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零年代》第一百一十二章带你逛去

我的九零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李惜高兴地摘下来戴上去、戴上去摘下来,然后问道:“这是你做的?”
    杨志脸有点红,微微点点头,“嗯”了一声。
    李惜爱不惜手,说道:“有了这帽子,我就不怕这烈阳了。你不知道,你们这里的太阳比省城猛一百倍!”
    “哪有这么夸张?”
    “怎么没有?你看,我这娇嫩的皮肤,晒一个下午,起码得一百天才能白回来。”
    杨志认真地端详着她伸过来的手臂,只见皮肤已经泛红。他知道,暴晒之后,第二天是红,第三天就会脱皮,再之后就是变黑。
    他有点不忍心看,不过他早有准备。
    李惜看他沉默不语,以为他不相信,正想再展示另一个手臂,却看到杨志又变了一个戏法,又拿出两块稍微小一点的蓝布。
    她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两个袖子。
    她感觉很好笑,说道:“怎么做衣服还分开做的吗?先做两个袖子?”
    杨志解释道:“这不是袖子,这是袖套。”
    “袖套?”
    “对,你看,袖套的一头是有松紧带的,可以固定在手臂上。你试着戴戴。”
    “好。”李惜把袖套戴上,果然,刚好把露出来的手臂遮挡起来。
    她又跳又叫地说:“嘿,刚好可以把我的手臂遮起来,我以后不用怕晒了。脸也能遮起来了。你怎么想得这么周到的?”
    杨志说道:“我这也是从我们日常去地里干活的家伙里想出来的。我们平时去地里干活,都会戴个帽子,穿个袖套。”
    “这样就可以防晒。不过乡下人,他并不是怕晒黑,而是怕晒伤,晒伤了,皮肤会发红发痒发痛,就会耽误第二天继续干活。所以都会戴上帽子和袖套。”
    “所以,大家其实并不在乎好不好看,又不在乎脸晒黑不晒黑,袖套”杨志停顿了一下,说道:“用我们乡下人说的话就是丑不拉叽的,哈哈。”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所以,你就特意为我改装了?”李惜满怀感激。
    在这乡下地方,交通又不同,物资又不丰富,想来他肯定是费劲了心思,才做出这两件东西来。
    “也没有特意,我给我妈和我妹妹、我奶奶也做了一套。”
    他一边推着单车出来一边说。其实,他哪来这么多布?
    不过李惜没有想这么多,她已经欢天喜地地穿戴上,然后跳上杨志的单车尾座,说道:
    “今天不用晒咯,走,咱们快点,今天还得拍好几家呢。”
    杨志说了声:“好咧,坐稳咯!”然后两人就出发了。
    整整一个月,他们每天上午忙完正职工作,下午就去拍照,晚上就冲洗照片,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又去送晒好的照片。
    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两个人都干劲十足。
    到了月底的一个周末,他们都不用工作,村子里想拍照的人也都拍完了。
    李惜就在小本本上算了又算,写了又写,然后激动地对杨志说:“你知道我们这个月挣了多少钱吗?”
    “多少钱?”杨志笑着问。他其实心里早就算出来了,这点小数,心算就够了,用不着像李惜这样又写又画。
    不过,他乐意看到李惜这样像小孩子一样高兴。
    “哇,你知道吗?简直不敢相信!一共挣了一千二百六十块!”
    “嗯,高兴吗?”杨志笑着问。
    “高兴!”
    “开心吗?”
    “开心!”
    “想不想庆祝一下?”
    “怎么庆祝?”李惜一听有得庆祝,眼睛都亮了。
    “走,带你去吃好吃的!”杨志豪爽地说。
    原来,西乡虽然贫瘠,但是东乡、潭镇、厉乡、乌市、德城,那是遍地小吃。
    李惜来了这么久,都没有去逛过这些地方,杨志想过了,趁周末什么事情都没有,就带她周围逛逛,一路逛一路吃。
    小女孩嘛,都爱吃点零嘴。
    其实杨志还有一个想法。
    这拍照的事业,还可以再扩大一点。
    西乡才多大?总共一百多户人家,隔壁东乡都有两百多户。
    整天呆在西乡,不出一个月就已经拍完了。
    他想到处转转,看看这拍照的营生能不能再扩大一点。
    照片现在还是个稀罕物,但是再稀罕,也不可能天天拍,很多家庭拍个一张两张,就够看一辈子的了。
    所以,只能去更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其他乡的人感不感兴趣。
    他把这个计划给李惜一说,李惜就举双手双脚赞成。她跳着说:“好呀,好呀,你看,又可以看风景,又可以拍照挣钱,多好呀。”
    “不过,”杨志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说道:“我们不能天天去。”
    “为什么呀?”
    “你想啊,”
    杨志知道她对这里的地理位置、距离不熟悉,就给她详细地说:
    “去东乡,距离最近,就过一条河就行。一个下午就能来回。而且东乡的人比西乡有钱,也愿意花钱。就是两个乡有点水火不容,谁都不让谁去对方乡里做营生。”
    “啊?还有这样的事?大家互相交流不好吗?比如西乡有的,东乡没有,那拿去东乡卖,不就刚刚好了?东乡有的,西乡没有,就把东乡的买过来,不好吗?”
    “我也不知道,好像以前就是这样了。不过这两年好像松动了一点。”
    “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那群老古董都老了,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又管不了吧?”
    其实就是因为太穷了,十里八乡的人,都被逼得使尽脑汁去做营生,哪还有那么多规矩?能挣到钱就行了。
    “厉乡就更远一点,不过,半天也勉强能来回一趟。那里也可以去。”
    “那我们赶紧去啊。”
    “别急,我还没说完,”杨志继续说道:“接着就是潭镇,潭镇你肯定很熟。不过潭镇已经有照相馆了,而且现在是我的学生在看店,我也不好去抢生意。两家一起做,到最后,就会价格越来越低,到最后,两败俱伤。”
    “好吧。”李惜其实觉得根本没关系啊,公平竞争嘛。潭镇的照相馆肯定不便宜,她觉得杨志要是愿意去潭镇走街串巷拍照,肯定能比在东乡西乡挣的钱多。
    不过,杨志既然这样说,又有一定的道理,她也就点头说是。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