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万历》正文卷第五十九章奏疏

明国万历最新章节目录
   御马监田义。
    “御前卫如今可有变化?”
    听到圣人咨询,田义俯身上前,赞叹道。
    “果然都是名将之后,极有本事,奴婢本来也看不懂,但是奴婢在军中有个粗汉,也是老军户出身。”
    “此人忠诚老实,为人本分,他告诉奴婢,戚千户的练兵法子,让士兵们各司其职,互相交替掩护。
    不像以前那般复杂,士兵练的单一,合起来却又面面俱到,让敌人无从下手,实乃罕见。”
    朱翊钧点点头。
    历史上戚金就是个有本事的名将,最大的能力,就是练兵有其伯父之风。
    如果不是这一点,戚继光也不会把戚家军的训练交给戚金。
    听话听音,田义轻易不夸人,今天难得开了口,怎么样也得给个几分面子。
    “那人身居何职啊?”
    “圣上说笑,本来就是个粗汉,能让他吃份兵粮就是恩典了。”
    看了眼田义,朱翊钧对田义认识的更深了。
    他可以不用跟自己开口的,凭他御马监掌印太监的身份,一个百户甚至千户又不是给不起。
    “给他个百户,分到戚金下面差用。”
    “奴婢替他谢过圣人了。”田义大喜。
    喜的是,圣人心思缜密,给了前程,又派给戚金,这是让他去学本事,天大的造化。
    田义领着一个大汉,嘴上不停的嘱咐。
    田义是御马监掌印太监,提督武骧左卫、武骧右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四卫军,以及御前营。
    掌御马监,代皇上管理小两万禁军。
    此时,丝毫看不出眼前的太监有这么大的权势。
    “干儿,四卫军从各军抽选精兵,御前营又从四卫军抽选精兵,如今你去了御前营,还被圣人派到戚千户手下差用,千万要好生努力……”
    那汉子紧跟着太监身后,嘴角紧张的发抖,自己这就成了百户了?
    见到了戚金,田义老脸带笑,拉过身后的汉子。
    戚金点点头,明白了田义的来意,再问田义还有什么吩咐。
    见戚金公事公办的态度,田义无奈。
    汉子视线看着田义离开的背影,楞在当地不知所措,自己该干什么的好。
    “你叫什么名字?”
    回过神,汉子连忙回应,“军中兄弟都叫俺大栓。”
    “去校场跑十圈。”
    “啊?”
    汉子愣了一声,躲过戚金严厉的目光,不敢再问,乖乖的跑去了校场。
    戚金不怕田义。
    在皇上身边一年多的时间,从开始的警惕,到最后的敬佩。
    圣君之姿。
    戚金深信不疑。
    明朝有史以来,除了太祖,有哪位皇帝如此勤政?放眼史书,莫过于此。
    既然皇上信任自己,把最重要的御前卫交给自己训练,那自己绝对不会辜负圣恩。
    赏罚分明,残酷训练。
    这是他的宗旨,不会考虑任何人的情面。
    为此打发了上百个人,把他们赶出了御前卫。
    练的好的人,他就向皇上推荐提拔,就向皇上请求派赏。
    军中如今得之不易的气氛,他不容破坏,哪怕是御马监掌印太监田义。
    “盯着那人,看看他有没有投机耍滑。”
    亲卫嘴角咧开,自己都办不到。
    “十圈,怎么可能跑的下来。”
    趁千户翻脸前跑了出去,身后传来戚金的骂声。
    兵精了就有傲气,敢向主将嬉皮笑脸,戚金也愿意惯着他们,只要他们严格遵守军纪。
    一个陌生的汉子,围着校场就跑。
    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士兵们看过去。
    “这汉子好耐力啊,跑了三圈了吧?”
    戚千户来到御前卫后,一口气跑完校场是他对士兵们的要求。
    这汉子不间断的跑了三圈,已经戚千户口里的精兵了。
    “哪来的?”
    “听说是戚千户帐中出来的。”
    “看来是新收的亲卫啊,那也不出奇。”
    果然,那汉子跑到三圈半,猛地栽倒在地上。
    “嘶,这摔的可不轻。”
    众人准备散去。
    过来监视的亲卫也准备上前扶,还真跑十圈不成,人又不是马。
    那汉子又爬了起来,继续跑。
    到了第五圈,那汉子倒在地上竟然开始呕吐。
    “好汉子。”
    军中有人大叫一声。
    亲卫不再等了,上前扶起那汉子。
    “够了。”
    汉子双眼无神,茫然的看了眼亲卫,不懂他的意思,将军让自己跑十圈,自己好像才跑了四圈?五圈?
    眼泪出来了。
    忘记了怎么办。
    其实他最喜爱祖父。
    小时候,祖父抱着他,跟他讲打仗的故事,告诉他怎么打仗,他最喜欢听了。
    祖父骂父亲不是好兵,父亲骂祖父不知变通,丢了祖上世袭的职位。祖父死了,父亲哭了。
    告诫他莫要学祖父,成为军中异类,受到排挤拖累家小。
    汉子一边哭一边跑。
    浑然忘记可以问旁边的人自己跑了几圈。
    戚金等了一会,处理公务忘记了这件事,一直到亲卫求见,才想起这件事。
    看了天色,已经傍晚。
    亲卫进来,神情古怪。
    “为何去了那么久?”
    戚金脸色严肃。
    “十一圈。”
    “什么十一圈?”
    ……
    张居正还是那个张居正。
    回家后,觉得今日丢了好大的面子,又因为自己有错在先,气实在是不平。
    两年来,呕心沥血,自己本不该犯这种错误,偏偏又犯了。
    总之,就是又懊恼,又不甘。
    放在普通的君臣身上,哪里会有他这么多的纠结,认错都来不及。
    终归在弟子面前失了老师的威严。
    老师怎么能犯错呢。
    这错误令他内心就像吊了一桶水,始终放不下。
    他对小皇帝的感情是真的,政事上配合的顺利,早就让自己心里,产生留下千古佳话的心思。
    张居正不去文华殿了,内阁的奏疏都由司礼监收拢,在交到文华殿。
    朱翊钧看着奏疏,叹了口气。
    很多奏疏,他是想和张居正先商量通个气的。
    例如革职俞大猷的奏疏。
    内阁批复了同意。
    按照旧制,他是不能轻易驳回的。
    皇帝推翻大学士的票拟,这种做法对外释放的信息,就是对大学士的不信任。
    众目睽睽之下,哪怕张居正再不愿意,也会羞愧的递交辞呈。
    皇帝驳回大学士的票拟,只有一种情况。
    那就是皇帝和大学士撕破了脸。
    张居正心里赌着气,越发的严苛,考成法不让分毫,矫枉必须过正。
    北直隶河间。
    一户百姓全家投井。
    言官的弹劾。
    一封折子摆上了案几。
    谁也没想到。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