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腊肉回来了!》第三卷我的中华五千年第121章祁元,你到底要多虐!!

我老腊肉回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新书发布,还是铺垫了这么久的五千年我完结篇。
    读者们一个个都看得如饥似渴。
    有人挑灯夜读。
    有人彻夜不眠。
    有人看看停停。
    有人议论纷纷。
    从盘古开天辟地一路追过来的读者们,已经充分地将自己带入了这个民族。
    汉族,仿佛深入到了读者们的骨血之中。
    第二天,某个读者群。
    一大早,这里便热闹非凡。
    “兄弟们,完结篇都看到哪里了啊?”
    “我还在看元朝啊!但是老实说,元朝这段历史,也就成吉思汗这里有点意思啊!后面的百多年,都不好看!”
    “哈哈,我也觉得,而且这段时间,汉族不是主角啊!都是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我看到朱元璋出场了!!我赌五毛钱,天下归于老朱家!”
    “你扯什么犊子呢?祁元笔下这么多个朝代,哪有朱元璋这种开局的?太烂了啊,我不信他能一统天下!”
    “那咱们就往下看!”
    剧情还在继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元朝在短短的一百多载里,便崩溃了。
    天下再次大乱。
    元末政治腐朽,经济崩溃,灾害连年。
    广大人民无法生存,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斗争。
    元至正十二年二月,郭子兴、孙德崖等起义于濠州。
    出身贫苦的朱元璋也参加到队伍中来。
    由于受到郭子兴的器重,等郭子兴死后,起义军就由朱元璋领导。
    李善长见朱元璋的队伍军纪好,就前来投靠,留在他身边,出谋划策,向朱元璋出说了平定天下的方略。
    元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亲率水陆大军攻克集庆路,改名应天府。
    然后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招贤纳士,刘基、宋濂等都来投奔朱元璋,并且得到重用。
    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四处征战,附近的元军据点被依次攻占。
    这时,朱元璋的占领地区东北邻张士诚,西邻陈友谅,东南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
    元至正二十三年秋天,陈友谅率领大军,进攻洪都。
    朱元璋亲自率领大军援救。两军船队在鄱阳湖相遇,展开了一场为期36天的鄱阳湖大战。最后陈友谅战死,全军瓦解,朱元璋乘胜攻取武昌。
    ……
    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
    大明朝,开始了。
    从开局一个碗,到一统天下,朱元璋仅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卧槽卧槽卧槽!真就这么牛逼呗!”
    “我的妈呀!不愧是真龙天子,实乃神人也!”
    “哈哈,谁说朱元璋出身卑微,不肯能求取天下的!”
    “不是我说,老朱这种军事能力,拿下天下,那不是应该事情嘛?我感觉,他打仗的能力,比李世民还要强啊!”
    “我就说一句话,祁元的笔力,是越来越进步了!看朱元璋一步一步夺取天下的剧情,给我看得热血沸腾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了明朝,读到了朱元璋。
    读者们的热情,再次被掀开了!
    胡豆瓣。
    完结篇还未发布,这本新书就已经被超过十万人,联合打出了9.1分的高分!
    是个很神奇的数字,尤其是后面带上X先生之后,更是容易让人热血沸腾!
    “哈哈啊!先无脑打一个五颗星再说吧!我就这么说,单凭一个唐宋,祁元的这个五千年,便是问鼎我国文学史的巅峰巨著!”
    “先来个五星!无论结局如何,感谢这个民族为我带来的热血和激情,愿你们在某个平行世界,继续向前,向前!生生不息吧!”
    而在新书发布了之后,短短的一天之内。
    胡豆瓣上,它的评分人数便超过了百万。
    得分也来到了9分,略有下降。
    但这个分数,也是超级牛逼的高分了!
    “刚刚看完了朱元璋的剧情,这个人物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棒了!!”
    “真的棒吗?你们是真的双标啊?这个人杀了多少功臣啊?”
    “我觉得朱元璋就是牛逼!”
    “朱元璋牛逼还是成吉思汗牛逼!”
    “都没你牛逼!”
    懂乎。
    随着新书发布,关于新书的剧情讨论,已经牢牢地占据了热搜榜!
    “你怎么看待明朝的开创者,是一个非常残忍的人?”
    “我怎么看待……看完了这段剧情,我脑子里,只有朱元璋的那一句话,‘那就都杀了吧’。此人,实在是太残忍了!”
    “朱元璋的残忍,主要就是不讲规则,不讲上层社会的斗争规则。这反而是他农民出身的结果。不听话就打死,他做农民或乞丐的时候,见过太多了,反而上层被这样对待的少,就觉得残忍了。
    他是开国皇帝,军事能力又强,决定了他可以这么做。明面上干不过官僚集团,吩咐下去又阳奉阴违对吧,那就杀吧,这在皇帝中真是绝无仅有的。道义上干不过你,就先肉体消灭你,再道义上批臭你。
    第二,朱元璋出身底层,所以对痛苦的承受阈值非常的高,对生活需求的下限非常的低,这是和官僚体系非常不适应的。也就是对朱元璋来说,这不过就是农民的日常,对上层社会来说,就已经活不下去了。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这种思想其实是先进的。
    第三,朱元璋的开国,是建立在打跑异族侵略者的基础上的,所以那些乡绅,天然失去了道德保护。
    就是以前你可以说我把地方治理得很好,这里的民众爱戴我,我对人民有功,生活好一点说得过去。但元明之交,之前民不聊生,苟活于异族铁蹄之下,你们这些地方大员又干了什么?
    你们对民众没有功,只有过,那你们凭什么能过的比农民要好?
    朱元璋的残忍,一是把上层社会的生活标准向农民看齐,如果这个叫残忍,那农民过的又是什么日子呢?
    二是政治斗争手段无底线,这是事实。但凭什么农民卖儿鬻女的时候,说要遵守契约,上层贪污违法要杀头的时候,就要按照潜规则来了呢?而且经历了元朝,士大夫的道德护身符已经破了,一群没有历史功劳的人,凭什么能享受特权?”
    挂在热搜的第二个问题。,“你怎么看待新书里的,开局一个碗的明朝”?
    “皇帝的儿子当皇帝,理所当然,秦皇汉武就是皇帝做的出众而已。
    丝毫不夸张的说,除了刘邦,把任何一个皇帝换到朱元璋的位置上10条命都不够,把朱元璋换到任何一个做出重大贡献皇帝的位置上上他都能活的不错。
    成吉思汗,唐太宗等等等等,哪一个不是王侯将相之后?
    你可以说刘备不也是个编草鞋的吗?
    的确如此,但是要知道刘备“中山靖王之后”这几个字,帮了他太多太多了。
    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了!
    朱元璋呢?
    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捡,祖上全是农民,一个能帮忙的亲戚都没有,所有帮他贵人都是他自己结交的
    对了,可能捡碗都是捡的!”
    “怎么看待?把你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上,你估计早就拉闸了吧?”
    “开局一个碗,堪称目前为止,五千年系列,最艰难的开局,我想不到还有比这更艰难的!”
    讨论归讨论,但是大家的进度,可是一点都没有落下!
    剧情继续。
    朱允炆登基。
    削藩开始。
    燕王朱棣公开反叛。
    燕王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历时四年,拿下皇位!
    “朱允炆是不是没脑子啊?”
    “朱允炆是真的蠢!朱棣其实并不想反的,但是实在是被逼的太厉害了!”
    “最后朱允炆的下落到底是什么啊?我怎么翻来覆去都没有看到啊?”
    “他即位的时候,政局稳定,天下太平,没有哪个亲王有能力和理由主动地向他发起挑战!因为,其实他是完全有时间和空间,用更隐秘更高明的手段,把他和诸王之间的紧张状态化解在无形之中的。
    比如,他可以借鉴汉武帝的推恩令,让诸王的权力越分越小。
    他也可以不动声色地找借口逐步收回诸王手中的权力,只给他们一个空帽子。
    但是现在。
    他迫不及待地动手,迅速地激化了矛盾!
    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既然开了削藩这个口子,为什么不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诸王一个措手不及,从而一举消灭潜在的危险?
    但是他却举动错乱,最后铸下了不可挽回的大错!”
    “朱棣是真的有能力!”
    “卧槽!朱棣安排弄的那个永乐大典,祁元能写出来吗?”
    “哈哈哈,你这是要祁元不眠不休地给你写啊?你知道永乐大典有多少字吗?听祁元在书里吹吹牛逼就行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没放出来呢!”
    “我觉得朱棣真的很有能力了。”
    第二天。
    读者们都在为明朝开局的这段剧情而叫好。
    懂乎、互动版、微博、贴吧、各大论坛,大家丢在热情讨论剧情。
    而到了第三天。
    大家的进度,来到了1435年。
    这一年,明宣宗逝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
    接下来,便是让无数的读者哀嚎不已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分东、西、中三路进攻中原,北疆告急!
    明英宗在王振怂恿下率兵亲征。
    年仅22岁的朱祁镇,带领着浩浩荡荡20多万大军,想要和也先拼个你死我活!
    由于仓猝出兵,军伍不整,粮饷不齐,军卒情绪低落。
    八月一日抵达大同,也先佯败,诱明军深入。王振因前方败报踵至,惊慌失措,挥军急退。
    归途中,王振为了炫耀乡里,不听大同总兵要明英宗速入紫荆关的建议,反邀明英宗至蔚州,以访其家。
    十四日停驻在土木堡,被也先部队合围。
    明军无水可饮,陷入困境,也先诱使明军移营出城,瓦剌军趁机四面围攻。明军仓猝间人马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