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腊肉回来了!》第三卷我的中华五千年第81章五代十国

我老腊肉回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天。
    星城出版社股价低开五个点。
    这一次,是真的把股民们的情绪给带崩了。
    星城出版社。
    大家的脸色都很难看。
    星城出版社作为A股三年来,第一只上市第一天就破发的股票。
    今天再次低开,这已经算是耻辱了。
    上班来得早的员工们,此刻已经在办公室里,小声地聊开了。
    “昨天公司的股票,真的是跟坐过山车一样啊!吓人!”
    “我反正是搞不懂为什么不和祁元合作了啊?明明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愉快的啊!简直跟没脑子一样!”
    “主要还是祁元的价值,对于咱们出版社来说,没有那么高了吧?咱们现在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社了,基本上所有的作家,不论是咱们本国还是国外的,出书的首选,都是咱们星城出版社,咱们的名声已经在这里了。”
    “你们根本就不懂啊!咱们出版社,其实就是一个壳子,背后的星城集团才是关键!我们的母公司可是一直想要谋求上市的啊,但是这么多年来,因为很多政策的限制,一直没有成功。所以啊……”
    “所以啊,你们看似是咱们出版社上市,其实是咱们背后的母公司,在借壳上市。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未来公司的市值,绝对会超过千亿的!”
    早会。
    廖远看着大家拍了拍手,说道:“其实公司的股价和我们没什么关系,大家不要忘记了咱们的本分。我们就是一个出版社而已,赶紧统计统计咱们新书上市的销售情况吧。”
    廖远轻飘飘一番话,算是安慰了大家。
    他其实对于很多员工们私下里议论为什么不和祁元合作了,是有所耳闻的。
    作为华国最大的独角兽星城集团未来的接班人,他的眼光,可不仅仅局限于这个一个小小的星城出版社。
    到了中午。
    星城出版社100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第一日的销量出来了。
    累计超过了1500万册。
    单看这个数字,好像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
    这可是一百多位外国的名作家们作品第一日的累计销量。
    要是平均下来,每本书,其实也就是十来万的销量。
    这个数字,非常拉跨!
    看到这个数字的第一眼,廖远的眉头便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不敢相信。
    甚至连着问了自己的秘书三次,得到的都是这个答案之后。
    他才看着手里的数据,一字一句地说道:“没道理啊,我们可是有着70%的市场占有率,我们和市面上超过5000家的书店有合作,这么多本书,才卖了这么一点?”
    会议室里的众人,都不敢说话。
    翌日。
    星城出版社新书累计销量突破了2000万。
    也就是说,昨日的单日新增不过500万册。
    这已经不能用后劲不足来形容了。
    这简直就是失败!
    晚上。
    星城集团总部。
    廖远立在一众的股东面前,脸色铁青。
    “廖远啊,你是廖总的儿子,应该深得廖总的真传才是啊!但是你看看你交出来的作业?股价首日破发,花了大价钱买的这么多的图书版权,最后的销量就这?”
    “不是我说啊,小远贤侄还是有点年轻了,咱们这个事情,本不应该发展成这个样子的。”
    “其实我们不在乎星城出版社价值几何,但是未来我们集团,需要借着咱们的这个上市子公司,做很多事情。所以它的股价,以及投资者对于它的成长性、对于它的信心,都是很重要的。”
    星城集团股东们一番话,可谓是丝毫不给廖远面子。
    但是他能怎么办呢。
    还是只有默默地受着。
    微博上。
    星城出版社的官微下面。
    在高调宣布了上市的消息之后,它便没有再发布过消息了。
    以前每一次的新书发布,它都是会实时更新销量的。
    但是这一次,这个官微跟死了一样。
    网友们,尤其是祁元的粉丝,跑到官微下面阴阳怪气了。
    “什么情况啊?这都几天了啊?新书的销量怎么还不公布啊?不会是一部都没有卖出去啊?”
    “哈哈!我就说你们是在作死吧?祁元是那群外国作家能比的?脑子呢?外国的作家,你可以说他们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很受欢迎,但是在咱们华国的接受度,怎么可能这么高?”
    “我听说这次为了上市,廖老总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星城出版社镀金来了?现在就想问问,看到了此刻销量,看到了此刻股价的廖总儿子,是作何感想啊?”
    “作何感想?还能怎么想啊?当然是希望祁元的新书销量扑街啊!不然自己的脸,往哪里搁呀?”
    “哈哈哈,哎呀,笑死我了!就喜欢看网友们鞭尸!”
    ……
    银河出版社。
    之前因为因为祁元发布《西游记》的关系,这个出版社,其实在网络上,和星城出版社暗中狠狠地较劲了一把。
    当时他们便得出了结论。
    不是他们不如星城出版社本身。
    甚至于,银河是比星城强不少的。
    但是为什么银河出版社近年来,和星城出版社的差距越拉越远。
    就是因为星城出版社,有那个叫做祁元的男人。
    当祁元和星城出版社解约的消息传到了银河出版社的时候,整个出版社的高层,首先的反应,是不敢相信。
    在再三确认了事情的真实之后,他们的反应便是狂喜。
    接着,他们便以最快的速度,联系了周末好。
    用最好的诚意——30%的版税,和祁元签下了五千年系列之《五代十国和两宋》的出版协议。
    眼下,伴随着星城出版社的上市破发,新书的销量不好。
    整个银河出版社的人,都显得有些期待而紧张。
    “明天是祁元新书上市的第一天,大家再确认一次,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吗?”编辑部,银河出版社的章豪看着大家说道。
    “总编,你就放心吧,现在和我们有合作的各大书店,祁元新书的货,都是足足的。”
    “根本就不用我们操心销量的问题,各大书店,甚至有很多之前没有和我们合作过的书店,都来订购祁元的新书了!”
    “祁元确实牛逼!”
    “目前咱们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五千万册!”
    “不知道明天,第一天能够卖出去多少册啊!”
    “星城出版社那边,首日一百多位外国作家的作品,卖出了1500万册,这个数字,很强大啊!”
    “你们不要把祁元一个人和这么多位作家放在一起比较啊!”廖远心情愉快地说道,“明天有一个五百万的销量,就很不错了!”
    整个银河出版社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之前星城出版社,才能够感受到的快乐。
    虽然现在新书还没有上市。
    但是从各大书店的订单来看,这本书的销量破5000万,似乎都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天。
    祁元新书如期上市。
    ……
    期待已久的祁元的新书终于上市了!
    石头坐在家里,第一时间,就已经拿到了实体书。
    对于祁元和星城出版社的所谓恩怨,石头是不关心的。
    因为她知道,祁元这样神仙般的人物,根本就不是出版社选择他,而是他选择出版社的问题。
    拿到了实体书,石头乖巧地坐在了自己的书房,一边看,一边打开了一个聊天群。
    这个群的成员,都是祁元的读者,每次新书发布,都是这个群最活跃的时候。
    大家会在这里面,一边看,一边讨论剧情。
    ……
    ……
    安史之乱过后,唐帝国虽然偶尔也有明君贤臣的局面,但终究是渐渐崩溃了。
    藩镇割据势力飞扬跋扈,宦官专政与党争成为痼疾。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曾经煊赫宇内的唐帝国,还是按照历史的规律,走上了狂澜难挽的下坡路。
    由于安史之乱严重摧毁了中国北方的经济基础,战乱过后的唐帝国非常依赖南方的赋税收入,这也是帝国在安史之乱之后,成功续命的一颗救心丸。
    但不幸的是,唐末的黄巢之乱又破坏了南方的经济命脉。
    南北两地接连遭到重创,唐帝国离灭亡之日越来越近了。
    公元888年,唐昭宗继位,摆在他面前的唐帝国早就成了一个四面透风的烂摊子。
    唐昭宗意识到了王权之所以式微,与中央军力量过于薄弱有莫大关联。
    所以他登基初期,就组建了一支兵力10万人的中央军。
    同年十二月,唐昭宗出师南下,讨伐割据西川的一个藩镇。
    与此同时,他又另派朱温组建联军,讨伐盘踞河东的李克用。
    西线战事比较顺利,但是主帅统军无能,征战过程中,高层将领王建偷天换日,独揽军权,暗地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相比较而言,东线的战事就打得比较艰难。
    为了确保东线战役的胜利,唐昭宗于890年下令停止西线战役,调遣西征军援救东线。
    而这时,羽翼已丰的王建抗命不遵,西征军主帅怕自己被王建杀死,于是自行回中央复命。
    王建随后派兵驻守边关,切断了西川与唐帝国的联系。
    自此,西川成为王建的禁脔,时为891年,这个政权被称为蜀——这就是十国的第一个国。
    西线的中央军是回不来了,昭宗皇帝只能硬着头皮把东线战役打下去。
    这一轮战役的胜利者是李克用,但他的实力在经过了战争之后,还是有所削弱。
    最惨是昭宗皇帝,因为他苦心经营的中央军遭到李克用的重创,折损大半。
    于是。
    朱温渔翁得利了。
    朱温是李克用的死对头,实际上,唐昭宗征讨李克用就是他撺掇的。
    在此次战役中,他的嫡系并没有遭到太大的损害,充当炮灰的基本上都是唐昭宗的中央军。
    战后,趁着李克用被削弱,见缝插针的朱温迅速崛起,实力逐渐超过了李克用。
    年,也就是王建控制西川的次年。
    割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