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在亮剑开始》1940年的秋第143章,那个年代,百团大战是“禁词”

签到在亮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山本君,你知道什么叫挖心战吗?”
    筱冢义男面含怒意,在问刚刚归来的山本一木。
    花了三天多的时间,翻山越岭归来的山本,惭愧的低下了头:“将军,请明示。”
    筱冢义男面色不渝,对于山本一木没有完成他交代的任务,致使大日本帝国损失一名优秀的将军非常不满。
    他知道山本一木如果愿意付出代价的话,只有相当可能做到的。
    做不到,那就只能说明他想保存实力。
    筱冢义男即便是再欣赏他,也对这种阴奉阳违的行为,很难生出好感来。
    他缓缓的开口说道:“支那八路军发起了这场战斗,给大日本帝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把此役称之为“挖心战”,以后每年将八月二十日,作为挖心战纪念日。”
    山本一木听出了其中敲打的味道,端正姿态请罪道:“将军,没能发现八路军的意图,是我的失职,请将军降罪。”
    山本一木近一年来,主要针对的作战目标就是八路军。整个第一军的情报系统都都为他行方便。
    可以说,他就是筱冢义男对八路作战的,情报顾问之一。
    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山本一木竟然毫无察觉,属于严重的失职。
    但要归咎在他一个人身上,那也不对。
    毕竟整个华北的情报系统,全都瞎了,聋了,没人发现八路军的作战意图。
    专业的都不行,更何况山本一木主要搞的是特种作战,搞情报只是副业。
    “算了,这不能说是你们的错,还是因为皇军兵力太匮乏,布置得太分散的缘故。我早就说过了,这些家伙就是不听。”
    筱冢义男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反而颓然的抱怨起来。
    早在三月份,华北方面军召开各兵团的会议时,筱冢义男就在当时提出说明讲道:
    “高度分散部署兵力的现状,对军队的教育训练极为不利,我认为应该早日恢复集中部署。”
    然而,华北方面军平田副参谋长,在会议上说:“集中部署当然是我们最希望的。
    可是,考虑到华北治安的现状,在目前一段时期,我们仍不得不继续执行分散部署。”
    分散部署是“不得不”的事情,这个词儿用的非常好。
    筱冢义男在山本一木面前,活灵活现的学起了平田副参谋长当时说过的话:
    “索性目前大股匪团已分崩离析,甚少具有集体威力。即使以小部队进行讨伐,也无任何危险,这正是积极讨伐的大好时机。”
    学完说话,筱冢义男极为不客气的评价道:
    “愚蠢,他对形势错误的判断,使大日本皇军面临灭顶之灾,而尚无知觉。他更要为此负责任。”
    筱冢义男此时的话语中带了些义愤,山本一木听出来了,却还是附和了几句。
    其实,平田副参谋长当时也很清楚,战线过长,后方空虚的弱点很有可能被八路军加以利用,迟早要出事儿。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国家要玩蛇吞象,没有那个好胃口被撑坏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让他们把占领的地方吐出来,又不可能。就只能如此硬撑了。
    人老了就唠叨了,在这个位置上干下去,筱冢义男觉得自己都减寿十年。
    絮絮叨叨了半天,他终于止住了,关心起了一些更关键的事情。
    “山本君,你是从阳泉回来的,攻打阳泉的是八路军哪支部队?”
    山本在回来的路上抓了几个老百姓,倒也正是打探清楚了。
    “是八路军三八六旅,新一团和新二团。”
    “三八六旅,还又是新一团。”筱冢义男知道了,既有些意外,却又不是太意外。
    三八六旅的名头,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八路军的这个旅,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可不小。
    筱冢义男曾亲自下令,部署军队专打三八六旅。扫荡的坦克装甲车上,都写了专打三八六旅的字样。
    新一团也不陌生,坂田大佐就是死在这个新一团的手上。神头岭成为伤心岭,也是这个新一团搞的。
    现在又加上一个阳泉,一个少将。
    八路新一团的手上,可谓是有皇军的血债。
    “新一团的指挥官是谁?”筱冢义男冷冷的问道。
    山本一木微微低头:“惭愧,对于八路的情报,我们知之甚少。目前还不知道新一团的指挥官叫什么。”
    日军在侵华之前,大肆的进行间谍活动,收集军方的资料。
    但那时八路军还是一支地方武装,且一直被围剿,并不受到日军的重视。
    所以对于八路军的情报,一直以来是非常匮乏的。
    “我记得,半年前新一团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你。”
    筱冢义男面色不渝的说道。对于印象深刻的事情,他的记性一向很好。
    “难道说,我本来是要偷袭新一团的,没想到跟对方错开了?”
    那样更丢脸。
    山本一木也不解释,只是再次保证道:“八路军新一团,将会成为我特战队的首要目标。”
    大夏天的,太阳底下赶路的丁伟,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
    他现在还浑然不知,自己又给李云龙背锅了。还被一条剧毒无比的毒蛇给盯上了。
    “团长,不会是感冒了吧?”警卫员关心的问道。
    这几天,天气不怎么好,有时突然来上一阵雨。淋雨很容易就感冒发烧。
    丁伟摆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儿,往道路边上靠了靠,望着绵延不断搬运物资的长龙,非常欣慰。
    他高喊着给战士们鼓劲:“同志们,加把劲儿。再往前走就进山了,进了山就安全了。”
    团长瞧着呢!
    战士们望着那个身影,一个个似乎有了用不完的力气,走起路来也更有劲儿了。
    今日,已经是九月二日。
    解放了阳泉的各部队,已经开始陆续撤退进山。
    而同样这一日,日军的两万援军已经抵达了正太路两段,企图东西夹击八路军。
    这个时间点,比历史上还要快一天。
    拿下阳泉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影响到整个华北日军。
    ……
    重庆曾家岩101府邸,结合了中西两种风格,十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一处别墅。
    此处是委员长在重庆的四大府邸之一。轮流接受委员长的宠幸。
    此时,委员长面前摆着几份新到的报纸,分别是《大公报》,《力报》和《新华日报》。
    都在报道八路军搞的百团大战。
    委员长早几天,听到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百团大战的胜利消息后很尴尬,也很无奈。
    他认为这个消息的制造者,应该是他的正规军,而不应该是被他追缴了多年的共军。
    但他也不能没有表示,只能捏着鼻子给八路军总部发了一份嘉奖电报。
    其实也不能说这段时间,他挥下的中央军在敌后无所作为。
    破坏据点多处,破坏公路多段,机会火车一辆并毙敌百余。
    这些都是敌后作战的中央军,取得的胜利战果。
    放在平时来看也是值得称道的,可要是跟八路军百团大战相比,所差几十倍上百倍。
    有些事儿,捏着鼻子认了也就算了。
    可还有人在委员长的伤口上撒盐。
    大公报的一篇社论标题是:《瞻望北方胜利》。
    “宜昌战役以后,三个月来各线无大战事。这战况的沉闷,在敌人方面,照例是在整理补充,以准备下一次的攻势;
    在我们方面,也是在观察敌人的动向,针对敌人的企图,以从事新的部署。
    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北线胜利的捷音。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尤以娘子关的克复为最。
    据报,新井煤矿已被我军彻底破坏,所有矿井机器全部炸毁。
    山西重镇阳泉被我军解放。
    敌军发言人,曾承认我军此次出动规模之大,并承认平汉、同蒲、正太各路破坏之巨。
    不但如此,我军前天更深入敌军心脏地之平津,在廊坊、落华之间将铁路破坏,使平津交通为之阻断。
    这个攻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战果必仍将扩大。
    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试略言之。”
    “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秋季会战的胜利前奏;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大河黑水的儿女们打回老家的先驱!
    我们站在抗战司令台(重庆)上,遥瞻故乡的胜利,这胜利与各战场的胜利汇合,将使疲战的敌军根本溃灭!”
    其他报纸皆如大公报一般,全都为北方八路的胜利大肆宣传。
    八路军主办的《新华日报》上所发的评论文章更是无所计。
    这些报道鼓舞了全民的抗战士气。
    可是在委员长眼里,这些文章简直就是对他的嘲讽。
    “来人!”
    立刻有值班的秘书推门进来。
    委员长抓住那一堆报纸,刷的扔到秘书的身上:“我不想再听到百团大战这四个字。凡是写到百团大战的新闻,通通禁止登载。”
    秘书稍稍一愣立即应是,将地上的报纸捡起退了出去。
    次日,中央宣传部抄发了委员长电令,绝对查禁有关“百团大战”文字的密函。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此项名词及有关的新闻,以后绝对禁止登载,立即执行。”
    委员长见不得八路军取得的成果,很小心眼的禁止报纸刊登。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是卓有成效。
    很快,一道训练出台:《关于以18集团军百团大战为法则加强游击战的训令》。
    “经总结查明,游击战术要旨即在准备充分、行动秘密与侦察周到;
    而其基础则在对敌后各战区之民众参以组织与爱护,各战区应以18集团军,
    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自本年9月起至12月止之持久计划,加强敌后游击战,
    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