧!”
    袁朗刚才已经接到了新任务,破坏日军第二次围剿扫荡。
    奖励:改进版八二毫米迫击炮生产线,以及无缝钢管等原材料。
    全生产出来,够武装几个炮兵团的。
    而现在他们正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王根生率领的特战队员,不负所托,报上了六处重要目标,十处次要目标。
    都可以成为他们的选择,然后由喀秋莎火箭炮毁灭目标。
    于大勇记忆力很好,立刻复述了六个最重要的目标:
    “日军在城里的司令部,拥有大量重炮的炮兵联队,汇集了大量物资的车站,以及拥有八千士兵的东,北,西三处兵营。”
    六处目标先选哪一个?
    李云龙先是询问袁朗:“敌人炮兵要反击,需要多长时间?”
    拥有重炮的炮兵联队,射程很远,是有威胁到火箭炮阵地的能力。
    如果敌人炮兵反击速度很快,那就是必须优先摧毁的。
    袁朗微微摇摇头:“这很难说,不过,他们没有我们火箭炮阵地的坐标。
    先搞清楚我们位置在哪,就够他们受的了。而这段时间里,足够我们的火箭炮摧毁他们。”
    李云龙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用力的一挥手,豪迈的说:“那就先打司令部,摧毁敌人的指挥系统,让他们群龙无首。”
    擒贼先擒王,袁朗很是赞同:“六辆喀秋莎,四个炮兵团的火力,不知道能炸死几个将军?
    至于佐官,估计得有一大片,数都数不过来了。这要是传回总部,老总估计得乐上好几天。”
    关于这一点,于大勇也投了赞同票,三人意见达成了一致。
    可是接下来,要攻击哪个目标,动用多少火箭弹,三个人就有分歧了。
    李云龙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肯定要先摧毁敌人的炮兵,把最大的威胁消除了。
    于大勇则不同意,认为紧接着就应该袭击步兵营区。
    大炮分量重,转移位置相对困难,但人长着两条腿,随时都能撤走。
    敌人反应过来后,袭击兵营造成大量杀伤的目的就很难达到。
    于大勇还拿出了调查作为行动依据:“据我们的调查,日军兵源现在极为匮乏,连十八九岁的孩子都拉进来。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消灭一个敌人,他们就没有办法补充了。
    山西十几万日军是有数的,他们要控制那么多地方分身乏术。
    我们多消灭一些敌人,日军的实力就更弱了,对于整个抗战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
    李云龙咬文嚼字说不过于大勇,拿司令的权威压人,显得独断专行。
    他直接把问题抛给了袁朗:“你怎么看?”
    袁朗装模作样地考虑了一下,他是倾向于栈李云龙这一边的。
    “我觉得,先对付炮兵吧!步兵不可能飞过来,但炮兵的炮弹,是有可能砸到我们战士头上的。我是出于谨慎考虑。”
    于大勇张了张嘴,还是把反驳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毕竟袁朗说的很有道理,攻击敌人,也得保全自己。
    ……实际上两票对一票,他说再多也只能保留意见。
    费那个口舌,还惹人嫌。
    “其次是兵营,还有火车站,我们见机行事,尽可能的杀伤敌人,摧毁他们的战争潜力。”
    李云龙投桃报李,给了于大勇几分面子,把兵营排在了第三位。
    袁朗说:“刚才我已经看过了,战士们十分钟可以完成一次装填,一共五轮齐射,四百八十枚火箭弹,大约一个小时就能打完……”
    “等等!”
    李云龙打断了他的话:“全打完,不行,总得留点,万一后面用得着,现在全打光,到时候就傻眼了。”
    于大勇这次又跟李云龙一致步伐了:“你说的,一发火箭弹六两黄金,太珍贵了。我们总得留上一些,以保证后面战斗的需求。”
    对于他们二人的想法,袁朗其实很理解。
    兜里面只有一百块,要管十天的饭。
    是一顿大鱼大肉吃饱了,其它九天都饿肚子。
    还是说,买上十天的馒头咸菜,节省点饿不着呢?
    他们过惯了苦日子,觉得留点压箱底的东西,心里踏实。
    但袁朗知道,火箭弹的补充,只要有积分,他想补充就能补充。
    重点是这枚火箭弹打在空地上浪费了,还是说砸到了敌人的头上,起到应有的效果。
    “老李,老于,这回听我的,打光了不要紧,我还能给你们补上。”
    袁朗说这句话的时候,煤老板附体,暴发户的气势十足。
    将近三千两黄金扔出去,然后说再补三千两。
    于大勇揉了一把脸,他都被震麻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你出钱你说了算。”
    李云龙对钱没什么概念,但他知道一两黄金重的小黄鱼,最少能兑换三十多块大洋。
    三千两黄金十万大洋,就这样扔出去。
    然后面前这个男人,承诺再给补上。
    李云龙觉得自己要重新认识一下袁朗,这哪里是土豪,简直就是神豪。
    明朝首富沈万三,大清首富和珅,他们有这么阔吗?
    袁朗在他心里面,足以超过那两位。
    “那火箭炮怎么打,就看你的了,我们两个就当一回看客。”
    李云龙不再说要节约火箭弹,反正袁朗掏钱,日军挨揍,他横竖没损失,还赚大发了。
    ……
    “叫你们家的人通通站在这,皇军要搜捕八路,看见了要老实交代,现在配合皇军搜查。”
    作为狗腿字的皇协军,敲开住户的门,就领着日本兵大肆搜查,把住户的家里翻个底朝天,然后趁机捞点油水。
    看那些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摔掉了碗,砸掉了缸,把家里破坏的狼藉一地。
    女人搂着因为害怕瑟瑟发抖的孩子,给予仅有的安慰。
    家里的男人低着头不敢吱声,日本兵一把薅起他的头发,用手电筒照亮他的脸,把他跟一张画像对比,他也大气不敢出一下。
    生怕惹的日本兵发狂,恼怒给他一刀。
    类似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吃够了教训的老百姓,无力反抗就只能默默忍受。
    “不是他。“
    跟画像上差的太远了,日本兵对同伴摇了摇头颇感遗憾。
    “太君,能搜查的地方都查遍了,这家没有。”
    狗腿子怀里揣的鼓囔囔的来汇报。
    二鬼子们趁着帮日本人大搜查没少收刮钱财,被收刮的老百姓会怎么想,他们不在乎,内心直呼今天算是过年了。
    日本兵的兜里同样揣得满满的,这一家没有,就去下一家,反正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哪怕把地皮翻个个,也要把那个男人找出来。
    十字街口,日本兵手里的手电筒,将这里照的宛如白天。
    益子重雄面色凝重的,听着一个又一个手下,汇报着并未找到人的坏消息,是愈发的忧心忡忡。
    虽然他的动作很快,立即封锁了城市,应该没有让对方走脱。
    但是过去的时间越长,消息被传递给第二人第三人的概率就越大,到那时候抓到人也无济于事了。
    所以他现在是跟时间赛跑,一定要在那人把消息传递出去之前,抓住他!
    “长官,我们的人太少了,照现在的效率找下去,到明天早晨也很难搜查过一半的区域。”
    手下军官的诉苦,倒是给益子重雄提了一个醒,现在的人手不够,那就找更多的人。
    城里城外已经汇聚了八千皇军,三千皇协军,调些人来继续搜查轻而易举。
    “你们几个在这盯着继续搜查。”
    益子重雄给手下安排了任务,便带着几人往司令部走去。
    路上还琢磨,找福田中将肯定不行,中将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