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从计划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二章不做黄雀的螳螂,不是好蝉虫

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随着六国余孽不断加入陈胜的队伍,陈胜席卷淮北的速度,犹如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这种速度与气势,不仅令天下人瞠目结舌,就连嬴政也大感意外。
    一个八月,中原民众纷纷加入陈胜的队伍,而陈胜军的总兵力,竟然暴增到数十万,连陈胜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人。
    其实不光兵力暴增,就连统兵大将,也多达几百人,其中就有张耳陈余等人。
    一时间,陈胜军人才济济,军力鼎盛。
    包括陈胜吴广在内,大部分张楚君臣,都急不可耐的高喊灭秦。
    几乎没有一人像范增那样,沉得住气谋划根基。
    当此之时,张楚政权的临时朝堂内,吵得不可开交。
    “大王,我们已经接连占据数郡,大可进攻咸阳,由您做张楚皇帝啊!”
    陈胜心腹将领周文,无视众人争吵,直接走上前,朝高座王位上的陈胜,朗声高喊。
    其余众人听到喊声,纷纷停下争吵,朝陈胜望去。
    陈胜摆手一笑:“周将军不用心急,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说着,扭头望向吴广:“假王,你对此事如何看?”
    吴广正色道:“回大王,两个月的交战,秦军不堪一击,若我们挥师咸阳,必能夺得帝位!”
    “嗯。”
    陈胜点了点头,旋即望向前排的两名中年,淡淡道:“朱房,胡武,你们二人觉得如何?”
    闻言,朱房上前一步,拱手道:“回大王,在也下觉得,大秦已经犹如泥塑,尽可灭之!”
    “是啊大王,只要咱们挥师咸阳,这大秦的天下,唾手可得!”胡武随声附和道。
    朱房和胡武是陈胜的心腹,从陈胜自立为王开始,便借用秦朝的政治制度,设立监察部门,而朱房和胡武,便是用来监察百官的。
    虽说是百官,但正儿八经的文官,基本没有,全是将领。
    因此,朱房和胡武在张楚国的权力很大。是除了陈胜吴广以外,最令人忌惮的两人。
    眼见这两人发话,众将一片唏嘘,但没人敢出言阻止。
    “既然如此,那”
    就在陈胜准备确立下一步行动的时候,赵昆站出来朗声道:“大王,在下有话要说!”
    “哦?”陈胜见赵昆站出来,不由眉毛一挑:“小赵兄弟有何话说?”
    对于赵昆,陈胜是又爱又恨,爱的是赵昆负责粮草这段时间,从未出过差错,且后勤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可以说,陈胜军能推进得这么快,至少有他一半的功劳。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有才能的小伙子,却屡次拒绝他的加官晋爵,只愿做后勤官。
    这让陈胜有点恨铁不成钢。
    但考虑到赵昆在后勤方面的天赋,又打消了调离他的想法。
    于是,赵昆一直待在后方,负责总后勤。
    熟悉赵昆的嬴政和扶苏,自然知道赵昆的心思,那就是怕死,不想去前线。
    而不熟悉赵昆的各大将领,都觉得他是张楚国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就不愁粮草问题。
    眼见‘定海神针’突然发话,众将纷纷转头望向他,就连坐在陈胜左侧吴广,也看向他。
    赵昆沉吟了一下,道:“回大王,在下觉得,您应该忽视了两件事!”
    “两件事?”
    陈胜一愣,疑惑的看着赵昆:“哪两件事?”
    赵昆郑重其事的道:“第一,固守陇西的王氏父子,以及远在漠北的三十万边防军!”
    “第二,驻扎在咸阳周边的二十万京师兵!”
    “这”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包括陈胜吴广在内,也都目光一凝。
    片刻,站在赵昆不远处的朱房,皱眉道:“听说王离已经自请封王,早已不受秦廷调令,他们怎么会出兵勤王?”
    “至于漠北的三十万边军,自扶苏死后,就一直按兵不动,若他们真要阻我们,早在我们攻下陈郡的时候,便应该出动了!”
    朱房的话音刚落,胡武接着附和道:“没错!那咸阳的二十万京师兵算什么,咱大王麾下数十万大军,还怕他们?”
    赵昆闻言,有些好笑的反问:“我又没说大王怕他们,只是提醒大王而已,你们那么激动干嘛?”
    “这种小事,还需你来提醒?大王英明神武,还需你来指手画脚?”胡武冷笑道。
    听到这话,赵昆顿时火了:“你他娘的吃大粪了?怎么满口屎话!我说我的,你说你的,老子挨着你了?”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仗着监察官职,肆意找茬,让众将有口难言,老子早就看你不爽了!”
    “放肆!”
    朱房听到赵昆的叫骂,当即怒喝,朝陈胜拱手:“大王,赵都尉当众诋毁您的政令,实乃大逆不道,臣建议将他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呵呵!”
    陈胜还没开口,赵昆呵呵一笑,环顾众人,指着朱房道:“这家伙不仅脑子不好使,连耳朵也失聪,我明明说的胡武,他偏偏说我诋毁大王!”
    “我从大王起事之初就跟着他,论资历,他拍马难及我!论贡献,我甩他十万八千里,就他还敢攻奸我?可笑!”
    说完,转身朝陈胜道:“大王,此二人做事全凭心意,不讲规矩,你若继续重用此二人,张楚国危矣!”
    胡武听到赵昆的话,气得脸红脖子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朱房也气得再次朝陈胜拱手:“大王,这赵都尉分明是仗着功劳,不服从您的政令,臣求治他死罪!”
    “臣等附议!”
    胡武带着一众心腹,朗声拱手。
    陈胜脸色微沉,目光落在赵昆身上,冷声道:“赵都尉,你意欲何为?”
    他的称呼从小赵兄弟,变成了赵都尉,显然对赵昆刚才的言行,也有些不满。
    但赵昆毫不在意,依旧不卑不亢的说道:“在下并没别的意思,只是不想大王的基业,毁于此二人之手!”
    砰——
    陈胜猛拍桌案,当即怒吼:“大胆!”
    “本王的基业,岂容你胡言乱语,来人!将赵日拖下去”
    “且慢!”
    陈胜本打算将赵昆拖下去关起来,一旁的吴广以为他要杀赵昆,连忙拱手道:“大王,赵都尉不能杀,他负责后勤,你我都放心!”
    “是啊!赵都尉不能杀!”
    听到吴广的话,一众六国将领,以及部分吴广心腹,纷纷站出来附和。
    陈胜见状,眉毛一拧,显然没想到赵昆的人缘这么好,不由杀心萌动。
    沉默了片刻,陈胜忽然朗声大笑:“诸位多虑了,本王并没杀赵都尉的意思,只是今天商议的是军事,赵都尉扰乱秩序,实属不该!”
    说着,朝冲进大殿的士兵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诺。”
    士兵们应诺而退。
    谷陈胜深深看了眼赵昆,然后扫视众人,接着道:“刚才的闹剧,本王不想再看到,现在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计划,是出兵咸阳,还是另谋出路!”
    他的话语非常平淡,但听在众人耳中,寒意森然。
    这时,一名叫张耳的六国将领,出言道:“大王,小赵都尉之言,虽然有些激进,但咱们不得不多考虑,如今天下虽乱,但根基尚稳,贸然进攻咸阳,怕螳螂捕蝉!”
    “是啊!还请大王三思!”陈余也在这时站出来附和。
    陈胜闻言,面无表情的道:“那依你们之见,该如何是好?”
    张耳:“”
    陈余:“”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片刻,张耳犹豫再三,朝陈胜拱手:“回大王,秦政虽然无道,但您不宜自立为王,因多树立秦政之敌,复立六国!”
    “这是为何?”陈胜不悦的追问。
    “大王冒生死之险,揭竿反秦,如今虽占领陈郡等地,但在天下人眼中,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无法团结苦秦百姓,推翻秦朝!”
    “那照你这么说,复立六国,就能推翻秦朝?“吴广皱眉追问。
    张耳还没开口,一旁的陈余忍不住点头:“六国与秦朝不共戴天,一旦复立,必定戮力同心,誓灭秦朝!”
    “这”
    陈胜吴广闻言,互相对视,不由陷入沉思。
    站在队列里一言不发的嬴政和扶苏,也互相对视,纷纷看向张耳、陈余。
    其实张耳、陈余对天下的判断,十分准确。
    陈胜吴广虽然是第一个反秦的势力,但在当时的贵族统治时代,他们依旧是出身卑贱的农户。
    一个农户自立为王,很难得到地方贵族的拥护。
    一旦地方贵族不拥护当地政权,那这政权注定不长久。
    所以复立六国,成了唯一的出路。
    因为六国王族毕竟统治过当地,在当地的威望,足可以团结贵族势力,如此一来,这个政权便能长久留存。
    然而,思忖半响,陈胜还是否决了张耳、陈胜的建议,朗声道:“本王自立国之初,得到的支持不再少数,若非如此,尔等岂会投效本王?”
    “不过。”说着,他话锋一转,接着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看不如这样,由张楚将领负责建立政权,扩张我张楚领地,你觉得如何?”
    “”
    张耳陈余互相对视,皆是无语。
    片刻,陈胜大手一摆,命令道:“假王,由你带领一路军马前往荥阳,务必拿下荥阳!”
    “得令!”
    吴广二话不说,当即朝陈胜拱手。
    陈胜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朝武臣道:“武臣,你带领张耳、陈余,前往赵地,建立赵国!”
    “遵命!”
    武臣看了眼张耳、陈余,旋即拱手答道。
    紧接着,陈胜又将周市派往魏地,其余将领派往韩、燕两地。
    至于齐、楚两地,并非他不想派人去,而是鞭长莫及、得不偿失。
    一个是齐地田横早已自立为王,抢先建立政权,二个是楚地就在脚下,虽然只占了一部分,但楚地暂无敌手,便当作自家领地。
    至于项羽叔父项伯,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毕竟项伯只有八千人马,跟他的数十万大军,完全没有可比性。
    于是乎,陈胜自称王之后,做出了覆灭秦朝的总决断。
    那就是兵分多路,一举定天下!
    朝会结束后,陈胜回到书房,越想赵昆之事,越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