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在亮剑开始》1940年的秋第341章,世道太难了

签到在亮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老板,来碗凉粉。”
    “好勒……”
    铛铛铛一剁,透明像果冻的凉粉往碗里一抓,浇上一股子山西老陈醋,一碗凉粉儿摆在了王根生面前。
    “怎么才来?”
    袁朗低头吸溜着凉粉,低声的问道。
    王根生取了一双筷子,像个正常吃凉粉的顾客,只是不经意间低声的回答:
    “倒霉,被小鬼子抓了壮丁,差点就被拉去修城墙。”
    袁朗抬起头看了王根生一眼,能坐在这里跟他接头,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抓一群特战队员当壮丁,也不知道是哪一帮倒霉蛋碰上了。
    惹谁不好,非得惹他们。
    “城里面我已经转了一圈,指挥部在城北,日本人加强戒备了,明岗暗哨最少加了一倍,完全偷袭指挥部风险有点大,咱们的计划得改一改。”
    袁朗穿着二鬼子的黄皮,又有一个二鬼子带路,把城里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日军指挥部加强岗哨防备,他不是很意外。之前防备不足,一个旅团指挥部都让他们端了。
    日本人要是不长点记性,袁朗都该怀疑他们的智商了。
    “怎么改?”
    王根生端起凉粉儿吸溜了一口。
    来的路上袁朗心中已有腹稿:“一个组袭击军火库,另一个组直接打东城门。
    把城门打开,大军引进来,一个小小的指挥部,随手可以捏死。”
    特战队员主要是轻武器,对付有所防备的日军指挥部不好强攻。
    但是大军打进来,轻重机枪火力压制,再用九二式步兵炮一炮一炮的轰下去,便可轻易碾碎敌人。
    王根生不知道情况不好评判,他是相信袁朗的判断。
    只是还有一个问题。
    “武器进来了吗?”
    特战队员都是赤手空拳进来的,也就是杀了押送他们的七八个日伪军,缴获了几支三八大盖。
    仅仅用步枪来搞事,显然是不太够的。
    “跟我来。”
    袁朗把两份凉粉钱放在桌上,起身朝一处小巷走去。
    摊主收起钱,连忙招手:“老总,给多了,这是两份的钱。”
    老总来吃凉粉儿就是赏脸,不给钱都说得过去,吃一份凉粉儿,给两份的钱,摊主怕消受不起。
    袁朗头也不回:“他的那份我请了。”
    “谢谢老总。”
    王根生冲着摊主咧嘴笑了一下,起身跟了上去。
    他确实没带钱,主要是没钱。
    跟袁朗吃饭,谁用掏钱呢?谁也没有他有钱。
    二人七拐八拐,推门走进了一处宽敞的宅子里。
    “屋子原来是中央军一个团长包外室买下来的,军官失踪了,女的也上吊了,死过人又传屋子里闹鬼,没人敢住就一直空着。”
    袁朗领着王根生来到西厢房,一个个码的整整齐齐的军火箱,就摆在面前。
    王根生上前撬开军火箱,从中取出崭新的波波沙冲锋枪,惊讶的合不拢嘴。
    “怎么弄进来的?”
    日本人戒备那么严密,这一箱一箱的军火,起码要拉俩大车,除非城门口的守卫眼珠子都瞎了,否则绝不会视而不见。
    袁朗没有回答,而是介绍起了这批军火:“三十支波波沙,五万发冲锋枪弹,足够把城里搞个天翻地覆。”
    都知道顾问的神秘,王根生不会自讨没趣的追问。
    他兴奋的装着弹夹,“够了,足够了。搞一下小鬼子指挥部都没问题。”
    原以为最多能搞上十几支二十响,进攻戒备森严的日军指挥部,王根生就没有太大的底气。
    现在全员装备冲锋枪,二十人的特战队都能以一当十,除非小鬼子把所有的人都集中在指挥部,不守城了。
    要不然,保准把他指挥部打个稀巴烂。
    “明知山有虎,还偏向虎山行,犯不着冒那么大风险。”
    之前摧毁一个旅团指挥部,特战队员都换了一茬儿。
    都是个顶个的精锐,袁朗不想为一个小小的县城,付出太大的代价。
    “哦,对了,还有个新玩意,这东西叫火箭筒,德国货。“
    袁朗说着撬开了角落里的一个箱子,取出了一个长长的,像个炮管一样的武器。
    “火箭筒,是干什么用的?”王根生打量着粗粗的管子,非常不解的问。
    在他看来,这像是炮管,可又没见顾问拿出底座来。
    枪,那更不像了,哪会有那么粗的枪。
    袁朗把火箭筒熟练地扛在了肩上,摆弄着像是要发射的样子。
    嘴里还学着音效,
    “咻……”
    “砰!”
    过了一下瘾,他指着一个一个零件,给王根生介绍使用方法。
    “德国的铁拳火箭筒,最新的黑科技。这个是火箭弹,跟炮弹的作用一样。
    就像开枪一样,瞄准敌人,然后扣动扳机,火箭弹就会咻的一下朝敌人飞去。
    最大射程在一百五十米,火箭弹的威力不亚于迫击炮炮弹,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直瞄发射。
    使用时身后不要站人,小心被激发时的尾焰误伤。”
    王根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此时的心情,今天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这世上还有这样的武器?
    把迫击炮拆了底座,加一个扣动的扳机,就能把炮弹打出去。
    之前是闻所未闻。
    如果非让他来形容的话,火箭筒又有点像枪榴弹。
    不过,光看火箭弹的形状大小,就知道肯定比枪榴弹威力大的多。
    几倍的炸药量,够敌人喝一壶的。
    火箭筒上手非常容易,王根生跟着袁朗学了两遍,就已经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技巧。
    只不过打的准不准,只能看运气。
    火箭筒本就是易学难精,除非像袁朗一样开挂,一般人还真得练个一年半载,才敢说自己打的够准。
    “刚上手打不准?”
    王根生一下想到了变通的办法:“我们可以抵近发射,缩短距离来凑,那总归能打得准吧?”
    袁朗:“那也别离得太近了,把自己炸着就不好了。”
    火箭筒主要是用来对付碉堡,坦克装甲车的。
    如果是用来对付士兵的话,其实打不准也无所谓,差不离就够了,爆炸加破片的杀伤,也够敌人喝一壶的。
    准备了十具火箭筒,一百枚火箭弹。
    眼下肯定是用不了那么多的,多余的就是留着给新二团装备。
    王根生了解到了火箭筒的威力,想法就又变化了:“顾问,有了火箭筒,特战队的作战能力又能提升一个档次。
    我看,能不能兵分三路,一组去东城门,二组去占领军火库,我率领剩下的人堵在鬼子的指挥部外面。
    但凡小鬼子带兵向城东支援,咱就给他几枚火箭弹,给大部队争取时间。”
    不强攻,仅仅是堵住街道片刻……有冲锋枪加火箭筒,不算是个难事。
    袁朗点了点头:“那好,就照你说的做,傍晚让一组留一个人在此等候,我跟和尚去东城门。”
    约定了时间,二人就此分别。
    回去的路上,袁朗转转悠悠停在了一家馆子门口,抬头一看招牌刘记驴肉。
    别说,转悠了一上午还真饿了。
    他迈步走了进去:“掌柜的,来二斤酱驴肉,再来三个火烧。”
    “贵客里边请……”
    掌柜的听到声音笑脸相迎,可见到真人,脸色一下就变了。
    “老总,不巧了,酱驴肉卖完了。”
    袁朗一看掌柜的脸色变化,就知道事出在哪了,准是他这身衣服惹的祸,人家把他当成吃白食的了。
    一块大洋拍在柜台上:“掌柜的,有什么肉上什么肉,可别告诉我你这儿什么都没有。”
    瞧见了大洋,掌柜的完美的展现了变色龙的本领,脸上又笑成了一朵花,“那哪能呢!有,保准您满意。”
    转过头吆喝:“红烧驴肉,葱爆驴肉,?再来三个火烧。”
    店里冷清的厉害,一桌客人都没有,袁朗随便找了张桌子坐下。
    他不禁疑惑道:”掌柜的,都到饭点了还没人,是不是你们菜做的不行?”
    掌柜做起了伙计的活,擦了桌子,倒上一杯茶,满脸的无奈说:“我这老店可是从光绪年间开起来的,至今也六十多年。
    从我爷爷手里传下来,不说百年老店,那也是上了年头的。
    菜要是做的不好,能开这么多年吗?”
    能开六十多年,确实也是老店了。店里要是没有两道招牌菜,能留得住顾客,早该黄了。
    袁朗:“可你们店为什么没有人呢?”
    饭店里要是坐满了人,口味儿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但要是一个人没有,那指定是有问题。
    掌柜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上下打量了袁朗两眼,再加上刚才给的大洋,心里猜测此人绝不是二鬼子。
    那些黄皮鬼子来吃饭,都是欠账,肯付钱的少之又少。
    愿意给大洋的,还当什么二鬼子!
    想了想,掌柜也就不避讳了,吐槽道:“还不是因为这鬼世道,兵荒马乱到处打仗。
    老百姓兜里没钱,啃窝窝头都吃不饱。谁还来下馆子?
    下馆子来吃饭的,又都是手里拿枪的,吃白食,我还不敢跟人家要账。
    这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您也是赶巧了,再过几日,小店儿真就要关张了,想吃也吃不上了。”
    老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袁朗脑海里突然浮现这么一句话,还是带音效的。
    打仗本质上就是两个势力的消耗,吃的喝的用的全都要钱。
    中央军在此处盘踞数年,基层的士兵都要饿肚子,更别说老百姓了。
    从掌柜的刚才的态度来看,日本人来了,吃白食的也没见少。
    只不过是一波换了另一波罢了。
    正琢磨着,菜就上来了。
    葱爆驴肉,红烧驴肉,一上桌还没吃,鼻子就先享受了,小味儿挠挠的,香气扑鼻。
    夹一片驴肉放嘴里,绝对是近日来最大的享受。
    天天罐头烤饼,袁朗吃得都快上火了,此时的两盘炒菜,就是绝佳的美味。
    片刻的功夫就如风卷残云,把美味一扫而空。
    “嗝……”
    一杯茶水下肚顺了顺气,袁朗揉着肚子,“掌柜的,你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