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当道》第一卷废材上路爆燃斩妖第三章道士上山阴阳咒法

妖魔当道最新章节目录
   陈家镇的后山是几百亩的山林,山水秀丽,绵延起伏,龙腾虎跃,整体形成了盘龙卧虎的天然风水大局,道门的风水大局中但凡是盘龙卧虎,龙盘虎踞的风水大局,其中必有高人隐居。
    对于陈家镇的人来说,后山就是他们的生计所在,除了那些买卖人,大多数男人都在这里打猎谋生,可以说这片山林养活了整个陈家镇。
    山林和陈家镇相接,其他地方则是溪流和绝壁,溪水不深,但绝壁险峻,而且笔直朝上,很难攀爬,所以周围的村子都会种植粮食、纺布、捕鱼等等,来和陈家镇交换猎物和银子。天然的优势也让陈家镇比其他村落富裕的多。
    王道人从陈家镇出发,沿着路就上了山,此行的目的是要找到那个通晓阴阳的道士,只有找到这个人,山下的陈家镇才有救,陈三才有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隐士高人的身上。
    王道人师从正统茅山,茅山的术法源远流长,几百年传承留下了很多茅山的分支,炼丹、卜卦、风水点穴、趋吉避凶等等,茅山一派都有涉及。
    不过茅山术法真正的精髓奥义在于阴阳之术,阴阳之术通天彻地、斩妖诛邪,凡人之躯若想习得阴阳之术,必定先通阴阳,习得术法之后一定会失去他命里最为富裕丰硕的东西,就是世俗所称的‘五弊三缺’。
    王道人就是怕五弊三缺,才没有习得真正的茅山精髓阴阳之术,师傅见他有所牵挂,便没有真正教他这些术法,只是传授了一些卜卦堪舆,趋吉避凶的基本法门,以便下山后可以以此谋生。
    真正说起来王道人其实只能算是茅山的外门弟子。
    王道人的师傅杨成子,道号——青衣道人,常年一席青衣长袍,故以青衣为名,成年以后的杨成子更是一个长相俊秀,盘发束冠的沉稳男子,一身青衣气质脱俗。
    说是王道人的师傅,收徒之时王道人已有二十八岁,杨成子才十六岁。
    杨成子和王道人不一样,自幼生活在道观之中,乃是师祖广元道人下山伏魔之时,一对山村夫妇临终所托,那一年杨成子四岁,广元道人一百一十八。
    师祖本想将此子托付给一家丧子的富庶人家,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属,但广元道人却发现杨成子异于寻常小孩,爹娘被妖物所害,虽然死在眼前,却镇定自若,有一种看破世事的泰然,抱入怀中更是发现此子气息雄浑,呼吸缓慢,小小年纪便心如止水。
    心中疑惑万分,虽已一百一十八高龄,着实看不透眼前这个四五岁的小娃娃,于是改变主意把杨成子带上了茅山。
    杨成子上山之后便和师兄弟们一起学卜卦堪舆、炼丹、悟道等基本法门,修身养性到了十四岁,广元道人羽化,才正式拜入茅山掌教,太原真人门下,修行阴阳之术。
    王道人本可前去拜请师傅青衣道长杨成子下山处理此事,但奈何路途遥远,来回兼程需十多天,事态紧急,没办法才上山寻找隐世高人。
    至于这个道士的来历,知道的人不多,至少王道人并不知道这位高人到底是谁,他只听老一辈说过,十五年前一个通晓阴阳之术的游方道士和一个佛法大能为了困杀一个修炼邪法的邪术师而到了这个地方。
    这一战,邪术师自知不敌二人,一路打一路退,退了足足有百里,最后被那佛法大能打成重伤,仓皇逃走,游方道士却间接害死了陈家镇上的一对夫妇,佛法大能也因为这对夫妇身受重伤。
    这个游方道士最后就没有离开陈家镇,而是归隐了陈家镇后面的这片山林之中,不问世事,对于这个通晓阴阳的道士,王道人也只知道这些。
    一阵沉睡,陈三一魂已在千里之外,脱离了身体,陈三没了痛感,依稀记得失去意识之前,看到陈馨为他流泪,他伸出手想摸摸陈馨的脸时就没了意识。
    再次醒来,伸手不见五指,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也没有声音传来,鸟叫声、水声、风声、说话声、什么都没有,在这种黑的不能再黑的地方,陈三自然是吓得差点没抽过去。
    忽然屁股下面亮了起来,唧唧唧唧的声音传来,陈三一屁股摔在了地上。
    仔细看去竟是一个竹屋,一个很大的竹屋,几乎所有东西都是用竹子做的,连地都是用竹子铺的,桌子上有竹筒做的茶杯和茶壶,床上有竹子编的竹枕,竹席,应有尽有。
    竹屋里有很多小摆设,都是一些娃娃手里玩的小玩意,屋中间还有一个竹子做的小竹马,窗外一缕翠绿的竹叶探进了屋子,朝着屋外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翠绿映入眼帘,很是精致的一个竹屋。
    陈三转头想看后面的时候,被突然蹦出来的一张脸给吓的一个激灵。
    那张脸就紧紧贴着陈三的脸,陈三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才看清,是一只金丝猴,这猴子也是顺着陈三退后的步子盯着陈三,蹦起来后一屁股坐在窗边,并没有挪步动弹,陈三缓过神来忽然一愣,那猴子看得见自己?
    自己现在只是一缕魂魄,陈馨,王道人都看不到自己,这猴子竟然能看到他?莫非猴子成仙了?心里不敢相信,猴子竟然是神仙,还以为找到救星了,刚想跪下叩拜,门口便出现了一位布衣老头。
    老头穿着质朴,但是非常干净,一眼看去脸上皱纹不少,头发白了一大半,给人感觉已是古稀之年,但眼神通彻透亮,眉宇之间散发着缕缕的浩然正气,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陈三揉了揉眼睛,刚才并没有看到这位老头,何时出现在门外的,还以为眼花了。
    老头气定神闲的走进了屋子,坐了下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闭着眼细细的品茗了起来。
    “你醒了?”
    陈三疑惑的看着老头,以为老头是在和猴子说话,所以并没有回话。
    老头拧着眉头看向陈三,又问了一句,“睡的可好?”
    陈三才知道老头原来是在对自己说话,那个激动,结结巴巴的回道:“我…你…你看的到我吗?我这是怎么了?我是不是死了?”
    “哈哈哈哈哈,死了?死了你不去阎王那,到我这来做什么?”老头大笑道。
    陈三一喜,“这么说,我还没死,你能救我?”
    “小娃娃,脑子倒是挺好使,就剩一缕魂魄了,还能这么开心,你也是老朽我活了这么长年岁见过的最想得开的人了。”
    陈三挠着脑袋有些笑不出来。
    老头笑着又倒了杯茶,继续说道:“不过小娃娃你只是还没死,但也快死了,从你五岁的时候,我就住在这片山林之中,我看着你长大,吊儿郎当的,坏事没少做吧?”
    “没有,我能做什么坏事,最多也就是偷只鸡,偷只鸭,能做什么坏事。”
    “你想做什么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你没听过么?”
    “没!”陈三一本正经的摇头回道。
    老头拧着眉头一脸嫌弃,“算了算了,不扯这些,说正事,前几日我夜观天象,星象异常,卜卦一算,你们镇上要出大事。”
    “大事?老头你能算到?我们镇上好像真要发生大事,已经死了两个人了!”
    “随即我卜算了你的吉凶,卦象竟是大凶之卦,六十四卦中的最后第二卦,十死无生阴人卦,不用我多解释吧,此卦十死无生,意思就是没什么活路。”
    “我我我……”听老头说的一点活路都没了,陈三吓得都不会说话了。
    “别急别急,我这不是把你的一缕魂魄拘过来了么,瞧把你吓得,至于么,不就是死一趟么……”
    “老老老老老老老头,你认识我?”
    嘣的一个脑瓜打在了陈三的魂魄上,陈三捂着脑袋,疼的是满地打滚,咬着牙,疼的没工夫叫出声。
    老头斜着眼睛瞄着陈三,“你爹娘没教你要尊敬长者么?”
    陈三起身,龇牙咧嘴的揉着脑袋,“你这老…老爷爷怎么还打人?爹娘在我小时候就死了,我倒是想让他们教我…”
    陈三的声音低了下去,老头见此也是叹了口气,见老头有些伤感的样子,陈三试探性的问道:“老头,你认识我爹娘?”
    老头看了陈三一眼,转身站了起来,“不说过去的事了,你管好你自己吧,现在什么情况你不知道么?你得在这待上两天,才能回去。”
    “两天?两天我都凉了,还回个什么去呀!你让他们直接把我埋了得了。”陈三没好气的叫道。
    “不会,两天死不了的,这两天你得在这过,我用的术法就是这个弊端,离魂以后,魂魄最少得两天才能重新和身体融合,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任何术法都是有利有弊的,能保全你的魂魄,你就烧高香吧,还要求这么多,小伙子你很着急么?”
    眼见老头的手又要向自己脑袋敲来,陈三连忙摆手。
    “不不不不不,不急不急不急,我这不是怕我死了,让您老白忙活了么。”
    老头这才把手收了回来,随即笑着招呼着金丝猴过来。
    “猴娃,来,来和小伙子打个招呼。”
    金丝猴听到了招呼声立马蹦了过来,一屁股坐在了桌子上,咧开嘴对着陈三唧唧唧的笑,陈三尴尬的脸直抽抽。
    老头笑眯眯的说道:“我一个人在这个地方住了十多年,参禅悟道,闲暇之余,这猴娃总是会过来讨要吃食,它也从不会在我悟道的时候打扰我,颇有灵性,算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了,你就是它放出来的。”
    摸着猴娃的脑袋,老头用嘴一撅,示意陈三看地上的盖子,顺着盖子往上看,一个小葫芦挂在窗沿子上,上面还贴着一张紫黑色道符,符文金光灿灿,就像是金子涂在了上面。
    陈三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老头不是好人呐!紫黑色的符咒看起来就透着一股邪气,道士都用黄色的道符,没见过紫黑紫黑的符,看着阴森恐怖。
    勉强笑了笑道:“老头,你把我魂魄弄来,有…有什么目的吗?你不会是要把我炼成小鬼听你差遣吧?”说着往后退了退。
    “我不是说了,我这是救你吗?我不用密法,你早就见阎王了。”
    陈三撇着嘴,一脸不信,“我和你非亲非故,我又不认识你,别人你不救,你救我?你当我三岁小孩呢,我才不信呢,你到底想把我怎么样?”
    老头笑眯眯的脸上慢慢平静了下来,“我算是你爹娘的所托之人,你爹娘临终之时你才五岁,那个时候我高估了我自己,铸成大错,所以这十几年的时间,我都在这片山林之中反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