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正文卷第二百二十九章《哪吒》首映[2]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最新章节目录
   ...
    毕竟再晚,回家之后就没有安排了,
    岂不浪费。
    结果看来看去,周围的影院合适的场次就四个。两部《哪吒》,一部《银河补习班》,一部《跳舞吧!大象》。
    《银河》就不用看了。
    张立斌跟所有如今的年轻人一样,面对已经口碑上被判了“一般”的电影,基本上如果不是粉丝的话都不会倾向于看它,而是看新电影。
    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然后就是《哪吒》和《大象》了,他本来偏向后者,毕竟开心麻花演的喜剧...
    他本就喜欢喜剧。
    前者是个动画,他老早就不怎么看动画了。
    但今天点进去还有个事情,那就是上来就是个《哪吒》广告,并且还送了一张5块钱的劵。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张立斌心中稍稍一动,这个还算有点诚意。
    因为现在很多开屏广告就是纯广告,实际上用户看了并不感兴趣,还要麻烦的点击关闭,一不小心点歪了还会立马跳进别的APP的广告页面。
    贼烦。
    这个还好,但显然这个金额也不足以引诱着他过去买票。
    所以他关掉广告,浏览了这么四个场次,最终点进去看《大象》的票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上座率,有点不咋的。
    犹豫了下,他决定看看预告片。
    结果好家伙,哪吒光是预告片,就又五六版...
    于是,张立斌最终还是选择把这个问题交给女朋友,发过去道:“我看了晚上的场次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跳舞吧!大象》比较合适,选哪个?”
    他本来还想推荐下自己喜欢的喜剧。
    现在却想了想,放弃了。
    “《哪吒》。”谁知道女朋友那边并没有和他一样反复犹豫,几乎是秒回。
    好家伙,一看又是周五在摸鱼。
    当然更关键的是:
    “哎,你咋这么快就决定了?”
    起码也得看看海报,看看预告什么的,或者更深一层的看看评论啥的。
    女朋友那边很快显示“对方正在输入...”,然后又没多久,就发过来消息:“你忘了,我前几天上电梯的时候开始,电梯广告就一直在播《哪吒》的预告片。我看了感觉还不错,可以去看看。”
    “行,那也好,去看看吧。”张立斌便点头道。
    顺便他也不忘补充:“我来买票吧,我这边APP还有个五元劵。”
    “这挺好,哈哈,我本来还说3D电影贵一点的。”女朋友乐了:“就冲这个,如果好看,我会给它写进好评里的。”
    叽叽咕咕又说了几句,摸鱼了一阵,
    终于到了下班的时候。
    张立斌收拾几下就出门,而更早下班的女朋友早早就在公司门边的长椅上边玩手机边等他了。两人也就话不多说,兴冲冲地跑去吃最近新开的店:
    还不错,虽然口味没有特别好,但也是中上水准。
    更重要的是量大。
    少有的,两人吃店内卖的双人套餐能吃到撑。
    然后就慢悠悠去了同在商城里的电影院,还有二十分钟开场,就又开始翻《哪吒》的影评。
    “说起来,我也只是看了个预告片,其他的了解的还不如你多。”
    女朋友这时候吃饱喝足,开始漫天乱想,道:
    “所以,会不会其实也没有那么好看...”
    她看整个影院就《哪吒》有单独的大幅海报,有点怕那种是“低制片,高营销成本”的烂片。
    果然,张立斌一下子了然了,深知女友性格的他便道:“不好看就出来呗,而且我刚才看了,这东升文化是韩升的公司。”
    “额?韩升有出演,还是配音?”
    “好像都没有,不过我之前好像在知乎看过这家公司的评论,说是投的电影好像都还不错。”
    张立斌犹豫了下,道:“不过无所谓了,电影院见分晓。”
    于是十几分钟后,两人检票入场。
    感想良多,惊叹不断。
    哪怕是后排有个小孩子开场时在叽叽咕咕,但家长制止后,也并没有影响多少观影体验。
    等出来,就更不用说了,女友果断打开APP:
    “我觉得以国漫的标准,可以给个四星五星的水准,这算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成熟的起承转折,老剧情也能拍出新感觉。当然更别说动画制作的水准,最后那段变身,帅呆了...”
    一直到晚上9点,《哪吒》终于分数大局螺钉,猫淘平台9.7,某瓣开分8.7。
    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数据。
    前者代表在票房上,它有很大的可能性;后者,代表多数观众还是认可的...
    “技术上还是当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水准,但在剧作的完成度上,却是第一次这么成熟,这么优秀!四星。”
    “看到海报和预告片,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哪吒太丑了。觉得丑就对了,因为本片讲的就是打破偏见。四星。”
    “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新的故事,改编的很不错啊,就是有点短。友情提醒:观影记得带纸巾。五星。”
    整体口碑不错。
    但电影制作方还是老规矩,口碑差的时候重点关注好评,口碑好的时候重点关注差评。
    尤其是《哪吒》的热评里,也有不少是觉得一般。
    甚至有少数很差的。
    什么剧情一般,瑕难掩瑜,甚至有人直接开喷说除开国漫这个外衣之外,就只能给个一星差评,看了五分钟就想离场。
    但老实讲,最后这种人就略显奇葩了。
    前面两个评价的,也是给了三星。毕竟就这个水准,一星是绝对谈不上这么低的,尤其是还是这么笃定的发言:
    就很离谱。
    可以说这部电影有问题,不值这么高的分,但给这么低并且给出这个理由,也是无语。
    好像国内的电影都是靠观众追捧。
    实际上离开国内,啥也不是。
    这种人反正如果韩升单看这个题目,多多少少都带着点吹外踩中的意思,因为实际上情况是什么呢?
    开分7.8,之后评分稳定后,也有7.5分。
    国外的权威网站也说不错。
    反正至少不会是一星的水准,人家给的分也挺好的。倒是这种现象总是让韩升越发确信那句话,就是踩国内最凶的往往不是外国人,而是那些二鬼子,自以为清醒的伪文青,杠精...
    毕竟,能拿着国漫说事的,还长篇大论,就不只是情绪化了。
    显然是思考过。
    “这个要怎么处理?”
    “不用处理。”
    韩升表示,正常观众一般看个评分,顶多再看个短评,长篇评论一般不看。
    所以三星影评只要正常,也可以接受。
    一星就不用管。
    也管不了。
    这种人也不是能跟他解释啥的。
    因为一看他的内容,也都是很主观化,甚至带情绪的评价,并且否决了很多本来是长处的言论。这种人要跟他说啊,一般都是那种套路:
    大家也很熟悉。
    反对他的,都是被爱国主义裹挟,都是巴拉巴拉...噢,你说他什么地方有优点?观众普遍觉得还行?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个人的标准,而我的标准里那个地方的评分占比为零。
    反正赞成我的,才是理性的声音就对了。
    ,这种人,和他多说半句都多了,毕竟正如电影台词所说: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
    韩升倒是还好了。
    差评如果就是这种水准的话,也就不足为虑。
    因为首日票房几小时后,也顺利出炉:1.7亿,38%的排片,成绩还算不错。
    但更不错的就是,口碑起来之后,周六票房也随之水涨船高,次日拿到2.4亿。
    第三日,再次强势逆跌,45%的票房拿到2.9亿的成绩。
    哪怕是到了周一也是1.9亿,超过上映首日。
    这是要爆的前奏。
    于是,票房其实很多时候,要比其他东西来的比重更大一些。这样的前提之下,最后意外地,先爆炸的还不是票房这件事情...
    而是韩升的手机。
    想要和东升文化求合作的电话,打爆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