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天下》第一卷青州风云第五十九章暗影卫

清平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二皇子武煜城对于这名叫作李清的学子,本来就是颇有好感的。
    一是因为李清那优异的成绩。全国各州书院的月考第一名,岂会是普通人考出来的?优秀的学子,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的产生爱护之意。
    二是因为李清那颗与众不同的心。
    虽然武煜城贵为二皇子,身份尊贵。但是,他却希望建立人人生而平等的大顺王朝。
    在武煜城的心中,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人,都不应该有随意伤害别人性命的权利。
    李清和莫元遂一起,为了一名店伙计而诛杀莫志文手下的‘鹰犬’之事,极度符合了武煜城的心境,让武煜城拍手称赞。
    三是因为李清那卓越不凡的能力。一天之内,便完成了武煜城的第一道题目。
    这样的人,稍加引导,便是一名合格的将军,若精心培养一番,变成一方统帅,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细品一下,就凭武煜城手中的四万正规军队,扫荡整个青州的匪徒,还需要停留吗?那不应该是走到哪里,扫到哪里!那个匪徒能扛得住?
    然而,武煜城却在此地驻兵良久。按部就班,自东向西,一支一支的匪徒,慢慢地来。这其中,未尝没有多观察观察李清的意思。
    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武煜城的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打算。就算李方泽此番没来,武煜城也会将破格录取的名额用在李清的身上的。
    这样的人才,越早的笼络到手,越早的放心啊!
    正在此时,李方泽来了,武煜城便顺水推舟,给了李方泽这个面子。
    只见武煜城缓步走到李清的面前,满脸欣赏之意,对着李清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李清态度恭敬地回道:“回殿下的话,我马上就要十三岁了。”
    武煜城听后,微微一笑,柔和地说道:“真是一个年少有为的少年郎啊!我听你老师说,你想去北方从军?”
    李清听后,立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是的!”
    在李方泽去找武煜城的这段时间里,李清也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
    李方泽的话,虽然说的有点片面,但大体方向还是对的。现在的朝堂,绝对是一副风雨欲来的平静之象。
    虽然李清入了朝堂,身后定然会有二皇子武煜城这个庞大的‘靠山’。但是,这并不代表李清可以高枕无忧了!朝堂之上,并不是二皇子一个人说了算的啊!
    还有很多个和二皇子不相上下的势力。比如说,太子世家一派。
    在这种环境之下,李清这个刚入朝堂的‘小菜鸟’,岂不是任人捏扁搓圆?
    大的方面不说,一个小小的衙门从事,就有可能不买李清的账,让李清陷入两难之中。之所以是这幅状态,原因无他,还不是因为李清的胳膊太细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李清的人脉太单薄了些。除了二皇子,一无所有。
    在朝堂之上,这样可不行。
    若事事麻烦二皇子,二皇子也扛不住啊!这不是弄了个得力助手,这是弄了个‘爷’啊!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切还要靠自己!
    在此种情况之下,北上从军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凭着李清的能力和智慧以及武煜城的关系,当李清再次从北方归来之时,至少也是一个正六品上的团率。
    所谓:“手中有兵马,天下任我行,手中没兵马,一县都难行!”
    有了军职品阶,便有了身份人脉,再入朝堂,还担心什么?
    哪个小从事敢不给李清面子,凭着官职压死他!
    听说过官大一级压死人的,但你听说过,官小还能欺负官大的?你听说过那个相国被小从事拒之门外了?
    是而,当武煜城问起李清北上从军之事,李清才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武煜城见到李清的态度之后,心中暗喜:“经过天横关一战,现在的北方边军,可是自己的地盘了。只要李清到了天横关,嘿嘿,那可就真的是自己的人了。”
    想到这里,武煜城便依然用十分柔和的语气地对着李清说道:“我大顺王朝,年满十五岁的男子方可从军。按照你现在的年龄,是不符合规矩的。你若真的想从军,我可以帮你,只是,你需要给我一个你想要从军的理由。”
    这问题,对于李清来说,还真有点棘手啊!
    毕竟加上那天的校场见面,李清和武煜城才总共见了两面而已。
    这可怎么说啊?
    若直接实话实说吧,显得有点伤人。你看,二皇子将李清拉入朝堂,却护不了李清的周全。
    若不实话实说吧,这个理由,可怎么编?
    李清在心中想道:“传闻,这二皇子殿下,心系天下百姓。不如从这方面下手...”
    是而,李清大义凛然的说道:“从军立功,便可当军官了。当了军官之后,手下便有了一些士兵。万一北方的黑狼部大军再次入侵,我便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了。”
    听到李清的话后,武煜城的心中升起了一丝不悦之情:“这个李清,怎么光知道自己的家人呢?一点‘家国的大义情怀’都没有!真让我失望。”
    一旁的李方泽听后,也赶紧对着李清,频频的使眼色。
    只见武煜城脸上的表情不变,对着李清继续说道:“你说的倒也直白。只是,你的家人很多吗?需要当军官才能保护的了?”
    “嗯,多!这中原大地的万民百姓,都是我的家人。”李清听到武煜城的话后,立即正气凛然的说道。
    听到这里,武煜城的内心立即转怒为喜了。
    对着李清不由自主地夸道:“说得好!就凭你这句话,你北上从军之事,我允许了。”
    话罢,武煜城朝着李清递过一面令牌。
    并说道:“你带着这面令牌北上从军。若有处理不了之事,可以找一名叫做林元嘉的将军,当他见到这个令牌之后,便会用尽全力帮你的。”
    李清双手接过令牌。
    只见这令牌的正面,雕刻着一把精致的小刀,令牌的材质似木似铁。让李清不由地多看了几眼,怎么感觉这么眼熟呢?
    只是现在,不是研究这个令牌的时候。
    李清对着武煜城,恭敬地说道:“谢二皇子殿下!李清定不负殿下的重望,给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盛世。”
    武煜城听到李清的话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希望你说到做到!光说不做,相当于没说。”
    接着又说道:“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回去处理。你在这继续练习箭术吧!此时在军中,若有什么需要的地方,找你老师就行。”
    李清听后,再次恭敬的说道:“多谢殿下的爱护之情。”
    闻风而动这个词语,可以充分地形容武煜城的做事风格。和李清说完话之后,便立即转身离去。
    李方泽只好在其身后,紧紧跟随。
    就在转身之时,李清听到了李方泽的声音:“在这等着我!”
    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李方泽回来了。一见面,李方泽便对着李清急匆匆地说道:“把令牌拿给我看看。”
    李清会意,将令牌双手递上。
    李方泽仔细观看了一番之后,说道:“李清,你可要忠于二皇子殿下啊。他对你的恩情,可真是不薄啊!”
    李清满脸诧异之色。
    就给了一块令牌,这恩情就不薄了?老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令牌,我见过啊,还是在一个匪徒的手里呢...哦,现在不能这么叫了,应该叫做李家兵器的提供者手里。
    李方泽看到李清这一脸呆滞的表情,便明白了李清心中的疑惑。
    对着李清解释道:“你可知道这令牌的来历?”
    李清不以为意地回道:“这不就是个信物吗。”
    李方泽听后,说道:“确实是个信物,但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拥有这块令牌的人,便是皇帝陛下最神秘的亲卫,‘暗影卫’的成员了。
    这‘暗影卫’,在三年之前,由皇帝陛下亲自创建。即属于大顺王朝的军队,但又游离在军队之外。
    他们身份特殊,可能隐藏在民间,是个商贩走卒,或者是个普通百姓;也可能隐藏在军队中,是某个军官,或者是某个士兵,同时,也可能隐藏在世家大族之中,是某个执事,或者是某个管家。
    他们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打探消息,保护百姓。只要他们发现谁有危害百姓之举,便可直接汇报给陛下!
    厉害吧!”
    李清听后,心中暗道:“这‘暗影卫’,不就是‘锦衣卫’的雏形吗?厉害什么啊?比‘锦衣卫’可差远了。”
    但看着李方泽这满脸激动的样子,李清只好继续听下去。
    李方泽对于‘暗影卫’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一般,连绵不绝。
    整整说了半个时辰。
    直到李清都有点昏昏欲睡了才肯罢休!
    不知不觉中,又过了几日的时间。
    所有的小队都回来了。其中,有完成第一道题目的,呈一副兴高采烈之状;同时,也有没完成第一道题目的,呈一副垂头丧气之态。
    当听说李清的小队,在李清的带领之下,仅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完成了第一道题目,顿时在心中生出了一丝崇拜之情。
    ‘学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学神’。
    只能仰望而不能比较之。
    同时,李清队中的成员,也体会到了李清的这种寂寞。放眼望去,整个书院,无一人可与自己比肩。真寂寞啊!
    在众人休息了一天之后,便开始第二道考试题目了。
    这道题目,很中规中矩。
    让很多学习差的乙班生,忍不住地骂娘了。本来以为,来到了军队之中,这次的年中考试,只接受军队的考验就行了,弄不好,自己还能‘咸鱼翻身’呢?
    没想到,书院里的那套,一点没跑,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道考试题目——做试卷。
    题,当然是书院出的;试卷,还是书院的试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考试的地方,由书院变成了军营;监考者,由教习变成了将士。
    这一个个的将士,手拿利器,来回地走动着。稍有一丝风吹草动,‘蹭’的一声,便是利刃出鞘。
    在此情况之下,谁还敢有点小心思?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题吧!
    同时,也可以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