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闯汉末》救世良医第九百零六章曹孟德借物安军心四小孩拜师鹿门书院(万字大更)[3]

科学家闯汉末最新章节目录
   把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到刘繇身上。
    面对一肚子怒火的孙策,再加上足智多谋的周瑜,刘繇的部下樊能、于麋等人哪里抵挡得住,孙策七战七捷,一路攻城拔寨,要不是军士疲惫,粮草也有些供应不上了,他差点一口气把刘繇彻底赶到吴郡。
    得知孙策几乎恢复了丹阳全境,袁术当即表孙策为殄寇将军,然后派袁胤为庐江郡守。
    反正就一句话,你孙策打胜仗后,地盘我袁术全要,兵马钱粮我也不会给你补充,但官职我是可以给你的。
    这样的操作让孙策都快气疯了,要不是周瑜死命拉着,孙策当场就想拔刀砍死那个来接受地盘的袁胤。
    “公瑾,这样下去不行啊,没有真正的一块属于我们的地盘,我们再努力打仗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周瑜经历了这段时间的战争历练,对天下大势看的也更加清楚了。
    他对孙策说道“伯符,依我看袁术天性骄肆,目中无人,日后必败。
    近日听闻大将军已勤王成功,迎朝廷北上河北,伯符你和大将军有旧,何不进贡请封,如能得朝廷诏书,为吴郡郡守,吾等就有了立足之地了!”
    孙策一听,不由想起来当日被白烟欺负的场景,浑身不由颤抖了一下。
    说起来白烟也是可以的,让曹操、孙坚这两个三国枭雄的长子都对它有了心理阴影。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在孙策写信的时候,再说说那陆绩二人。
    原来当日暴乱时,陆氏众人担心会全族被杀,便让来救他们的义士带天资最好,年纪又最小的陆绩和陆议二人离开。
    他们二人担心回吴郡后也会被孙氏追杀,便辗转来到了豫章郡想投奔诸葛玄。
    因为这诸葛玄也是被袁术表为郡守的,算是袁术的部下,只要诸葛玄愿意庇护,同殿为臣的孙策是没法拿他们怎么样的。
    但谁想一到豫章,发现这豫章也不太平。
    原来豫章郡守本是朱儁次子朱皓,做为朱儁的次子,朱皓也是得到家传,能上阵杀人的。
    一开始朱皓就不想让出豫章郡,只是诸葛玄也是名士,再加上手里拿着不知道真假的朝廷诏书,他只能捏着鼻子让出南昌,自己跑到了赣县为县令和交州的兄长抱团取暖。
    可没想到没多久,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刘繇的书信来了。
    书信中不但否认了诸葛玄得到朝廷任命这件事,而且还以扬州刺史的名义命令他进攻诸葛玄,将袁术势力从扬州赶出去。
    那还说什么?撸袖子就干啊!
    正所谓上阵亲兄弟,得知自己二弟要去砍人,做为交州话事人的朱符二话不说,那叫一个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不是不方便,朱符都想亲自带兵到豫章帮忙打仗了。
    诸葛玄本就是孤身入豫章的,面对卷土重来的朱皓,那是被打的节节败退,陆绩这一对小不点到的时候,诸葛玄已经连南昌都丢了,准备死守柴桑呢。
    得知陆康被杀,诸葛玄先是哀叹了一会,然后又担忧其自己了。
    现在自己和当时的陆康也没多大的区别啊。
    唯一的区别也就是自己是袁术这边的,陆康不是。
    如果自己也战败而亡了,那么诸葛氏该怎么办呢?
    诸葛玄想到这里,觉得不能让诸葛亮兄弟继续在豫章这样危险的地方了,必须立刻送走!
    可送到哪里去呢?
    袁术那?
    诸葛玄当即摇了摇头,诸葛亮能去袁术那,你要陆绩叔侄怎么办?
    那就只有荆州了...
    诸葛玄当即写信一封,让部下护送诸葛亮、陆绩等人前往荆州投奔刘表。
    诸葛玄又担心刘表不受,又写了数封书信给荆州襄阳望族蒯氏和庞氏等家,让他们帮忙照顾诸葛亮等人。
    刘表得到诸葛玄的书信后,得知陆康被孙策杀害,嘘叹不已,当年他也在学问上请教过陆康多次,没想到今日再得消息,却已经是生死两隔。
    他对边上的蒯良问道“天下战火连连,却是连累了这些无辜的孩子,子柔,你说吾该如何对待这些故人之后呢?不如赏赐一些钱粮土地给他们如何?”
    蒯良回道“良曾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与其赏赐一些钱粮土地,不如为这些孩子择名师以授学业。”
    刘表听了拍腿道“子柔所言极是啊!”
    于是刘表召见了诸葛亮等人,见这些孩子虽然长途跋涉,但都谈吐有礼,仪表堂堂,心中喜爱,说道“吾和尔等父兄都是故友,如今尔等都还年幼,正是要在学业上精进的时候。
    正好近日有名士司马徽、庞德公等人欲开山讲学,尔等可愿前往拜师?”
    诸葛亮等人听了这些人的名字,顿时眼睛都亮了。
    这些人,可是真正的名士大儒啊。
    诸葛亮等人当即拜谢刘表,接着刘表又叫来如刘琦、刘琮、刘磐、蒯祺、蒯钧、黄射等荆州的顶级二代,让他们和诸葛亮、陆绩等人交好。
    过了几日,刘表又让蒯良领着他们来到了襄阳城外的一座山庄。
    诸葛亮抬头一看这山庄,却见山庄门口写着四个大字——鹿门书院。
    蒯良似乎对这个书院的主人很尊敬,递了帖子后就安安静静的等在外面。
    诸葛亮借机又环顾了一圈这鹿门书院外,发现也许因为书院人多,有不少需求,因此很多商贩都在山庄外摆摊做生意。
    其中有一个摊子挂了一个书字,诸葛亮不由好奇的走了过去。
    看到诸葛亮走开,诸葛均急忙跟上喊道“二哥,你要去哪啊?”
    “我去看看书摊。”
    “书摊?我也看看!”
    陆绩和陆逊二人见蒯良并没有管,便也跟着走到书摊前,想看看有什么书。
    要知道,因为汉代书籍还是以帛书或者竹简为主,书是真正的奢侈品,因此别说书摊了,你能找到有书的人家都不容易,也就州治所在的城池中可能会有卖书的地方。
    当然,河北和兖州除外,河北别说郡治了,就是县城里也有书店了,而兖州也在慢慢的往这个方向发展。
    因此这里会出现书摊,的确是个新奇的事情。
    诸葛亮来到书摊前,看到卖书的是一个正拿着小酒壶喝酒的老者,这老者看到诸葛亮走过来,手里的酒壶也不放下,就说道“这位小哥可是要买书?”
    诸葛亮拜了一下老者,然后说道“不知老先生此处有何书?”
    “哎~问就俗了,自己看吧~”说着,老者将罩在摊子上的布匹扯开,却见这摊子上的书分为三堆,一堆全是竹简,一堆全是帛书,一堆居然是纸质书。
    “老先生这里居然还有河北来的书?”
    “哎~这书就是书,怎么还分起河南河北了?”
    “那可有科学之书?”诸葛亮继续问道。
    “呵呵,有是有,不过那些书都被我女儿抢去看了,现在老夫这也只有这些儒学之书了,你要真的想买,那得去说服我女儿才行。”
    “先生的女儿也能读懂科学之书?”诸葛亮不由好奇了起来,要知道流传出来的那些科学书籍,对于没有老师指导的人来说,前面简单的还好,到后面复杂一些的,和天书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奇了怪哉,你读的,我女儿就读不得?”
    “黄公,你这天天的不来讲学,又在这偷懒晒书!”
    这时几人背后传来一个中厚之声,几人回头一看,却见一发须斑白的老者带着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这两人一个长的丑陋,一个长的英俊,在一起一对比,当真是丑的愈加丑,俊的愈加俊了。
    “庞德公,老夫懒散惯了,在这再喝一会,那家紫云酒馆的酒是真的好啊!”
    庞德公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然后看向诸葛亮等人说道“子柔,这几人便是诸葛氏和陆氏的孩子吗?”
    蒯良笑道“正是,明公想让他们到书院求学,也不知道水镜先生是否同意。”
    庞德公看了看几人,点头道“尔等随我来,黄老头,你来吗?”
    “来来来!出考题能没我黄承彦吗?你们几个谁懂科学了?”
    陆议低声问向边上的陆绩“这里怎么还教科学啊?”
    谁知道这黄承彦虽然喝酒,耳朵却是真的好使,他笑着说道“儒学、科学,都是学问,为何学不得?
    那马子玉已经得了整个河北,再不了解一下科学,恐怕荆州他日输都不知道怎么输的了。”
    “黄公!慎言!”蒯良急忙止住黄承彦继续往下说。
    黄承彦摇了摇头,将酒壶盖紧,绳子一甩,往书院里走。
    而在不远处的紫云酒馆中,一个站在外面等待客人的店小二看着这几人入内,眉头微皱,走入酒馆中。
    没一会儿,这个酒馆地下深处,开始传出滴滴滴的声音。
    当然,这个声音外人是绝对听不见的。
    ——晋阳
    “诸葛亮?陆绩?陆议?诸葛亮也就算了,怎么陆绩也跑到荆州了?”
    马强看着紫虚从荆州传来的电报,不由抓了抓头皮。
    “现在诸葛亮多大来的?十四?
    不行,等旱灾结束得快点南下,要不然我还怎么当诸葛亮的老师啊?”
    马强一想到自己能成为智慧化身诸葛亮的老师,就感觉浑身来劲。
    “明公!”
    “进来吧!”
    马强抬头见是典韦进来,问道“什么事?”
    “明公,广宗的人到了。”
    刘辩终于来了?
    “好,先让卢毓去见他父亲,然后安排一隐秘地方让殿下暂住。”
    “诺!”
    卢毓会来是因为马强要掩人耳目。
    毕竟护送刘辩的军士也不少,要没有一个有点分量的人出现在晋阳,那也说不过去,虽然卢毓的官职低了些,但对外也能用马强重视掩饰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