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进士》正文卷第131章外放睢州同知

红楼进士最新章节目录
   五月初一,周润泽结束了假期。
    刚到翰林院点了卯,就被侍讲学士司平带到骆博杰办公室。
    见礼之后,骆博杰含笑道:“找你过来,是有两个消息告诉你。”
    “一是前不久,河南发生重大河道工程贪腐案,诸多官员被查,经九卿廷推,你鲁师叔将巡抚河南,兼左副都御史,加兵部侍郎衔。”
    周润泽大感意外,鲁同敬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连跳两级,非同寻常啊。
    一般来说,巡抚为从二品,凡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
    鲁同敬原本是正三品左副都御史,如今巡抚河南,又加了兵部侍郎衔,就成了正儿八经的正二品封疆大吏了。
    虽说朝庭对于巡抚的制约比较多,但其权利却一点也不少。
    可以说,鲁同敬到了河南那边儿,大权在握,将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官员。
    “搞不好鲁师叔过几年能入内阁也说不定。”周润泽心道。
    回过神,周润泽好奇道:“那第二件事呢?”
    骆博杰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份敕牒递给周润泽,道:“第二件事是你外放的事儿有着落了。”
    “从六品睢(huī)州州同知,睢州虽是直隶州,却是散州,属开封府,具体详情你自个去查。”
    “这事儿是你师叔推荐的,想来是你师父离京前跟他提过此事。”
    “本官要叮嘱你的是,睢州知州也卷进了贪腐案中,因案情复杂,睢州知州是否有罪还没定性,虽被收押看管,官职却还在。”
    “所以你上任之后,看似没人挚肘,却责任重大,你可一定要有所准备。”
    周润泽心里激动,接过敕牒后,连忙躬身感谢道:
    “下官多谢大人提携,一定会记住大人的谆谆教诲,为官一任,必会造福一方!”
    虽然骆博杰说他外放是因鲁同敬的推荐,但周润泽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件事儿骆博杰肯定也是出了力的。
    因为他除了是翰林院学士之外,还是吏部尚书呢!
    同时,州同知这个官位周润泽也很满意。
    州有两种,直接属省的直隶州,属府的为散州。
    比如睢州属开封府,就属于散州,知州为从五品官,品级大于知县,副职为州同知,从六品,无定员,分掌本州内诸事务,周润泽就是这种情况。
    骆博杰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收起笑容,严肃道:
    “因事态紧急,地方事务繁杂,最迟三天能后你就要出发,不得拖延!”
    确实挺急的,周润泽却不敢怠慢,连忙道:“下官遵命!”
    告辞离开的时候,周润泽刚走到门口,身后又传来骆博杰的声音:
    “别忘了你每个月要送我了茶叶,虽然你去了外地,但该是我的,就还是我的,你要忘了,我就给你使绊子!”
    周润泽嘿嘿一笑,转身行了一礼后,就离开了。
    出了翰林院,周润泽立刻前往督察院,拜见鲁同敬。
    见礼之后,鲁同敬让周润泽坐下,然后说:
    “这次让你去睢州,只一件事儿,那就是抗洪赈灾,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儿,你心里要有准备啊!”
    周润泽点点头,问道:“师叔什么时候前赴河南?”
    鲁同敬道:“最早也要五六天以后才能出发吧,我这边不比你爽利,许多事情都要交接清楚了才能走得了。”
    “呵呵,我这不是官小嘛,所以轻便一些也正常。”周润泽笑着说。
    鲁同敬摆摆手说:“于我而言,官大官小无所谓,只要能为朝廷办事儿,能让我施展人生抱负,我就开心!”
    周泣泽无语,呵呵一笑,寒暄了一阵后,问:“师叔可有什么叮嘱的么?”
    鲁同敬沉吟道:“我别的倒不担心,就担心你年纪太小,不能服众,这点你一定要注意恩威并施,宽严相济,必要时手段激烈一些,阴私一些都可以!”
    周润泽收起笑容,认真道:“师叔放心,师侄虽然岁数小,胆子却大的很!”
    ……
    回到家中,周润泽将要外放的消息告诉薛宝钗。
    “这么急?那我们要一块儿去吗?”薛宝钗惊讶道。
    周润泽沉吟道:“你们不用着急,慢慢收拾,在后边跟来就是,我先去那边打个前站。”
    薛宝钗缓缓点头,想了想,又道:“那……迎春和探春的事儿……”
    周润泽看了她一眼,突然一笑道:“就这么几天时间,你不会让我急着纳了她们吧?”
    薛宝钗道:“我就是想着你已经答应赦大爷和姨父了,这一外放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就怕他们怪责你。”
    周润泽想了想,道:“这倒也是,要是因为这事儿和贾府闹翻,却也不值当。”
    “要不由我替你筹办此事?”薛宝钗问道。
    周润泽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猛地将她拥入怀中,闻着她身上的香气,柔声道:
    “宝钗,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儿,就是有你这么一个夫人了!”
    薛宝钗不知怎么地,忽然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
    “冤家,以后不管家里有多少人,你可都不能负我,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她能嫁给周润泽,也是脸面有光的,毕竟她是商户之女,万幸早早认识周润泽,竟成了进士,只要是人听后,都说她有福气。
    然而外人却不知,随着周润泽越发有出息,薛家越有脸面的同时,薛宝钗心里越是忐忑。
    她娘家虽然有钱,却没有多大势力,哥哥又是个不成器的,完全靠不住,周润泽真要给她委屈受,她也无可奈何,所以一直心有戚戚。
    周润泽见她流泪,心疼万分,轻轻为她擦拭,温柔道:
    “宝钗不哭,以后不管家里多少人,都要听你的,你放心,这辈子你是我正妻,咱们家后宅的事儿就全由你当家,好不好?”
    薛宝钗难得哭一回,这会儿哭得梨花带雨,呜呜两声,就是说不出话来,就只能点头回应。
    周润泽见她如此,也不再多说什么,将她轻轻拦入怀中,安静的陪着她。
    等薛宝钗哭够后,她从周润泽怀里出来,抹了眼泪,按下情绪后,说:
    “我这会儿就着人去请媒人,看这两天的日子如何,如果有黄道吉日,就趁着还有时间,早些把迎春妹妹和探春妹妹接了来。”
    纳妾不用大操大办,却也要请媒人和送礼,到时候如果女方不反对,男方只派一顶小轿接来就成。
    说起来,小妾在家里的地位,要比正妻要低很多,身份属于良民,只比奴仆高半格,生的孩子称之为庶子、庶女,正妻生的孩子称之为嫡子、嫡女。
    妻子是家里的主妇,小妾只是旁边人,在家里没有地位,还要侍候妻子洗脸梳头,每天给妻子磕头请安。
    小妾生了孩子,自己不能当母亲,只能当姨娘,孩子只认嫡母为母亲。
    按照宗法制度的要求,妾和自己所生子女的关系,这只是血缘上的母子关系,而不是宗法认可的母子关系。
    这看起来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制度就是如此,连皇帝也得遵循且无法改变,可见古代宗法制度的严苛了。
    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愿意做小妾呢?
    因为嫁到富贵人家,虽然受气,最少也能锦衣玉食,使奴唤婢。
    更重要是庶出的子女虽然不如嫡出子女尊贵,但也是少爷小姐,不但锦衣玉食,还会受到良好教育。
    将来女儿嫁入富贵人家当正妻,儿子或当官或当富翁,都有希望。
    另外,古代皇帝抄家和诛族的时候,丈夫妻子孩子还有很多有血亲的人都是会受到牵连的,大多都免不了死刑或者流放。
    有道是权力越小责任也就越小,小妾没有权利那也就不需要担负那么多责任,所以可以逃过一劫。
    原著中,贾府被抄家的时候,那些婆姨们都没有死,只是被关了几天就放出去了,就是这个原因。
    等薛宝钗去忙后,周润泽自己也没闲着。
    马上他就要去睢州赴任了,诸多事务也要安排一下。
    先前周润泽在翰林院也简单查过睢州的资料。
    睢州因睢水而得名,属淮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那地方盛产文绣,还是有名的丝织中心。
    丝绸生意从来就是非常赚钱的,所以周润泽也有心将四通会馆和自家的鸿运会馆带过去。
    当然了,鸿运会馆到那边之后,肯定要改个名字,明面上不能和他有丝毫瓜葛。
    另外,四通会馆这次周润泽却要重用了,那就是筹备抗洪赈灾的物资,薛家原本的生意就有药材,到那边肯定用的上。
    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粮食,也只有四通会馆这种全国性的大型商帮,才能一次性的采买和运输足够的粮食过去。
    这些都要提前准备,要是等他到那边再来筹谋此事,黄花菜都凉了。
    很快,因早得了周润泽通知,钱有用、苟山亮、全永高、薛府陈管家都来了。
    周润泽将他们带到书房中,开了近一个时辰的会,才将方方面面安排到位。
    最后,因全永亮思维敏捷,善刑名谋划,这次会跟着周润泽一同前往睢州。
    等他们离开之后,周润泽在书房中拿了几百份有效路引,放到空间后,独自出门骑着马来到城外。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