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二十四章何处望神州(六)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翌日。
    平襄的天气还算不错。
    一块开阔的场地上,摆着一张大桌子。
    桌子上摆着简单的食物,四周也只放了三把椅子。
    周围的护卫们身份很复杂,有袁崇焕的,也有何可纲的,就是没有祖大寿的。
    随着脚步声响起。
    何可纲和袁崇焕,从相对的方向走了进来。
    如今在平襄,几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触即发,然而都又在死死的克制着,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够笑道最后。
    他们可以是鹬蚌相争。
    外面的朝鲜国主和那些朝鲜贵族们,也可以是渔翁。
    何可纲不喜欢赴宴,也正因为不喜欢,所以在到了平襄之后,就很少办理宴席,不过他倒是给自己的属下,多出了一点丰厚的赏赐。
    毕竟都是省下来的吗。
    袁崇焕却是和他不一样,习惯乐以前在酒桌上说事,就一时半会改变不了,虽然在平襄物资匮乏。
    可他在接手了平襄的贵族遗产之后,还是分到了不少的好东西。
    这也是他能够笼络住自己手下的根本原因。
    舍得,大方。
    而不是像祖家一样的只关乎自己人享用。
    今日是祖大寿亲自上门邀请赴宴的,可不是只弄出了一张请帖,地点也是平襄最开阔的位置,就连护卫都是他们自己安排。
    祖家只提供食材。
    可以说这场宴席,是各方面努力才促成的,少了任何一人都不会成功。
    等到袁崇焕和何可纲到来之后,很快祖大寿就带着他的子侄们走了过来,认全分开,就能看祖大寿的身后,跟着一群年轻的小伙子。
    每一个人的上半身,都有着横七竖八的鞭子抽打的痕迹。
    那是真的打,不是在作秀。
    等到祖大寿坐在剩下的椅子上,后面跟着的晚辈们,就乖乖的跪倒在地上,身上没有背着荆条。
    所谓的负荆请罪,最重要的就是态度。
    “后辈们犯了多大的罪,祖老哥居然下手这么狠?”
    何可纲心疼的看着,埋怨的说道。
    仿佛这些小儿辈,真的是他疼爱的家人一样。
    “就算犯罪了,这里不是平襄,规矩都是咱们自己定,说一句赦免也就够了,没必要打得皮开肉绽的,看着怪心疼的。”
    袁崇焕的表情,和何可纲没什么两样,只是表现出来之后,更显得自然的多。
    “家族大了,总有些人喜欢异想天开,胡作非为,有些错误,还是让他们自己反省最好,免得耽误了咱们哥俩的情分。”
    祖大寿一语略过,不说错误,而是联络上了感情。
    从进入平襄之后的第七天,三人就很少坐在一起喝酒吃菜了,每一次见面都是戒备森严,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说得好,人活一世,情分最重要,要不然咱们三人,也不可能从宁锦一路来到平襄。”
    何可纲也不再关注几个年轻人。
    相对而言,祖家就是祖大寿的意见最重要,其他的可以全部忽略掉。
    袁崇焕也是哈哈一笑。
    “祖兄说的不错,一切都在酒中,我先干为敬。”
    饭桌问话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
    似乎有了吃的,有了喝得,一切事情就都能谈的开,也都能谈的下去。
    一番觥筹交错,三人的场面喝出了三千人的气势。
    “不知祖兄召集我们两人,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商量吗?”
    袁崇焕放下酒杯,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可还是想要听听祖大寿怎么说。
    “平襄只是开始,朝鲜很大啊,相信大家也都感觉到了,原朝鲜国主李倧,已经召集了不少的人手,正在想着怎么夺回平襄。”
    城外的风风雨雨,酒桌上的三人,没有谁敢于轻视。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谨慎才是最好的选择。
    “嗯,我接到手下的汇报,是有许多人从黄海道,江原道等地来到了平襄周围,期中最多的就是原朝鲜的那些贵族们的影子。”
    袁崇焕的拉拢人心很成功。
    只有当地的朝鲜原住民,才能够多他们提供更多的消息。
    “我也得到了一些隐秘的消息,外面有些贵族想要和我合作,特地说了一些,李倧已经向皇太极借兵了。”
    何可纲也说出了自己的消息。
    在三人之中他的手下最多,所以意外的就被别人误以为,他的势力是最大的,只要能够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拢了他,从中做出背叛的话。
    平襄的夺取就会更加顺利。
    “他们没想着向大明递交国书?”
    祖大寿看了一圈,最后发现,就他们祖家的消息最落后。
    若不是场合不合适,他都想要,再拿起鞭子抽打一番自家人了,一天到晚的只惦记着权利,连最基本的打探消息都不成。
    要他们到底何用?
    “咱们已经来了,他们就不敢向大明借兵,免得加大了咱们的实力,不过要是他们去往盛京的信使知道了咱们和大明的关系,恐怕就不再畏惧了。”
    袁崇焕现在就是披着大明的皮,坐着自己的事情。
    有朝一日,这层皮破了,面对整个朝鲜。
    他手下的这点人手,哪怕是以一当十,都不已定能够全须全尾的走出平襄。
    “不错,我也这么觉得,李倧和那些贵族们之所以一开始就跑路,也是因为怕大明,而不是真的怕咱们。”
    最近没事,何可纲就会琢磨上一次,轻而易举的拿下平襄的前前后后。
    大明不惦记朝鲜,是因为距离远。
    建奴不惦记朝鲜,只是打败之后俯首称臣,那就另有说到了。
    若是朝鲜族真的像他们一开始就感受到的那么弱小,又凭什么让建奴这些蛮子门轻易的放过。
    那些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所以咱们应该提前开战,免得周围的敌人越聚越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祖大寿建议道。
    现在已经不能退了,缺少了补给,他的那些手下,只怕是把他们先给处理掉,最后带着他们的脑袋,回归大明。
    前途和命相比,肯定是命重要。
    况且拿了他们的人头,也能够得到一份赏赐,过一个舒舒服服的后半辈子,应该不成问题。
    危机从来都是在外面,这才是他们不想挣个你死我活的真正原因。
    也就底下的人,眼皮子浅,看得不够长远,所以才把当前的局势弄得一团糟。
    袁崇焕和何可纲,想要和祖大寿坐下来好好的聊聊,都没有半点的机会。
    各自对自己有些手下的失控,难免尴尬。
    好在祖大寿提前点破了几人的顾忌。
    “咱们的手下还是太少,我已经让亲信开始在朝鲜当地找一些能够当兵的本地人训练了,预计再有半个月,就能成军。”
    袁崇焕没有说出到底训练了多少人,规模有多大,人手可不可靠。
    “外面的本地人,身体太过瘦弱,还需要养上一段时间才行,不过作为仆从军已经可以发挥出一点战斗力了。”
    何可纲也是在有计划的准备着。
    他不是很聪明,只是见到袁崇焕在这么做,自己有样学样。
    付出的虽然多了一些,不过看起来还是挺不错的。
    只有祖大寿微张着嘴巴,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汹涌,合着就他们祖家在抱着一亩三分地啃老。
    人家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计划。
    若不是他抱着合作的目的前来。
    等到他门祖家露出獠牙的时候,一口啃上去怕是要崩坏一口好牙齿。
    不由得对自己内心的那个取而代之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心头恍惚了一下,就恨不得回去把自己的那些不听话,不懂事的族人,狠狠的鞭打一顿。
    都是些什么混账玩意。
    走路都不会,居然想要玩心眼的跑路?
    “还是两位兄弟看得长远,这一点大寿有愧啊,这次要是出兵的话,我们祖家走在最前面,啃最硬的骨头,好好的然让那些年轻人吃吃苦头。”
    祖大寿借着喝酒的姿势,掩饰着自己内心之中真正的想法。
    而身后跪着的那些年轻人。
    虽然身上被打的鞭痕很多,脸上一副恭敬的模样,实际上内心还是有些不屑的。
    可在此刻,听着几人之间的闲谈。
    回过头来看看这自己干的事情,不由的有了一种浅薄的感觉,原来人家就没有把他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忌惮的也不过是他们祖家的家主,祖大寿。
    至于他们就真的太年轻了,年轻的不知道兵凶险危,自以为一点点的小计谋,就能够成事,还差点把自家人一股脑的全部坑死在平襄。
    “这个以后再说,今日之事赴宴,之前的谈话,就已经是不该了。”
    袁崇焕笑着扯开话题。
    说着最近自己的一些想法。
    “对对,我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着派人前去大凌河堡附近看看,大明和大清开市应该已经开始了,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不知祖兄能不能派出自己的子侄前去跑一趟。”
    何可纲也不想谈自己到底在平襄周围训练的多少本地人士兵。
    反而说起了开市的事情。
    他们也是需要从外面补充资源的。
    虽然大凌河堡离着很远,可以是一个能够购买到稀缺品的地方。
    刀剑兵器是不用想了,不过能够买到一些香料和茶叶,也够他们使用一段时间了。
    而之所以不派自己的手下。
    不用想就是怕那些手下,去了大明的势力范围,不想再回来了,毕竟那些在宁锦一带,被后勤兵诱惑了的人可都是前车之鉴。
    不然现在袁崇焕的手上,兵力会更加充足。
    也只有祖家才有这份能耐,不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不过大明现在买卖用的应该不会再是金银了,这点该怎么去避免?”
    祖大寿苦恼的问着,再是大笔的金银流入市场,很快就会被大明的人察觉到。
    这个情况不得不防。
    在离开锦州的时候,这只是小范围使用者金元,银元和铜元。
    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那么精美的钱币,不但使用方便,更不怕假的混淆其中,估计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