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闯汉末》救世良医第四百七十八章曹昂出使(八千大章)[2]

科学家闯汉末最新章节目录
   。
    “这是何物?”枣祗的声音都高了八度,这水车最少有十多米高,简直就一庞然大物。
    “这好像是翻车。”荀衍不愧是荀氏族人,见多识广。
    翻车其实就是十常侍之一毕岚所造的最早的水车,不过那个是用来给刘宏洒水用的。
    “不对,不一样,这也太大了。”荀衍又摇头否认了自己刚刚的想法,催马上前,在前面引路的刘鑫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跟了上去。
    “荀先生,怎么了?”
    曹昂等人也跟了上去,只留下了韩浩看着车队。
    “刘将军,这是?”
    “哦,这个叫水车,你看,这水车能将边上的河水引入到这条人工水渠里,这样修建水渠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能灌溉的田地也就更多了,粮食的产量也就增加了。”
    刘鑫毫不在乎的说道,在他的眼里,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了。
    “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啊!!”枣祗拍掌叫了起来,然后围着水车不停的打转。
    “哎!你们是做什么的?”一声吆喝,众人这才注意到水车不远处有一木屋,一个少年走了出来,只见他叉着腰,鼓着嘴,手里拿着竹笛,狠狠的看着枣祗,要不是看到有穿着青州军服的刘鑫在,他都准备吹竹笛叫人了。
    “这位小哥,你在这里是做什么?”荀衍对那个少年问道“你难道不怕我们吗?”
    那少年看了一眼刘鑫,然后说道“我在这里看水车和磨坊,现在正是磨面的时候,万一有人要用,不得有人看着么。
    至于怕你们...你们有什么好怕的,看到我这笛子了吗?我一吹响,这附近所有的村子都会来人!
    再说了,这不是有军爷在嘛,你们要是做坏事,军爷自然会保护我,我有什么好怕的。”
    荀衍看了一眼刘鑫,有些感叹的说道“刘将军治军严明啊,自从天下大乱以来,我已经很久没看到百姓不怕官兵的场景了。”
    后人因为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后世的那只红色军队,天然觉得军队就应该爱百姓,护百姓,但实际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抗日战争,大部分时代的军队和土匪都没什么区别,甚至外军还不如当地的土匪,毕竟土匪也知道山下的百姓说不定就是自己山寨里哪位弟兄的三姑六婆的,而外军入境,那基本上杀了就杀了,抢了就抢了,心里毫无负担。
    否者也不会有那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话了。
    就连曹操的军队也是一样,在攻打袁术时,军纪也没好到哪里去。
    甚至这样的情况在后世也没好到哪里去,后世有人看到外国发生天灾,军队救援就和玩过家家一样觉得奇怪,甚至觉得是,但实际上,这才是后世大部分军队的实际情况,灯塔国的飓风灾难是年年发生,年年军队救援失力,可谓是勇于认错,从不改正!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没觉得自己错了,军队救什么灾啊,不乘机0元购已经是我们灯塔军军纪严明,克服了自己的本能了。
    军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可不是开善堂的,也就后世中国的那支军队会觉得军人堵洪水口子是天经地义的了。
    刘鑫掰了一下手指头,确定自己没算错,上前问道“我看你口齿伶俐,应该有读学堂吧,可今日学堂不旬休,你怎么不在学堂读书到这里看什么水车?是不是你们村长叫的?你是哪个村的?我要上告县衙,治你村长的罪!”
    刘鑫这一说,那少年急忙摇手说道“不是不是,和我们村长没关系,是我月考考了前三,得了一日的休假,主动替家里来看水车的,再说了,我也带书了!”
    说着,少年拿出了一卷书递给刘鑫,表示自己没有耽误学习。
    “刘将军,此书是否能借我一阅?”
    “哦,荀先生想看,自然可以。”
    荀衍接过书本,这是一本纸质的书,上面的字极为工整,像是出于大家之手,再看书的内容,发现上面写的都是一些数术,自己读起来居然极为吃力。
    荀衍不由怀疑面前的一切是不是刘鑫叫人演给自己看的。
    但一想,这演给自己看又有什么用呢,不明白啊。
    “此书极为精美,我看价格不菲,看来小哥你家境不错啊。”荀衍笑着把书递了回去。
    那少年一副看傻子的眼神看着荀衍说道“这位先生,你是外乡人吧,难道不知道我们学堂发的书本都是免费的?”
    “免..免费?”
    “对啊,小学都是免费发书本的,钱都是由官府负担,到了中学,才有什么书本费,不过听说县里的几家大族正在商议一起出钱捐赠,把中学的书本费也免了。”
    “此书价格不菲,官府如何负担的起!你小小童子,怎可口出狂言?”
    “我哪里口出狂言了!就是免费的!就是免费的!”
    少年人小嘴拙,气的满脸通红,一边不停的喊着,一边看向边上的刘鑫,希望他能为自己作证。
    刘鑫笑着出来说道“此事是真的,这些书本都是刻印而成,数量越多,单本的成本也就越低,据说现在一本这样的课本只需要十多钱了,一个学子一年不过十余本,也就不到两三百钱,据我所知,去年我青州在籍的小学学子不过两万,明年随着青州各郡的小学竣工,小学的学子数量大概会上升到五万,即使后面再多,也不过十万,也就两三千万钱,并不算多。”
    两三千万钱不算多?
    想到曹操经常为了钱粮抓头发的场景,荀衍只觉得呼吸都快停止了。
    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其实青州在教育上的开销当然不止这么多,学堂的建设费用,教师的工资,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头,去年青州投入到教育上的钱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钱大关,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建设学堂的费用在其中。
    “如此多的学子,青州日后必将文风鼎盛啊。”曹昂有些羡慕的说道。
    荀衍立刻反应过来这些学子日后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力量。
    文人就是士子,这个等号在这个时代是可以成立的。
    毕竟,不是士族子弟的人,怎么可能读得起书呢。
    但现在这一切在青州都被推翻了。
    读书的人可能就是面前这样的农家小娃。
    就算这些人天资愚笨,但他们数量太多了,日后必将霸占朝廷官场的大量席位。
    到那时,士族的生活空间还有吗?
    如果不能一直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士族的衰败也就在眼前了。
    毕竟...什么算士族?
    世任两千石的才算是真正的士族呢!
    荀衍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荀彧每次说到青州表情都那么的复杂了。
    如果说当年的宦官是在打士族的脸。
    那么青州的马强,就是在挖士族的根!
    这可真的是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啊...荀氏在这个变局中到底该何去何从。
    想到了可怕后果的荀衍在后面的路上虽然尽量在掩饰,但那眼神的变化却是瞒不过曹昂。
    “前面就是平原城了,好像有人在等我们。”刘鑫指着前面说到,曹昂拿着望远镜一看,立刻笑着想冲上去,又强忍住了,憋着和众人一起往前走。
    “在下贾诩,曹公子,一路辛苦了!”
    曹昂等人自然知道贾诩在青州军的地位,马强不在,这也算是最高的迎接礼仪了。
    “在下曹昂,拜见贾公!”曹昂和贾诩施礼后,急忙对躲在后面的林芝眨眼睛,示意自己注意到了她。
    却没想到林芝根本没有理自己,而是在摆弄一个机器,曹昂一看,认识,这个好像是那个叫照相机的东西。
    搞了半天,不是因为自己来的啊。
    失望中...
    贾诩一边领着众人往城内走,一边对曹昂解释为何马强不在青州。
    “什么?马青州准备让铁军师为刺史?”
    “什么?铁军师是段英?段颎之子?”
    “什么?马公准备进镇北将军位,贾公你也准备去?”
    曹昂只觉得自己脑袋都快不够用了,这信息量也太多了。
    对于曹昂来说,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马强不在青州,自己是不是该跟着去冀州。
    自己老爹还说什么省的自己跑...这不还是得跑么。
    坑儿啊...
    “对,由于此次去冀州的还有一些青州的乡绅商贾代表,因此需要再等三日,曹公子此次也是幸运,要是路上耽搁了一下,此次恐怕就只能让吕老来接待你了。”
    吕老是谁曹昂自然是知道的。
    “公子,好在此次我们来到人多,不如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留在青州,一路跟随公子去冀州见马镇北。”荀衍在边上说道“另外既然马公准备进镇北将军位,当快马送信回兖州,让曹公附上表文。”
    这个是顺水人情,算是曹操认可马强对青州和冀州的统治权,以后曹操要是拿下了其他州郡,马强也要同样承认来还这个人情。
    这点曹昂自然是同意的。
    贾诩也希望能得到曹操的这份表文,便开口谢过。
    曹昂等人来到使馆住处,这里原本是留给朝廷使官的,现在也没哪个朝廷使官能到,却也空静。
    “荀叔父,那我们谁去冀州,谁留下?”
    “去冀州只是拜见马镇北,要想了解青州虚实还是要在青州,因此我们到时候还需回来...这样吧,我和公子自然是要去的,鲍公为郡守,也可同往,曹将军乃曹公本家,也同往,枣先生和夏侯将军在此少歇,枣先生正好考察一下青州的农耕之法。”
    枣祗拱手应下,夏侯惇看了荀衍一眼,暗暗点头,表示自己会偷偷去请老爷子。
    “那好,就这样定了,我这就去找贾公回话。”
    看着曹昂迫不及待的离开,曹仁摇头笑道“这哪里是去贾诩的,这是去见小情人的吧!”
    满屋立刻又充满了欢笑的空气。
    “请通报一声,兖州曹昂求见林芝!”
    和曹仁想的一样,曹昂压根没去找贾诩,腿脚完全不听话的就跑到马强府上来了。
    “请稍侯!”卫兵知道曹昂是谁,打开门就准备进去通报。
    “嗷呜!!”
    一声通天巨吼响起,曹昂一听这吼声立刻无数不堪回首的回忆涌现到了脑海中。
    “不好!是小白!”
    还没等曹昂扭头就跑,一个巨大的白影撞门而出,一个飞跃来到了曹昂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