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从计划开始》正文卷第二百八十八章陇西侯李信,特来面见陛下!

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造反的好苗子,哎”
    赵昆听到嬴政的话,苦涩的叹了口气,神情也变得极为复杂,隔了半响,才含糊的点了点头,对嬴政道:“义父,你现在模样大变,怕是想回去都难了。”
    话音刚落,嬴政心头一动,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
    虽然变年轻是一件好事,但改变了容颜,却并非是一件好事。
    如果嬴政是正常衰老,那他的容颜并不会太夸张,可他疾病缠身,又经常加班熬夜,容颜远比正常人衰老得快,即使他只有四十多岁,但看起来跟六七十差不多。
    这就导致,他现在的样子,跟之前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想了想,嬴政心头再次一动,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
    但是,他本来也没打算回头。
    赵昆让他摆正心态,他觉得,最佳的心态,就是顺其自然。
    反正现在的他,相当于死过一次了。
    既然死过,那以前的事就跟他没关系了。
    沉默了片刻,嬴政捧起盆中的水,洗了洗脸,然后冲着赵昆道:“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回不去,不代表以后回不去。”赵昆舔了舔嘴唇,霸气凛然的道:“等咱们攻破了咸阳城,你做皇帝,我就是太子,谁人敢反对?”
    嬴政:“”
    “放心吧义父,万事有我,换个脸做皇帝,你可以体会双倍的快乐。”
    “双倍快乐?”
    嬴政愣了一愣,迟疑的道:“如此....如此甚好。”
    当嬴政畅想双倍快乐的同时,蒙恬正在体会双倍的痛苦。
    就在他刚出扶苏军帐不久,一封来自太原郡郡守的密信,让他如遭雷击。
    太原郡郡守禀报说:“始皇帝东巡一路从邯郸直达太原,现转道巨鹿、沙丘方向行进。”
    行营前,特使章邯给郡守的指令是:“皇帝陛下忽闻琅琊仙踪,欲出海寻仙问药,事情紧急,郡守县令无需觐见,只需准备新鲜蔬菜、猪羊粮草即可。”
    郡守问特使:“可否需要禀报九原郡蒙恬将军?”
    特使回答:“无需禀报,准从陛下旨意即可。”
    太原郡郡守密信说:“因上郡与太原郡统归九原军政,所以太原郡的粮草专供九原将军府,如果临行调度始皇帝东巡供给,需知会九原将军府。”
    “怪哉!”
    蒙恬看完太原郡郡守密信,不由惊叹一声,呢喃道:“陛下既然已经到了太原,为何不来九原?”
    “还有那寻仙问药....总感觉有点古怪。前些时日,蒙毅曾来信说,为陛下寻仙问药的徐福,已经意外身故”
    想了想,蒙恬心头一动,将上一封密信的内容,与这一封密信的内容串联起来。
    恍惚之间,蒙恬额头上的冷汗,唰唰唰的冒了出来。
    “怪哉,实在是怪哉!”
    蒙恬站起身,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一边踱步,一边揣摩两封信背后的秘密。
    “陛下既然有意北上,又何故突然变道,就算要寻仙问药,那也不急于一时,更何况,陛下的身体似乎已经有所好转,为何要舍本逐末?”
    “还有,若陛下要去琅琊,为何不直接从邯郸到琅琊,反而途径太原,转道巨鹿,沙丘?”
    “太原距九原不过一两日路程,陛下就算寻仙问药,也不急于这一两日吧?”
    “如此行程,既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陛下的性格,实在是太怪异了!”
    话到这里,蒙恬果断摇头:“不可能,陛下绝不可能如此怪异。”
    陡然间,一个电光火石的念头,在蒙恬脑中闪现,他连忙冲向桌案,翻找蒙毅的家书
    夜里的九原,寒风凛冽,吹得营地内的大旗,呜呜作响。
    虽然营帐内的灯火已经熄灭,但营帐外的火把,却摇曳起伏。
    一道道队列整齐的巡逻兵,在营帐周围徐徐前进。
    “蒙将军!”
    巡逻兵见到蒙恬,恭敬行礼,蒙恬没有对他们下达指示命令,一边思索,一边朝扶苏军帐走来。
    “蒙将军深夜到此,可有要事?”
    守在扶苏军帐外的亲军,朝蒙恬疑惑的询问。
    蒙恬抬头看了他一眼,肃穆的点头道:“军情要事,快去唤醒公子。”
    “可是”
    亲军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军帐,有些为难的道:“可是公子刚睡下不久”
    他的话还没说完,蒙恬当即厉喝:“耽搁了本将军的大事,惟你是问!”
    “蒙将军稍等,末将立刻去唤醒公子。”
    亲军吓了一跳,连忙应答。
    没过多久,军帐内便传来扶苏的询问:“蒙将军,可是匈奴犯境了?”
    听到扶苏睡眼朦胧的声音,蒙恬二话不说,直接冲了进去,却见扶苏已经在穿戴盔甲了。
    “公子,此事比匈奴犯境还要急切!”
    “究竟发生了何事,让蒙将军如此失态?”
    扶苏皱了皱眉,然后整理了一下盔甲,便对帐外亲军下令道:“本公子军帐百步之内,不许有任何人,否则军法处置!”
    “诺。”
    亲军应诺一声,立刻带人离开了军帐,就连两名侍奉扶苏穿戴盔甲的仆从,也一并退出了军帐。
    “蒙将军,现在可以说了。”
    扶苏上前一步,面色凝重的望向蒙恬。
    蒙恬没有多言,直接递上太原郡郡手的密信:“公子先看看这个。”
    “嗯?”
    扶苏疑惑的看了蒙恬一眼,然后接过密信,仔细查看。
    看完之后,不由面色一冷:“蒙将军深夜至此,难道就为这事?”
    “公子,此事如此怪异,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蒙恬诧异。
    扶苏平静的道:“蒙将军希望本公子什么反应?”
    听到‘本公子’三个字,蒙恬心头一凉,自从扶苏来九原,他与扶苏亦师亦友,相互扶持,扶苏从未在他面前称过这三个字。
    如今扶苏称‘本公子’,那就意味着,扶苏已经对他不满了。
    可即使扶苏对自己不满,蒙恬还是义无反顾的提醒道:“陛下入太原,而不至九原,欲寻仙问药,而不见公子,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
    扶苏冷笑一声,反问道:“我父皇为寻仙问药,做过多少荒唐事,莫非蒙将军不知?”
    “公子,你....你说陛下荒唐?”
    蒙恬满脸惊愕的盯着扶苏。
    扶苏表情淡然的道:“父皇为了寻仙问药,轻信方士,数次派人出海,耗费巨大却一无所获,何其荒唐”
    “公子,这,这就是你对君父的评价?”
    “东巡乃国本策略,轻易改变既定路线,致国本于不顾,难道还不荒唐?”
    嘭——
    蒙恬怒不可遏,一脚踢飞身边的桌案,怒斥扶苏:“公子此言大谬!”
    扶苏闻言,眉头微皱:“蒙将军,本公子敬重你,但你深夜闯扰,有不敬之嫌!”
    “去他娘的不敬!”
    蒙恬怒火中烧,直接爆了一句粗口,愤然道:“陛下正在危难时刻,公子身为皇长子,不思洞悉朝政时局,不谋解救陛下危难,却在这里作小儿姿态,与陛下置气,这是大局意识吗?”
    说着,抓起手中的密信,递道扶苏眼前,接着道:“蒙毅的书信已经说得很透彻,陛下北上,意图考察公子,为何要考察公子?因为要立太子!”
    “老臣呕心沥血,扶持公子安天下,陛下既然意图北上,又何故改道琅琊,就算寻仙问药,为何不召见公子,不召见老臣?这难道不奇怪吗?”
    “陛下何其英明,就算往昔寻仙问药,也从未懈怠政事,如今匈奴坐大,北方外患日益严重,陛下但有一分清醒,便不会不顾北方军情!”
    扶苏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陛下不会这样做的,如此怪异的举动,只能说明陛下至少,已经不能再主导政事了”
    话音还未落下,蒙恬便颓然坐地,老泪纵横。
    扶苏闻言,脸色骤变,猛地蹲下身,抓住蒙恬的肩膀:“蒙将军的意思是说父皇出事了?”
    “公子可以自己细想。”
    蒙恬眼含热泪的看了眼扶苏,忽又迅速站起身,决然的道:“公子若不去见陛下,老臣自己去,就算陛下责怪,老臣也要面见陛下!”
    说完,转身朝帐外走去。
    “蒙将军且慢!”扶苏见蒙恬说走就走,连忙叫住他。
    蒙恬脚步一顿,沉沉的道:“公子无需多言,蒙恬与陛下三十多年的交情,陛下有难,蒙恬就是死也要解救陛下,否则死不瞑目!”
    “蒙将军误会了!”
    扶苏快步上前,拦住了蒙恬的去路,郑重道:“父皇果真有难,做儿子的岂能置之不理?只是父皇对我有令在先,若贸然违令,怕是落人口实。”
    说着,沉吟了一下,又补充道:“父皇早前已经说我不识大局,若再落人口实,扶苏有何面目存于人世”
    听到这话,蒙恬虽然还是不爽,但语气有所缓和:“若公子有心见陛下,蒙恬可为公子谋划!”
    “只要有妥善的谋划,扶苏一切全凭蒙将军吩咐。”
    “好,公子且看地图。”
    蒙恬想了想,然后大步走到羊皮地图前,拿着烛灯,朝扶苏介绍。
    扶苏一边聆听,一边询问,蒙恬一边作答,一边嘱咐,足足过了两个时辰,两人才停止交流。
    天将破晓时,蒙恬出了扶苏军帐,扶苏立刻命人洗漱。
    黎明时分,一支骑兵从九原出发,前往琅琊。
    蒙恬的计划,主要分三步,第一步,让陇西侯李信以汇报军情为由,面见始皇帝。
    陇西侯李信虽然与始皇帝有嫌隙,但辽东之战,大破匈奴,实乃大功,始皇帝理应召见。
    第二步,若始皇帝不见李信,扶苏可由探视父皇病情为由,求见始皇帝。
    第三步,若始皇帝不见扶苏,蒙恬以匈奴细作有意联络六国余孽作乱为由,进驻琅琊郡,若始皇帝觉得此事有蹊跷,必定召见蒙恬,询问具体情况。
    三步计划,都是以见始皇帝为最终目的,若三步计划都不能见到始皇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始皇帝出了变故。
    一旦得知始皇帝出了变故,蒙恬立刻率军勤王,挥师东进,入咸阳,举行朝会,拥立扶苏为大秦皇帝。
    虽然扶苏极力反对蒙恬的做法,但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