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二十六章何处望神州(八)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人和人是不同的。
    可有的时候,人和人是相同的。
    譬如在夜郎自大,觉得自己不可或缺的时候。
    李倧此时还盼着大明的军队失败之后,只有靠着他们朝鲜的勇士们来断后,才能够获得活下来的机会。
    这样虽然会让他的士兵们损失很大。
    可看起来则是很有面子。
    眼看着三股洪流,撞上了他们刚刚站好的列阵队伍上,仿佛山洪冲破了沿途的碎石,一泻而下,无可住当。
    最前沿的大明军队,身上的装备是最好的。
    从铠甲,到手中的长刀。
    敌人的兵器,砍到他们的身上,只能听到一点细微的响声,只有那些运气不够好的人,才会被一下子刺中要害。
    当然,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一时间,喊杀震天,而作为防守列阵的朝鲜队伍,却仿佛是豆腐一样,指挥作战的小贵族,也是目瞪口呆。
    良久才记起需要变阵,才能够更好的,运用人多的优势,把大明的士兵们包围起来。
    随着他指挥士兵们变阵之后,整个阵型瞬间就崩溃了。
    本就在勉强维持着的阵型,那经得起变动,瞬间就成了一盘散沙,向着两边逃去。
    此时已经不是在打仗了,而是在一边到的屠杀抓俘虏。
    站在黄海道城头上的李倧,还在幻想着自己的朝鲜勇士们大杀四方的,忽然就看到仿佛退潮之后,留下的一片凌乱。
    “这······”
    被说李倧目瞪口呆,就是身边的这些贵族们,也都是瞠目结舌,当年面对阿敏的三万铁骑,还打的有来有往,怎么对上大明,却是一触即溃?
    他们却是不知道,当时他们手中还拿着整个朝鲜精华实力。
    虽然疏于训练,可到底大部分都是经历过合格明军一起战斗,打败过倭寇的士兵。
    而此时则是他们临时招募的士兵,别说训练了,就是连身上的兵器都还不齐全,又怎么可能打得过经过不断训练,又被袁崇焕下了血本武装起来的士兵。
    “咱们是下城投降,还是继续顽抗到底?”
    金尚宪颤抖着嘴皮子,哆嗦道。
    面前的这一幕,简直就是他心中的噩梦,他有想过成功,也有想过引来大明的主力针对。
    哪怕是失败他也可以接受。
    可眼前这个算什么?
    大明的士兵,什么时候比大清的铁骑更急厉害了?
    若是如此,当年女真人又是如何打进大明的关内的?又是如何自己建立一个国家的?
    此时在场的人,心中有着太多的为什么在缠绕着。
    “走,没了黄海道,咱们还有忠清道,来日方长。”
    李倧的反应很快,在逃命这一方面,算是天赋给点满了,一见到情况不妙,立刻转身就走。
    而在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身边的那些贵族们。
    不是他仁慈,而是他觉得,只有这些人跟在他的身边,朝鲜就还在他的手中,而一点有一个大贵族被敌人活捉了的话。
    那么他头上的国主荣耀,就会成为别人的。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一脉国主,是怎么得来的。
    可不会给别人任何一点机会,当时被留在平襄的春信使罗德宪、回答使李廓两人,他还懊悔了好久。
    在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这两人的任何消息。
    就明白两人是真的忠于他的,宁可自杀,都没想过投降大明。
    也不怪他这么想,他手下的这些贵族们,谁不是这么办的,而大明也对这些投降的人,会宽容的对待。
    可不知是忘记了,还是不去深想。
    现在这支打进朝鲜的队伍,根本就不需要投降的贵族。
    随着李倧从城头上撤下来,也惊醒了围在他周围的那些贵族们,不是任何一个贵族,都想陪着李倧东奔西跑的。
    其中有人眼神闪烁,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也有人不觉得自己投靠过去,会有什么好结果,不大一会的时间,队伍就分成了两派。
    就像以前的主和派和斥和派一样。
    若是仔细的去看,就会发现,留下的贵族,其中并没有任何一位大贵族。
    而那些大贵族,也没有想着提醒这些人赶紧跟上。
    城外。
    袁崇焕和何可纲已经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了。
    三支洪流,已经分成了数十支追赶者乱哄哄的人群,此时不能说是敌人的军队了,免得侮辱了军队这个词。
    后面跟着的仆从军,也是立刻就来了精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着在场中,飞快的跑来跑去的样子,似乎比大明的军队更加积极,也更加的又杀伤力。
    “今日一战,朝鲜国主李倧已经在也组织不起来更多的士兵了。”
    何可纲已经准备着牺牲一些自己的手下的,可在开打之后发现,和自己想到的最恶劣的战局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
    “你应该说,今日一战,朝鲜就再也没有国主了才对。”
    袁崇焕哈哈一笑,这么多年,自从崇祯继位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么畅快过。
    战斗的胜利,能够让人把胸口的闷气全部排出。
    他从锦州到皮岛,再从皮岛到朝鲜,总算是逮住了一个能够打的过得人。
    若是再遇到强兵悍将,他都要会怀疑自己的兵法,到底学了些什么。
    “不错,朝鲜以后在咱们的打击之下,不会再有国主了。”
    何可纲心头也是畅快,在大凌河堡,面对建奴的时候他打的吃力,谁知道,只要选对的对手,也是一样能够享受战无不胜的畅快的。
    这场战争仿若儿戏。
    双方加起来都没有五万人的兵力,打起来更是老鹰抓小鸡,不堪一击。
    俘虏敌人的时间,都要比战斗的时间长。
    “不过,咱们的粮草不知道够不够养活这些俘虏?”
    何可纲忽然问道。
    “放心,既然是俘虏,肯定是吃的没有被人的好,饿不死没问题,想要吃的好就要努力的给咱们干活。”
    袁崇焕自己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治政他不一定能够有多厉害,可照着抄写大明的治政,应该能够把架子搭起来。
    就算是再差,也好过没有人前去管理的好。
    他也看出来了,这里的百姓,才是最好治理的,不像大明的百姓,动不动就造反,还要喊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又或者换一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烦都烦死了。
    “咱们这算不算是为国开疆?”
    何可纲傻乐的问道,只有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朝廷的认可,那么就一定能够回到大明。
    到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也一定会以他为荣。
    就是最近要吃一点苦头。
    不过苦尽甘来,也算是一种磨练吧。
    生的最后再出一些不孝的子孙,弄出一些大事端出来。
    “若是把朝鲜全部拿下,很肯定要算,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会派谁来治理。”
    袁崇焕已经想好了,到时候自己就让手下绑着,身上在写一封奏疏。
    姿态做足,给大明送一个小国家,总能换的整个家族的平安不是。
    想要富贵,那就看崇祯对他是一个怎样的态度了。
    “那祖家呢?他可是也跟着出力了。”
    “出力了又怎样?你不会以为崇祯收拾了大明内部,不会对外扩张吧?就凭朝鲜这个样子,想要打下来,还不是随随便便?”
    “也是,咱们只是占了个先手,拿着以后崇祯能够打下的疆土,换了咱们一家的平安?”
    “是这个理,没错。”
    “可怜祖家人,现在估计还在做梦。”
    祖大寿没有做梦。
    他们也是很忙的,忙着四处抓捕被召集过来,打算去往黄海道的朝鲜士兵们。
    他们所处的位置很优越。
    刚好能够拦截住从咸镜道来的所有人,而所谓的三面包围夹击的情形并没有发生过。
    在平襄,他们祖家已经在训练当地人的事情上落后了一步,现在也刚好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补充起来。
    “大哥,这次战役胜利,咱们控制的势力范围就很大了,不知会被分发到什么地方。”
    这几日,祖大乐对朝鲜的地图是爱不释手。
    他属意的位置就在前面不远的咸镜道,经过了解,在咸镜道的上方,也就是北道的镜城都护府,居然有朝鲜和建奴开市的地方。
    而且这个位置很是微妙。
    现在大清也已和大明建立了贸易关系,他们也就可以接着这个小市场,拿到需要的物资。
    到时候掌握了财富,也就掌握了袁崇焕和何可纲的那些手下们的忠心。
    这个他是和大明的那些后勤部的人学的。
    很管用,就是花费太大。
    “你心里不是已经想好了位置吗,还问我做什么?”
    祖大寿也觉得这个是个好地方,而袁崇焕和何可纲之随意把他们祖家派往这里,也是想要把咸镜道给他们。
    以此换取其他地方的占有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也是他在抓捕经过的朝鲜士兵时,想到的深层意思。
    “那咱们可要趁着何可纲和袁崇焕顾不过来的时候,把整个咸镜道拿下才行。”
    祖大乐跃跃欲试。
    眼看着祖家的兴盛就在眼前,说不激动那都是骗人的。
    只要用心经营个十来年,绝对会以更强大的势力,吞并其他的地方。
    毕竟这里有个市场啊,可以随时的补充自己的所需,而不需要走很远的路,前往大凌河堡的位置。
    祖大寿望着京师的方向,他心里只希望大明内部的那些大臣们给力一些,最好把崇祯向外扩张的野心给拉住。
    有着大清的屏障。
    只需要经营几代人,朝鲜就是他们祖家的了。
    不管何可纲和袁崇焕多么强大,没有子嗣,才是最大的问题。
    **
    于此同时。
    大明,京师,皇宫之中。
    崇祯还不知道,等到他空闲了,一定会拿下的朝鲜,已经有人在想着办法替他拿下了。
    今日得空。
    抱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坐着旋转的木马,一圈又一圈的晃悠着。
    经过了镜片点燃纸张的神奇实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