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正文卷第四百七十章:李元芳归来

开局错把李世民当大表哥最新章节目录
   因为这块肥肉烫嘴啊。
    这可是在世家嘴里虎口夺食,世家非将他视为生死大敌不可。
    不过再转过来一想,其实世家对他本来就不待见。
    既然如此,苏长生也就无所谓了。
    想到这里,苏长生说道:“哪好,哪臣暂时就先要黄海和渤海两处盐场,做下实验吧。”
    黄海和渤海?
    这两个海,都在胶州登州一代,而这里是去扶桑洲的码头所在地。
    这片地区,苏长生是要抓在手里的。
    李世民微加思索,便想明白苏长生为什么要这两处盐场了。
    李世民答应下来。
    就在此时,李丽质走进来问道:“父皇,你是不是又派什么差事给我夫君了呢?”
    “他才从益州回来几天啊,你就不能让他歇息几天嘛?难道朝廷除了我夫君就无人可用了不成?”
    李世民不由哑然失笑地说道:“你瞧瞧,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嫁了人,胳膊肘就是向外拐啊。”
    “这小子去益州,可不是朕派他去的啊,是他自己想去的,这个可怪不得朕。”
    “而这一次,朕找这小子来,可不是派差事给他的,而是给他送财来了。”
    听到这里,李丽质满脸不信的神色。
    “父皇,你自己小金库里都没啥钱,还能给我夫君送钱?”
    李世民吹胡子瞪眼地说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小子难道不是朕的女婿?他为朝廷为朕做了这许多事,难道朕还能亏待了他不成?”
    “不信的话,你问问这小子,朕是不是给他送财富来了?”
    苏长生苦笑着说道:“陛下倒的确是送来了财富,但是这个财富,有些咬手啊!”
    李丽质气呼呼地说道:“父皇,我就知道你偏心。”
    李丽质虽然和李世民拌嘴,气的李世民大呼小叫。
    但是李世民在心里其实是非常享受的。
    皇家无亲情,老子和儿子极有可能会变成仇敌。
    但是父亲和女儿之间,反倒是不会。
    这也是李世民十分宠爱公主的原因。
    这样的拌嘴,倒是让李世民十分轻松和享受。
    而就在此时,老冯头则是前来汇报道:“爵爷,李元芳哪小子回来了。”
    李世民经常来苏府,老冯头见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当初李世民的身份,还是大表哥的时候,老冯头其实甚至没少了斥责他。
    但是当后来李世民摊牌,老冯头知道李世民是皇帝之后,老冯头就很怕。
    李世民再来的时候,老冯头轻易是不敢向前凑的。
    这一次,要不是李元芳回来,老冯头是不敢来禀报的。
    苏长生听到李元芳回来,当即大喜过望。
    在扶桑洲的时候,李元芳可是主动请缨出海去黄金州。
    这一次平安回来,苏长生最想知道的,是李元芳有没有带回来各种种粮。
    如果他将地瓜、玉米、花生、土豆、辣椒等种粮都带回来的话,那么大唐将会迎来一个空前盛世。
    在古代,生产力底下,一旦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的时候,粮食就要不够吃了。
    这时候,基本上就会爆发战争,一个王朝,可能也就要消亡了。
    而一旦有了这些高产的种粮之后,那么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后世的清朝,可是足足养活了三万万百姓,也就是三亿人。
    这么多人口,放在还没有引进地瓜、土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其他朝代,都是绝对养不活这么多人口的。
    想到这里,苏长生马上迫不及待地说道:“这小子在哪,快让他进来。”
    苏长生话音未落,李元芳便大步走了进来。
    “先生!”
    见到苏长生,李元芳神情激动,眼圈泛红,险些落泪。
    苏长生看李元芳时,发现他又长高了一些,人变得有些销售,也晒黑了,皮肤变成了古铜色。
    苏长生走到李元芳身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平安回来就好!芙蓉呢?”
    李元芳嘿嘿笑道:“先生,芙蓉先回房休息去了,等会再来拜见先生。”
    李元芳回到苏府之后,听到先生这里有客人,便先让芙蓉回房间休息。
    此时,李元芳向李世民拜道:“草民李元芳,拜见陛下,拜见宫主殿下。”
    李世民哈哈笑道:“行了,以往的时候,也没见你小子这么多礼。出了一次海,反倒是认生起来了。”
    李元芳摸了摸脑袋,嘿嘿直笑。
    苏长生不由说道:“李元芳,快坐下,来人上茶。”
    “你这一次去黄金州,有没有带回来我说的哪些种粮?”
    李元芳嘿嘿一笑说道:“先生所托,我岂敢怠慢?幸不辱命,先生要的哪些种粮,我都带回来了。”
    苏长生兴奋地说道:“好,太好了!”
    这时候,李世民不解地问道:“苏长生,不知李元芳带回来了什么?让你这么兴奋?”
    苏长生说道:“陛下,李元芳带回来了地瓜、土豆、玉米、花生、辣椒等种粮。”
    “像地瓜、土豆,一亩地的产量,足有一千多斤。而玉米、花生,可以配合冬小麦种植,有了这些种粮,只要推广开来,我大唐,所有百姓就能都填饱肚子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吃惊地说道:“你说的那个什么地瓜、土豆,亩产量居然到达一千多斤?能当主粮吃吗?”
    这也怪不得李世民吃惊。
    在这个时代,小麦和稻米的亩产量,也就四五百斤,而地瓜和土豆的产量,足足是小麦和稻米的两倍还多,这让李世民如何不震惊?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大唐将真的再无饥饿。
    其实,一千多斤的亩产量,苏长生都是照少了说的。
    在后世,地瓜和土豆的亩产量足有五六千斤。
    在东北黑土地,肥料足的情况下,土豆的亩产量甚至能够达到上万斤。
    当然了,在大唐,可没有化肥,可能也达不到后世的那种精耕细种的标准,产量要大打折扣。
    但是亩产量一千多斤,绝对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旁边,李元芳不由接口道:“地瓜和土豆的亩产量,何止一千多斤?少说也有两三千斤呢!”
    “在黄金州,他们都用土豆当主粮吃呢!”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