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秦从计划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五十七章大秦黎安君,赵昆!(为未来太远不可期堂主加更)

覆秦从计划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安置好苏锦儿主仆后,赵昆和王离便打道回府。
    当他们下马进门时,秦大爷赶紧迎接:“公子,您啥时候有个师兄啊?老朽怎么一概不知!”
    师兄?
    赵昆看了眼王离,然后望向秦大爷,蹙眉道:“什么意思?”
    “今天有个年纪跟老朽相仿的仙师过来找您,说是公子的师兄,老朽瞧他仙风道骨,好生了得!”
    “这么说,你将人带进来了?”
    见赵昆眉头越蹙越高,秦大爷心里一咯噔,迟疑道:“是是啊。”
    “你!”
    赵昆温怒道:“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什么时候有师兄了,我怎么不知道?快去通知府里的人,看看有没有少东西!”
    说着,二话不说,冲向后院。
    秦大爷吓得不轻,心说这世道怎么人心不古,都那么大的年纪了,居然还出来行骗。
    “公子,老朽”
    秦大爷生怕赵昆一怒之下将自己赶走,连忙想要请罪。
    落后一步的王离摆了摆手:“行了,下次长点心,别什么阿猫阿狗都朝家里带!”
    “是是是,老朽谨记!”
    另一边。
    频阳行宫,皇帝书房。
    嬴政坐在龙案后,凝心静气的书写,赵高在一边小心伺候。
    只见嬴政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般在宣纸上写下‘治大国若烹小鲜’五个大字,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吾儿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前没怎么感悟,现在越想越觉得妙不可言啊!”
    说着,又摸了摸宣纸,叹道:“此物当真适合书写,那小子的才能的确了得。”
    “陛下,公子昆天赋异禀,乃国佐之才,如今封侯在即,实为大秦之福也。”赵高在一旁小声恭维道。
    “呵。”
    嬴政“呵”了一声,然后放下笔,端详了一遍自己写的字,砸吧砸吧嘴道:“论书法造诣,你与李斯的书法堪称一绝,你来评价评价朕的字如何?”
    “陛下的字浑雄有力,大开大合,老奴与陛下相比,如同皓月争辉。”
    “哈哈哈!”
    嬴政朗声大笑,旋即笑骂道:“你个老狗,尽捡好听的说!”
    赵高躬了躬,讪笑道:“老奴句句肺腑,还望陛下明鉴。”
    “行了。”
    嬴政笑着挥手道:“说吧,找朕何事?”
    赵高虽然是始皇帝的近臣,但平时不负责伺候始皇帝,只有始皇帝需要他的时候,他才会出现。
    当然,这不妨碍他对始皇帝的了解。
    别的不说,就说咸阳皇宫,光宫殿就有二百七十多座,皇帝每天晚上住哪儿,跟谁在一块,爱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他都了如指掌。
    始皇帝为什么离不开赵高?
    因为赵高就相当于他的影子。
    李斯虽然能力出众,但始皇帝离开了赵高,说一句“生活不能自理”都不为过。
    这不是在贬低始皇帝,而是事实,就比如有些学霸,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是生活这一块,连香皂和肥皂都分不清。
    所以,既然赵高犯过大错,始皇帝依旧喜欢用赵高,信任赵高。
    在始皇帝眼里,赵高不过是一条狗,一条狗怎么可能反咬主人?
    就算反咬,自己也能将他的牙打碎!
    “陛下,徐福回来了,正在宫外候着呢。”赵高小心翼翼的拱手道。
    听到徐福两个字的时候,嬴政不禁眉头一皱,脸色迅速黑了下来,隔了半响,黑着脸道:“让他进来。”
    “诺。”
    赵高应诺一声,旋即恭敬出了书房。
    片刻之后,一身灰色长袍,仍旧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徐福,跟着赵高缓缓走进书房。
    刚跨进书房门槛,徐福就低着头朝嬴政道:“陛下赎罪,臣有负陛下所托,望陛下责罚!”
    说完,立刻俯首叩拜。
    此时的徐福,让人看不清脸上的表情,不过声音之中,夹杂着许多惶恐与不安。
    嬴政冷冷看着徐福,沉默不语。
    一旁的赵高,心中揣揣,垂首而立。
    又隔了片刻,嬴政才沉着声音道:“说吧,为何无功而返。”
    “出海后碰到了巨大的蛟鱼阻碍,无法远航,后来又遇到狂风大浪,致使船舶尽毁,老臣侥幸活得性命,不敢忘陛下使命,特回来请求陛下相助,再度远航!”
    “再度远航?”
    嬴政眼睛微眯,直视着徐福道:“莫非你已寻得仙踪?”
    “是的陛下,老臣已经寻得仙踪,只等再度远航,为陛下寻仙问药归来!”徐福一边叩首,一边笃定的说道。
    “既然寻得仙踪,为何如此惶恐?莫非你有什么事瞒着朕?”
    眯着眼睛的嬴政,语气变得寒意森然,话锋一转道:“还是说你在欺骗朕?”
    听到这话,徐福身子一颤,猛地抬头,脸上惊恐无比的道:“陛下,老臣冤枉啊,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敢欺瞒陛下?”
    “老臣一心为陛下寻仙问药,不管再大的困难,就算是死,老臣也绝无退缩,望陛下明鉴!”
    说完,再次叩首,痛哭流涕。
    站在一旁垂手而立的赵高,目不斜视,就像什么都没看见一样,但心中却隐隐有些好笑。
    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徐福敢堂而皇之的欺骗始皇帝了。
    徐福号称仙师,可以沟通仙人,但仙威浩荡,怎会屈服区区凡人?
    实在有些好笑啊!
    嬴政一手敲打身前的桌案,一手捋着胡须,静静地看着徐福,若有所思。
    此时,整个书房内,除了徐福的痛哭声,只剩下嬴政哒哒的扣桌声。
    大概过了半刻钟,嬴政大手一摆:“行了,你下去吧,寻仙之事,等朕思量后再说!”
    “呼”
    等出了嬴政书房,徐福长舒了一口气。
    身上的衣袍早已被冷汗浸透。
    现在的始皇帝,跟以前的始皇帝似乎不太一样了。
    以前只要自己说寻仙问药,始皇帝必会两眼放光,事事应允。
    现在踌躇不决,实在有些蹊跷。
    回头看了眼远处的书房,徐福心有余悸的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思绪万千。
    同时,脑中不由回想起赵昆府邸里的卦象,喃喃自语:“祸出东方,祸出东方啊!”
    翌日清晨,阳光正好。
    赵昆一早出现在行宫大门,等候始皇帝召见。
    今天是他的封侯日,一时间竟有些紧张。
    看了看周围的禁卫军,赵昆下意识摸了摸袖口,里面有三枚特制手雷,是他用来防身的。
    毕竟马上就要见始皇帝了,总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
    虽然名义上他是始皇帝的儿子,但他是忠于义父的,就算始皇帝的封赏再好,那也不可能让他背叛义父。
    所以,这造反必须要成。
    如此想着,时间飞速流逝,很快一名宫侍从远处走来,行礼道:“公子昆,陛下宣您觐见!”
    “呼”
    赵昆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袍,便对宫侍道:“引路吧。”
    “诺。”
    宫侍应诺一声,然后小声提醒道;“还请公子净身!”
    卧槽!
    这特么见始皇帝还得割吗?
    赵昆吓了一跳,连忙后退一步,惊恐的看着那名宫侍。
    “怎,怎么了公子?”
    宫侍也被赵昆的举动吓了一跳,惊疑不定的看着他。
    “你你刚说什么净身?”
    “哦,就是检查是否有不法之物,比如刀剑,毒药之类的东西。”
    赵昆:“”
    宫侍;“”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响,赵昆定了定心神,然后板着脸,低斥道:“放肆!”
    “吾乃父皇之子,怎会做那些大逆不道之事?汝休得辱没本公子,快带本公子去见父皇!”
    “这”
    宫侍面露犹豫之色。
    “怎么,本公子的话不好使吗?嗯?”
    赵昆脸色一沉,冷冷望着那名宫侍。
    开什么玩笑,自己身上有手雷,怎么可能被搜身?
    就在宫侍犹豫不决的时候,身后再次传来一道尖锐的呐喊声:“宣——公子昆觐见!”
    话音刚过,宫侍不敢耽搁,连忙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公子,小奴为您引路。”
    很快,赵昆就随宫侍来到了大殿,引来两边的朝臣,频频侧目,窃窃私语。
    在见始皇帝的路途中,宫侍便跟他说了基本礼仪,所以他始终低着头,不敢与始皇帝直视。
    “儿臣赵昆,拜见父皇!”
    赵昆跨进大殿,立刻恭敬行礼。
    “免礼,平身。”
    赵昆的话音刚落,一道熟悉的声音瞬间响起,他愣了愣,旋即站直身体,凝望大殿之上。
    只见原本属于始皇帝的位置,被一道褐色屏风隔断,看不清始皇帝真容。
    “???”
    赵昆懵逼。
    什么情况啊这是?
    不是说亲自封赏吗?怎么连脸都不露?
    就在赵昆歪头疑惑的时候,大殿之上的赵高,立刻出声道:“陛下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御医嘱咐陛下不易受风,故陛下之言,由老奴代为传达。”
    “这……”
    这特么就离谱啊!
    你身体不适,改日封赏也行啊!
    好不容易来见一次始皇帝,就这?
    赵昆心中郁闷无比,但嘴上还是关切的道:“父皇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嗯。”
    屏风后的嬴政嗡声嗡气的‘嗯’了一声,朝赵高招了招手,片刻后,赵高拿出一卷黄绸念道:“大秦始皇帝特书:公子昆秉性纯良,恪尽孝道,朕深感欣慰,此献粮有功,又为国良策,特加封”
    “慢!”
    赵高的旨意还没念完,赵昆立刻抬手制止。
    唰!
    一瞬间,大殿内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赵昆身上。
    他们想不明白,赵昆为何要打断封赏?
    这一刻,所有人都懵了。
    包括嬴政也懵了。
    “公公子这是何意?”
    “莫非老奴的念诵有不妥之处?”赵高不解的问道。
    赵昆看了眼赵高,然后盯着屏风,深呼吸一口气,拱手道:“父皇,咱们有十年没见了,如今儿子封侯在即,你真的不愿见我一面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