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第二百一十七章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十一)[2]

崇祯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人们,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是不会使用他的助产钳的,自己上门去建议,人家也不会去采纳。
    最多因为他的身份,人家说考虑考虑。
    可这个考虑,等到人家孩子都抱在怀里了,还在考虑,就知道对于他说的任何话都没有听在耳中。
    任何意见新鲜出现的东西,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验证,才会被人接受的。
    不能说这些人愚昧,最多就是谨慎而已。
    时间不久,他的房门就被人敲响。
    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太监正站在门口,局促的东张西望。
    妇幼院是崇祯交给王承恩负责的,里面的管理人员,就是宫里最是谨慎的太监。
    不但可以领到高俸禄,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京师转悠,如今他的职务,在许多人眼中,可是能够和各个厂长相提并论的。
    “王公公,是有什么急事?”
    被称作王公公的人叫做王璞,是从万历年间就进宫的太监,因为人老实肯踏实做事,在以前是被人欺负的对象。
    到了崇祯继位之后,就有了他发挥的余地。
    刚刚进去的妇人难产,他立刻就接到了消息,从妇幼院开业道现在,还没有出现过一次人命。
    可不能坏了这个气运。
    对于徐光启前来实验助产钳,他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不说,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的。
    可现在就要求到徐光启的身上了。
    助产钳虽然是个新东西,没有人用过,可理论上已经达到了所有的要求。
    “徐大人,刚刚那位妇人难产,不知道您的助产钳,还带在身上没有?”
    徐光启精神振奋。
    他不知和多少人说过,就是没有人使用他的工具,现在却有人主动让他使用,这就表明,他的助产钳,进入了试验阶段了。
    “在身上带着呢,那些稳婆们都知道怎么使用,我这就取给她们。”
    说着转身就带着一口箱子,快步走了出去。
    王璞神情一松,然而有接着紧张了起来,心中想道:可别真的出事才行。
    他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的。
    每次只要能够看到小孩子出生,就感到内心一阵喜悦,自从知道了皇上允许他们太监们可以继承香火。
    就打算好好的给自己的后人积点阴德。
    很快就看到了一位急的团团转的汉子。
    “院长,你说有一件东西能够让我老婆和孩子的生还大大提升,不知道带来了没有?”
    见到王璞,就像是见到了活菩萨。
    说着竟然要下跪。
    “快起来,咱们大明,可是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你这样子,是要咱家吃瓜落的。”
    王璞赶紧身手扶了起来。
    “东西已经带来了,就看你家娘子的造化了。”
    毕竟是小孩子出生的地方,徐光启也就没有的挨着他的那些护卫们前来,只能自己拎着箱子。
    在另一边守在门口的稳婆接收下箱子,徐光启就老老实实的等在外面。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
    已经让稳婆们束手无策,想到最后的救命稻草助产钳的时候,就知道生产是到了最后的关头。
    很快随着一声婴孩的嘹亮哭声。
    外面的汉子,立刻就是喜极而泣,若不是知道此地的规矩,就像立刻跑进去看看娘两是不是都好着。
    “恭喜,恭喜,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稳婆走了出来报喜。
    而徐光启却抓住稳婆的手,拉到一旁想要仔细的问问助产钳还有那些不足的对方。
    (本章完)
    乐文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